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散文丨梁瑞郴:逸迩閣之秋

散文丨梁瑞郴:逸迩閣之秋
散文丨梁瑞郴:逸迩閣之秋

逸迩閣之秋

文/梁瑞郴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的前夕,我和譚談、水運憲驅車數百裡,到常德石門, 去參觀一座私家藏書樓,并捐書以表達我們的敬意。

中國私家藏書,從春秋秦漢至今,曆經數千年,弦歌不絕,薪火相傳,是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綿澤的重要管道。

車行大地,秋陽仍烈,我對即将見面的逸迩閣書院作種種的揣想。

伫立于逸迩閣書院的門前,凝目由石門當地詞家張天夫撰文,桃源書家張錫良書就的“逸迩閣賦”,不禁心旌搖動,從心底裡發出一聲贊歎。壯哉斯樓!

我不由想起多年前在沅陵拜谒二酉山藏書洞的情景。為了一個最神聖、最崇高、最美麗的傳說,不惜冒着酷暑,沿着那天梯般的台階,崎岖艱險的山道奮力攀爬,隻為一睹那彌漫曆史煙雲的小小的山洞。年逾古稀的李元洛先生夫婦也力排衆勸,頑強登頂。在書有“古藏書處”大字的洞口,我們雙手合十,燃一炷心香,膜拜這中華文明神聖之地。藏書洞已空曠如谷,那些藏之名山的經書已煙消雲散,隻留下後人盤桓于此的詩文墨迹。無論是傳說中藏經于此的武陵人善卷,還是為避秦時“焚書”之禍而車載舟濟,輾轉數千裡,得以保全典籍的儒生,雖無信史可證,但我仍願意相信他們是我們民族精神的化身。

我正是在思接千載的聯想中跨進逸迩閣書院的大門。當我們沿着台階,一層一層參觀完七層藏書樓時,我們不約而同地驚呼,震撼!

不惟樓宇之壯闊,不惟書架之名貴,不惟管理之現代。而驚乎其藏書之巨,逾45萬冊,在當下中國民間藏書,無有出其右者。且在藏書中,經史典籍、傳世藏品、孤本善本、譜牒線裝,滿樓寶藏。在當下中國民間藏書中,也堪稱一時無雙。

在一樓的閱覽室,任何讀者卻可以免費借閱書籍,并還開設了盲人閱讀室,心理診療室,一切公益,這是一片多麼純潔的天地。

在藏書樓頂,我憑軒遠望,不遠處便是石門縣城,這個位于湘西北的山城,在澧水的環繞下,美麗而恬靜。逸迩閣書院就位于離縣城6公裡的易家渡鎮高坪村。

這座藏書樓的傳奇,是因了一段美好的姻緣,樓主與易姓妻子青梅竹馬,從國小到國中,高中,大學同窗十載,終成眷屬,從此高,易兩家就走上一條誇父追日般的收藏書籍之路。改革開放40年,見證了這兩個家族艱辛、奉獻、不懈的不能與人言說的收藏曆程。高易兩家,有殷實家境,有不錯的企業,尤其是有開明的心境,兩個家族傾其所有,傾其所能,共同去完成樓主一心追求的夢想。這不由讓人想起魯迅先生所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一種情懷、一種擔當、一種奉獻、一種追求,在經濟大潮洶湧澎湃的今天,多麼的彌足珍貴。書,文化的載體,中華民族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著書、藏書、教書、讀書、愛書的人,才可能使我們的文化曆經風霜雪雨、驚濤駭浪、雷電烈炙、山崩地裂而不毀。

欣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身處在逸迩閣浩瀚的書海之中,我深切感到,它用一種民間的偉力,從另一角度見證了祖國日益強盛的曆史,盛世藏書,盛世氣象,它不僅僅隻是财力的表現,它反映出來的是一種胸襟,昭示着我們這個民族的遠見、民族的希望、民族的前景。

秋,是果熟的季節,石門的密桔正飄着濃濃的果香,但我在這濃濃的香味中,卻分明感受到另一種特别的香味,它從逸迩閣書院飄來,彌久不衰,直入心腔,在這最美好的時刻,我願意把這最美好的香味,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願她永遠年輕,永遠健康。

散文丨梁瑞郴:逸迩閣之秋

梁瑞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文學創作一級,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湖南省散文學會會長,湖南省作協名譽主席。曾任湖南省作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毛澤東文學院管理處主任,《文學風》雜志主編。著有報告文學集《一萬個晝與夜》《毛澤東生辰印記》(合作),散文集《霧谷》《秦時水》《華夏英傑》《歐行散記》等。散文《遠逝的歌聲》獲中國作家協會和煤炭部第二屆烏金獎,《霧谷》獲全國副刊優秀作品獎等。

散文丨梁瑞郴:逸迩閣之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