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宮博物院:前面的年輕人?可否和“傳統文化”交個朋友

老宋閑話,每日開講。

旅遊相關,不喜砸磚。

故宮博物院在遊客的心目中,除了是北京必去打卡的景點之一,更是文物愛好者和博物館愛好者心目中的世界級博物館。在2019年公開的資料中可知,已經達到了年接待量近兩千萬遊客數量的規模。

故宮博物院:前面的年輕人?可否和“傳統文化”交個朋友

對于去過故宮博物院的遊客的而言,故宮很大,展品很多,專題展覽也很多。對于喜歡看鑒寶節目的電視觀衆來說,一些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在那些年讓本就火熱的收藏市場更加的“熱”起來,熱到後來故宮博物院專門出來一個通知,“故宮博物院在職、離退休人員參加社會文物鑒定等公務性活動時,都應獲得故宮博物院的書面授權。凡沒有書面授權的,均屬個人行為,其後果由本人承擔,故宮博物院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故宮博物院:前面的年輕人?可否和“傳統文化”交個朋友

對于還沒有來過的朋友,想必看過《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戲說乾隆》《末代皇帝》等國内外影視劇作品的都知道,這些作品都在故宮裡面取過景。對于故宮博物院的美譽度,本應該是一直高居不下的,但十多年前,故宮博物院曾經一度陷入“會所門”、“哥窯門”、“拍賣門”、“封口門”等等輿論的漩渦,西方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進駐故宮,國際著名奢侈品牌“卡地亞”在午門辦珍寶展等商業行為,也讓故宮博物院的聲譽遭到網友的“诟病”。

但這一切轉機,伴随着一位叫單霁翔的學者型官員到來,故宮博物院開始“變”了,開始在一本正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文創設計大賽、故宮文創專賣區、《了不起的故宮寶貝》系列繪本、“雲遊故宮”等等創意,《上新了·故宮》《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節目的播出,也讓故宮博物院成了一個“網紅”的代名詞,徹底出圈。

故宮博物院:前面的年輕人?可否和“傳統文化”交個朋友

在各類諸如小紅書、OTA筆記的平台上,故宮博物院不再以過去嚴肅、呆闆、神秘的樣子出現,成為了時尚fashion的種草美景,各種突出細節自拍照,黃瓦紅牆下的俏模樣,人美,故宮也美。

故宮博物院:前面的年輕人?可否和“傳統文化”交個朋友

博物館收藏的是有關上下五千年的泱泱曆史:商周青銅,秦漢陶俑,宋代官窯,明清佛像……每個時代都留下了登峰造極的藝術;皿方罍器身器蓋離散近90年,它的流離失所是一部大陸近代史。故宮文物南遷,一箱未失。

故宮博物院:前面的年輕人?可否和“傳統文化”交個朋友

在“年輕化”的道路上,故宮文創一馬當先;從業人員經過“數字賦能”,以《雍正行樂圖》為基礎,讓靜态古畫中的雍正皇帝“動”了起來,并配上了活潑的“解說詞”,後來也成了抖音等短視訊社交平台裡一部分部落客的創作源泉。

故宮博物院:前面的年輕人?可否和“傳統文化”交個朋友

高牆和寬河也阻擋不了古代封建王朝的衰落,但留給我們了氣勢恢宏的龐大皇宮建築群,故宮博物院通過綜藝、文創、美食等形式将文物活化、文化活化找到了新的載體,用時尚、年輕多元的形式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湖北宋君認為當傳統文化伸出手想和年輕的朋友交個朋友,年輕人也願意伸出他們熱情、真誠、樂于分享的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