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莞三代老兵話心聲|李建新:着裝已換心不改,宣講台上發揮餘熱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編者按:

榮民是我們黨百年輝煌曆史的參與者、奮鬥者和見證者,是我們百年奮鬥的"活生生的曆史"。值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4周年之際,《南方日報》走訪了萬灣三代老中青年代表,聆聽他們的奮鬥故事。在他們的叙述中,重溫黨的光榮曆程和偉大成就,弘揚八一精神,傳遞紅色基因。

視訊加載...

李建新:禮服變了主意,舞台發揮餘熱

今年7月1日左右,58歲的老将李建新忙得不可開交。"早上加入支委會後,要趕緊給基層黨員幹部講課。作為東莞軍旅隊萬城紅傳教隊的組長,李建新班深受基層群衆的歡迎,受邀到軍隊、機關機構、社群、工廠講學。

東莞三代老兵話心聲|李建新:着裝已換心不改,宣講台上發揮餘熱

李建新出生于1963年,19歲入伍,三次入軍,曾三次上軍校,先後擔任軍員、學員、排長、連長、組織機關組長、營長、政委副委員等,多次被評為"優秀基層幹部""優秀軍官""學習雷鋒先進個人"等,榮獲三等功2次, 一流工作1次。

四次越過火線,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戰士

1982年,19歲的李建新決定參軍,考兵軍事學院。在家鄉當基根民兵2年後,經過考核選拔,李建新被推薦到軍區通信旅訓練,回到團總局擔任航母。

東莞三代老兵話心聲|李建新:着裝已換心不改,宣講台上發揮餘熱

在工作中,他花時間回顧了文化,終于如期進入了軍校。李建新還記得,1984年8月,當他踏入長沙炮兵學校時,他充滿了自豪和喜悅。"正是這個理想一路指引着我,激勵着我,讓我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李建新說。

東莞三代老兵話心聲|李建新:着裝已換心不改,宣講台上發揮餘熱

"剛上軍校的那些日子感覺有點辛苦,訓練不及,整晚都沒睡好,怕被淘汰。李建新利用所有空閑時間練習基本技能。當團隊組織起來觀看新聞廣播時,他悄悄地跟着播音員練習口才;功夫不負責人,經過一番努力,李健新的自信越來越強,工作也越來越強。

東莞三代老兵話心聲|李建新:着裝已換心不改,宣講台上發揮餘熱

從排長到營長,李建新入軍以來,憑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許多榮譽。他還在堅持自學的同時工作,花了10年時間,獲得了法學文憑,然後又花了四年時間學習政治學大學,前後共上三所軍校。

在軍隊服役期間,李建新參加了四次重大的滅火行動,上一次"越過火線",至今仍曆久令人印象深刻。

東莞三代老兵話心聲|李建新:着裝已換心不改,宣講台上發揮餘熱

當時,一個國營林場發生火災,一行人指派李建新團接手任務。李建新清楚地記得,那天下午火勢突然變了,接到了避險的指令,他訓示大家撤退到下面的山谷,離高速公路隻有幾十米左右,他和連長幾乎同時被濃煙沖下來,李建新褲子着火了, 鞋子融化了...

李建新在大火中被燒死,留下永久性殘疾。為了恢複功能,他利用早起睡覺前的時間,做俯卧撐、仰卧起坐、腹部舉腿等運動,經過長時間的運動,李建新的身體逐漸恢複,身體素質也保持在較好的狀态。

去紅色平台,發揮餘熱傳播正能量

"過去從軍事戰争的忙碌中解脫出來,現在退休回家了。着裝變了心,肩上的責任。李建新用一首七法詩描述了他退休後的生活。

東莞三代老兵話心聲|李建新:着裝已換心不改,宣講台上發揮餘熱

退休後十幾年,李建新讀了幾百部小說,文學水準明顯提高,花了幾年時間完成了小說《農民家的孩子》的創作。他高興地告訴記者,近年來,他開始學習寫詩,現在已經寫了上百首古詩、格拉姆詩和現代詩,然後他準備出版一本詩集《青春不悔改》。

為了豐富業餘文化生活,李建新還自學口琴,學習簡單的譜和歌唱,積極參與學院的活動,到社群、學校講課,演奏餘熱,也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東莞三代老兵話心聲|李建新:着裝已換心不改,宣講台上發揮餘熱

"回顧我所走過的道路,這是正常的,這是普通的,沒有什麼聳人聽聞的,它隻是一些事情要做。是以,當軍退處設立紅色使團邀請他加入時,李建新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在很多退軍老同志面前,我的東西,那些成績一點也不值一提,但是我參加了講座,希望我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點什麼。"站在領獎台上是一種榮譽和鍛煉,"他說。"作為黨員,我會盡我所能,為組織需要的一切做。

記者:薛平

視訊:何瑩瑩

作者:薛平 何瑩瑩

東莞雙抱

來源:南方Plus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