《投資方法論》第154期,原載于新華财經
9月2日,靖順長城基金股權投資總監、基金經理李進老師嘉賓今日頭條财經頻道和新華财經線上專訪欄目"投資型手法",分享股票投資政策。對話李進,靖順長城李進
嘉賓簡介:李進,武漢大學金融碩士,金融碩士,2007年-2010年2月,中國農業銀行深圳分行,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華泰聯合證券研究院,擔任研究員;

問:歡迎靖順長城基金股權投資總監、基金經理李進老師嘉賓出席今日頭條财經頻道和新華财經線上專訪專欄《投資論》,近日,市場擔心熱點軌道短期估值一直比較高,你怎麼看?
李進:有一些企業以前看好過,但企業之間也存在差異,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從長遠來看,找到更好的企業。未來的重點仍然是那些發展得更好的公司。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整體流動性相當充裕,是以重要的是要注意美聯儲何時開始退出寬松政策。如果放眼時代,随着中國國力的崛起,高績效企業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享受到時代的紅利。從中長期來看,我們對資本市場更為樂觀。短期來看,下半年存在結構性機遇,選擇細分繁榮行業的優秀企業非常重要。
問:在做出投資決策時,您如何看待估值?
李進:估值也會考慮,當我買的時候,我不想以太貴的價格買一家公司,持有的時間比較長。我對每家公司的估值要求不同,投資組合中的一些公司是戰略性持股,持有時間更長,對估值的容忍度很高,對戰術性購買,預期收益率低,持有期較短的公司的估值容忍度較低。無論是戰略控股還是戰術控股,主要考慮的有兩點:一是公司本身能否做大,二是股價空間不夠高。
每個人的規模對于估值的了解都是不同的。對我來說,估值是結果,它們是動态的。同時,你如何看待估值取決于投資的持續時間,持有它們一年的人對估值的了解與他們對估值的了解不同,其次,它們取決于投資者對公司的了解。
問:您如何将"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結合起來進行投資?如何判斷營商環境?
李進:大方向是思考整個經濟的驅動力和社會趨勢,在特定時代的背景下,什麼行業有更好的發展方向。這是宏觀層面,行業要找出來,再尋找大産業中的細分行業。在大産業發展的過程中,行業内各子闆塊的增速和演進是不一樣的,然後找到子闆塊,然後根據架構選擇個股。
關于營商環境,一是要研究和思考社會發展的方向,任何一個大型産業都源于社會發展的變化,這是前提條件。在這個前提下,那麼去研究和跟蹤一些行業,跟蹤很長一段時間,你就會知道這個行業發生了什麼變化。
問:您如何看待自己在早期學習制造業時的研究經曆,包括後期的醫學和TMT?
李進:前期研究人員主要研究制造業,我認為機械行業産能比較大,機會更多,每年都有很好的選擇。看過很多醫學、TMT之後,還要不斷學習,強化自己的能力圈。
我認為研究的本質是一樣的,那就是找到績效增長和可持續性的驅動力。不同之處在于,制造業變化相對較快,生命周期較短,而制藥公司的生命周期較長。具體來說,研究有三個層次:一是要知道公司是做什麼的,即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另一個是要了解基本面與股價的關系,三是對整個行業有系統的判斷。其實最重要的投資是做研究,我認為基金經理的超額收入來自前瞻性和深入的研究。
問:您能介紹一下您的投資風格嗎?
