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索尼-本田聯手造車,網友:Hondony 來了!

編譯/ 張 鷗

編輯/ 張 南

設計/ 趙昊然

來源/ Financial Times / Automotive News,作者:Leo Lewis / Hans Greimel

汽車巨頭與科技大鳄的又一次強強聯姻重磅來襲:這一次,是日本。

正在進行徹底企業改造的本田汽車公司将與科技巨頭索尼公司牽手。根據本田和索尼3月4日宣布的諒解備忘錄,這兩家日本超級品牌将于今年成立合資公司,制造 “高附加值”的純電動汽車并将其商業化。

這個尚未命名的新公司預計于2025年開始銷售電動汽車。本田将在其一家工廠處理生産。目前暫未透露産量目标,協定的細節也仍在制定中,并将得到監管部門的準許。

這一次同國家企業的重磅聯合也将促進日本保持國家競争優勢,目标與來自矽谷和中國的進入汽車領域的科技參與者抗衡。

索尼CEO吉田憲一郎(左)與本田CEO三部敏宏(右)握手(圖源:路透社)▼

索尼-本田聯手造車,網友:Hondony 來了!

本田的造車技能+索尼的科技覆寫

本田将貢獻其在車身制造和售後服務方面的專長,而索尼則會帶來成像、傳感、電信、網絡和娛樂技術方面的知識。這家新企業将規劃、設計、開發和銷售電動汽車,目前不會經營自己的裝配廠。

本田負責制造第一個電動汽車模型,該車将使用由索尼開發的移動服務平台。

與汽車行業以外的公司建立夥伴關系,也是本田關鍵的轉型戰略之一。本田期待着這個合資企業能夠創造全新的、意想不到的價值,緊跟未來十年的大趨勢,“重新定義交通出行”。

與此同時,索尼一直在發出明确的信号表示自己對于造車的興趣。今年1月,索尼建立了索尼移動公司(Sony Mobility Inc.)以專注電動汽車領域,并展示了Vision-S 01轎車和Vision-S 02 SUV的概念版本。

“全球有許多新的參與者進入電動汽車制造業,索尼是其中之一。在這個行業有更多的參與者将帶來積極的競争,而像索尼這樣的新進入者能夠真正振興這個行業。”本田的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對索尼的跨領域挑戰給予了高度支援。

索尼的首席執行官吉田憲一郎表示:“我們的願景是‘使移動空間成為情感空間’,我們将以此為基礎,為以安全、娛樂和适應性為中心的移動方式的演變做出貢獻。”

“盡管索尼和本田是有着許多曆史和文化相似之處的公司,但我們的技術專長領域卻非常不同。是以,我相信這個彙集了我們兩家公司優勢的聯盟為未來的移動性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三部敏宏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打造以以安全、娛樂和适應性為中心的移動方式的演變▼

索尼-本田聯手造車,網友:Hondony 來了!

承認弱點,以利益為優先

從任何角度來看,這一次聯姻都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戰略聯盟。它樹立了重要的先例,也承擔了相應的風險。從長遠來看,這是日本制造業所需要的必備經驗:資源得以共享;在這兩個領域工作的人将開啟不同于傳統的、更加多元化的職業道路。

索尼要造車,本田要轉型。面對市場價值近萬億美元的電動汽車革命,尋求合作夥伴合情合理。而英國市場情報公司Pelham Smithers Associates的分析師認為,這種邏輯仍舊在某些地方具有不穩定性。

在成立合資企業之前,索尼的電動汽車業務可以被解讀為向整個市場提供車内電子産品(遊戲系統、音樂系統、螢幕等);但與本田合作後,盡管有強烈的反對意見,索尼可能已經放棄了在整個行業内銷售其車内數字産品的想法。

同時對于本田來說,它最終隻是扮演索尼的裝配商角色——對于一家全球領先企業來說,可能稍顯委屈了。蘋果公司至今還沒有成功找到一個願意與它合作的高端汽車制造商,這也是原因之一。

然而,盡管有這些小瑕疵存在,索尼-本田的合資企業仍舊成為日本的商業裡程碑之一。

首先,本田願意展開這一合作關系,代表了它對于自身弱點的承認——軟體水準不足。特斯拉給本田在内的傳統車企們上的最嚴厲的一課,便是一輛汽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圍繞其面向使用者的軟體來展開的。

當與蘋果公司相比,索尼在這方面可能看起來不是世界一流的,但作為消費平台(尤其是PlayStation)的開發商,它是日本最好的。是以,其他日本公司都能充分了解本田的“委曲求全”。

其次,這兩家公司都擁有特殊的曆史。這對組合也可以稱為企業家的熱情和反叛的典範。

在新聞釋出會上,為了強調文化上的契合,大螢幕上的其中一張幻燈片将索尼的兩位創始人和本田的兩位創始人照片并列在一起,完美的展現了兩個品牌具有遠見卓識的發展根基,他們面帶微笑,也掩飾着對權威的好鬥的蔑視。

在公司發展早期,兩家公司都與日本的貿易振興協會發生了變革性的沖突(貿易部試圖阻止本田生産汽車以及索尼擷取生産半導體的許可),并永遠以蔑視它來定義。

索尼-本田聯手造車,網友:Hondony 來了!

兩家公司在沒有貿易部參與的情況下達成了夥伴關系。更關鍵的是,一直以來它們都非常珍視品牌的獨立性,而在這樣的前提下能夠達成合作,也代表了雙方對優先事項和利益關系進行了重新評估。這樣的選擇對于日本國内的其他公司必然會起到一定地暗示性引導作用。

本田和索尼的兩位首席執行官同時肯定了将合資企業在股票市場上市的可能性。為了需要積極風向标的日本企業,以及需要叙事的投資者,應該将其視為積極可取的做法。

這是一個越來越迫切需要大型純技術公司的市場。即便這個新公司上市,可能也永遠無法獲得超過特斯拉市值的零頭。但它的股價将成為一個重要的名額,表明隻要有一點創造性的思維,日本就可以為其最重要的财富賦予更高的估值。

索尼-本田合資企業是本田一系列合作中的最新篇章。與此同時,它也正在與通用汽車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技術。通用汽車還将向本田提供兩輛純電動汽車,加強本田自身的電氣化計劃。與索尼的合作預計将進一步加速這一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