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城蝶變|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正在進行中,賽場上各國殘疾運動頑強拼搏、奮勇争先,處處彰顯着自強自立、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借着冬殘奧會的東風,社會對殘障人士這個特殊群體有了更多關注和了解。冬殘奧特别策劃《山城蝶變》,今天我們走進張家口市育寶特殊兒童康複中心,來聽這裡的故事。

記者來到張家口市育寶特殊兒童康複中心采訪時,正是午後時光,天氣暖意融融,教室裡不時傳來孩子們童真的笑聲。

山城蝶變|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

在語言訓練教室裡,特教老師尹豔霞正在輔助一位小朋友練習口腔肌肉的穩定性。

尹豔霞:“因為他下颌骨不太好,咱們通過咬膠改善下颌骨的穩定性。這個咬膠顔色不一樣、硬度也不一樣,說話有時候嘴會張得大一些、小一些,是以就通過這個去改善、調控孩子下颌骨的穩定性。”

這位3歲左右的桐桐小朋友,是一位自閉症兒童。來康複中心之前,隻會說“爸爸媽媽”這四個字。通過幾個月的訓練,他已經學會了更多情感表達。桐桐媽媽:“好多話都會說了,進步非常大,昨晚我幫孩子拿東西,拿來之後他就會說,謝謝媽媽,之前都不會。”

山城蝶變|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

張家口市育寶特殊兒童康複中心校長張素霞

張素霞:“我們去年基本上是在校訓練的98個孩子,通過矯正訓練,進入正常幼稚園和國小的有40多個孩子。隻要是家長有信心,通過康複訓練,孩子們還是有希望走到正常國小的。”

張素霞是這家機構的創辦人,同時也是一位自閉症兒童的媽媽。2005年,孩子被查出患有自閉症後,張素霞多方尋醫問藥。輾轉中,她接觸到了特殊兒童康複這個行業。為了能給孩子更專業的教育,同時也為了更多像她一樣身處迷茫的父母搭建一個溝通平台,張素霞決定開一所專收特殊兒童的幼稚園。

張素霞:“05年11月1号開始招生,每天我會騎着自行車到我們附近各個村子去廣播室去廣播,就說村裡頭有沒有類似這樣的孩子,我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可以幫助這些孩子做訓練。”

山城蝶變|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

就這樣深一腳淺一腳,邊招生邊學習,張素霞的幼稚園開業了。從最初的五六個孩子,到2010年的十二三個孩子,再到現在的近100個孩子,張素霞的夢想也從過去的特殊兒童幼稚園變成了特殊兒童康複中心。經過10年的發展,育寶康複中心成為了張家口市第一家自閉症兒童康複中心。

山城蝶變|讓“星星的孩子”不再孤單

張素霞:“幼師的,還有學前教育的,還有學漢語的,還有學醫療部分的,還有心理學的,從這5種類型開始培養這些老師,一部分老師通過機構自己做教育訓練,然後還有是去咱們省或者是各個地方有類似的專業教育訓練,我們就送到其他地方去教育訓練。”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就在家門口辦,張素霞特别高興,她希望有更多的舞台能給到這些特殊群體,讓社會對他們有更多的了解、包容和關注。

張素霞:“特别是今年,殘疾兒童救助項目金額也有了提高,從12000元提高到18000元,對于殘疾兒童家庭來說也是給予了很大的支援,我們的辦學願景就是使心智有障礙的孩子能夠早日融入社會。”

作者 | 河北新聞廣播冬殘奧特派報道組

編輯 | 倩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