李進:我是一個相對穩定的成長型。從2017年到基金産品管理層釋出之前,基本都以增長為導向,一直在做自己在該領域較為擅長的領域。從大處着眼,投資應該把大方向說清楚,大方向是什麼?我重視時代背景和行業趨勢。投資不僅要低頭走路,還要擡頭仰望天空。在大時代背景下,多想想哪些行業更好,研究商業環境比較高還是商業環境會成為更好的行業,這些行業的公司篩選出來。
關于如何選擇一家公司,一是公司應該具有比較強的定價能力和産業地位,二是公司的管理比較好,公司治理比較好,三是财務報表比較健康,我更喜歡現金流好,資産負債表是公司比較健康的, 而四是财務名額,如毛利率30%、淨利率10%、淨資産收益率(ROE)、資本回報率(ROIC)在公司10%以上。
問:光伏曾經是一個周期性更強的行業,自去年以來,這個行業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
李進:光伏在過去很多年裡确實是周期性行業特征明顯,周期性主要展現在政策影響比較大,核心是過去光伏發展需要依靠政府補貼,随着光伏成本的不斷上升,行業進入了平價時代,行業從周期性股票轉向周期性成長型股票, 預計未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光伏産業将展現出更多的增長屬性。在短期内,一些公司的估值可能更高,專注于長期估值更高且估值可接受的公司。
問:電動汽車也持續火爆,如何看待電動汽車行業?
李進:汽車正在進入電動化時代。到2021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普及率達到15%,電動汽車銷量有望在未來幾年保持較好的增速。電動汽車是中國的主導産業,并将受益于全球電動汽車的浪潮,光伏發電也是如此。從長遠來看,重點在于兩條路線:一是市場對遠端航程的需求越來越大,電池的高鎳化路線可能表現更好,二是磷酸鐵锂路線。
對于智能化來說,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無論是電動還是智能化都在經曆着重要的變革,确實存在着産業背景、産業邏輯。事實上,這一波光伏、電動汽車、半導體、軍工的崛起都有強大的基礎支撐。
問:您如何看待基金經理在選擇時的選擇?基金的短期排名是否會有壓力?
李進:我希望每年都能為投資者賺取絕對收入,至于賺多少錢,取決于調研能力和市場表現。如果市場情況不佳,我會選擇時間減少倉位來降低風險,但這并不常見。選擇一個時間是很困難的,隻有在事後才能知道它是否正确,在事實之前無法确定,我隻能根據他們對市場的了解,去做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至于是對還是錯,隻有在事後才能。當我不完全放棄我的選擇時,我會通過慢慢觀察市場來再次這樣做。
對于短期排名,一年中可能有時候我做得不好,這很正常,因為沒有能力保證每個市場都能适應,每種風格都可以處理。我盡量在我的專業領域做得好,短期壓力并不重要,隻要長期好。在短期利益上投入太多可能會損害長期利益,你需要采取長遠的眼光。
長期持股不是一個概念,我自己的核心理念是"守對",從長遠來看,選擇優秀的公司才能共同成長。我明白,"守對"就是長期做正确的事,如果堅持走這條路,長期的結果不會壞。
問:您如何管理您的投資組合?您如何看待資金回撤?
李進:對付風險的方法,還是買更多的行業,減少相關性,最好找到中長期業績能持續增長的公司,雖然有短期波動,但從長遠來看會回來,是以買好業績的公司一直持有是其中一種方式。
這對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和回撤控制非常重要。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就像基金經理購買股票一樣,他們不希望股票飙升和暴跌,并希望最好以更穩定的方式上漲,這樣持有體驗會更好。機構投資者更關注夏普比率,是以控制波動率回撤也很重要。
問:如何平衡組合的進攻和後退?
李進:首先,從整體上管理投資組合。作為基金經理,您不僅應該花時間研究相關股票,還應該花時間管理投資組合。我的理想狀态是,這種組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不是一個分裂的過程,一種需要進攻和防守的更平衡的組合,我不想要一個完全進攻或完全防禦的組合。
至于攻防各占一個比例,取決于市場的判斷,如果覺得市場好,進攻可以強一點;投資組合是朝着一個目标努力的,不希望組合股票之間互相抵消的情況,需要經常從整體角度思考組合,這樣組合才有更好的攻防效果。
資金是有風險的,投資需要謹慎。以上為嘉賓采通路答文字記錄,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代表今日頭條和新華财經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