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單靠增程式系統,搞不出第二個理想汽車

燒油充電的增程式電動車,如今成了不少新玩家入局的利器。自遊家第一款車型NV、岚圖首款車型FREE和華為扶持的AITO問界M5,都是增程式電動車(前兩者也有純電車型)。這不難了解,靠一款增程式車型闖蕩市場的理想汽車,已是市值超280億美元的巨頭公司。鮮活的成功案例擺在面前,新玩家們難免有大幹一場的沖勁。

單靠增程式系統,搞不出第二個理想汽車

可是增程式系統,并非理想汽車的成功秘訣。

1.上市之初市場環境糟糕

國家制定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初期階段相當“闊氣”。2013年之前,單輛新能源乘用車最高補貼6萬元。後面細化了續航等要求,補貼金額仍十分可觀,比如一款續航大于250km的純電車,2017年能拿到4.4萬元補貼。一些廠商利欲熏心,以虛構續航裡程等方式,幹起了騙取補貼的勾當。财政部等四部委,在2016年專項檢查行動中,查出騙補車輛總計達到76374輛,涉及金額共92.7億元。

單靠增程式系統,搞不出第二個理想汽車

騙補風波重創新能源汽車形象,導緻大多數消費者不敢輕易入手。見消費市場發展緩慢,汽車廠商又瞄準了商用市場,通過開設網約車業務“激活”新能源汽車。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銷冠北汽EU系列,據悉90%以上都是網約車或計程車。補貼扶持、商用拓展,短期内都沒能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中汽協資料顯示,2019年銷售新能源汽車120.6萬輛,同比下跌4%。

單靠增程式系統,搞不出第二個理想汽車

從銷量排行資料來看,消費者對國産高端新能源汽車信心不足:2019年國産新能源汽車銷量top10,沒有一款車型售價突破20萬元。中國新能源高端代表蔚來,由于長期處于虧損狀态,負面輿論嚴重影響消費者決策。2017年上市的蔚來ES8,2019年總傳遞僅為9132輛。值得一提的是,蔚來當年股價最低隻有1.19元/股,市值較最高峰縮水近98%,李斌還被外界戲稱為“2019年最慘之人”。

中國消費者對高端新能源汽車有需求,但大多數都選擇了特斯拉:2019年在中國銷售超 4 萬輛,能排到國産新能源銷量榜第四。現在很清晰了,2019年中國新能源市場,體量不大、魚龍混雜,中國消費者認知度不高,對于自主新能源汽車,特别是高端車型信心不足。

為什麼讨論2019年的市場?因為理想ONE恰好在這一年4月份上市。

2.兩招解決顧慮站穩腳跟

2019年4月10日,理想ONE正式上市,首批量産車于2019年第四季度傳遞。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公開表示,截至2019年最後一天,共傳遞1000輛理想ONE。進入2020年,理想ONE熱度居高不下,全年總銷售32624輛。不僅是同級别新能源汽車銷冠,還遠超“前輩”蔚來ES8兩萬餘輛。如果不是工廠産能受限,理想ONE一年或許能賣出超4萬輛。

單靠增程式系統,搞不出第二個理想汽車

理想ONE為何能脫穎而出?錘子手機創始人羅永浩,曾表示理想ONE是你能在這個價位買到的全世界最好的車:“即使是跟比它貴幾倍的車比,它也幾乎是完全沒有對手的。”這話過于誇張,但老羅也披露了理想ONE的成功之處——懂使用者的産品力。簡單講,理想ONE做對了兩件事:搞清了定位,解決了顧慮。

理想汽車成立于2015年,2018年10月釋出理想ONE,2019年4月正式上市。公司成立時間晚、技術研發時間短,創始團隊又大多是網際網路出身,理想汽車不可能一上來就給使用者超越特斯拉的智能駕駛體驗。但智能駕駛又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賣點之一,是以理想ONE選擇迂回戰術,通過四塊螢幕營造科技感,同時借以“奶爸車”形象弱化輔助駕駛系統,大力宣傳智能娛樂趣味。而那時,又有幾個消費者知道,智能輔助駕駛都有哪些功能呢?

單靠增程式系統,搞不出第二個理想汽車

2019年前後,消費者不願觸碰新能源汽車的首要因素,是不夠完善的充電服務。即便是有換電和超充,還是無法打消許多消費者的續航焦慮。理想ONE的燒油充電增程系統,可以完全掃除續航焦慮。既想體驗新能源汽車的駕乘樂趣,又不想被續航裡程束縛,理想ONE自然成為了這部分群體的首選車型。另外,理想ONE隻有一款車型,這也解決了使用者飽受燃油車挑配置的困擾。

當然,理想ONE能夠赢得開門紅,也是托同行的福。蔚來ES6、國産model 3和小鵬G3等相繼入市,高品質表現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創曆史新高。還有一點,市場上幾乎沒有增程式量産車,市場空白也讓理想ONE搶得先機。

邁入2021年,理想ONE依舊紅紅火火,去年總銷量突破9萬輛,目前月銷量穩定在萬輛左右。理想ONE能夠長盛不衰,可不是單靠這兩招了。

3.迎合需求打造智能系統

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逐漸增大,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有了更深的認知。全球汽車行業的權威調查和研究機構J.D.Power,曾釋出過2021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報告顯示在未來半年内有購車意向的人群中,近四分之一的消費者将智能化體驗作為最重要的購車決策因素。J.D. Power表示,中國消費者對于智能化配置的需求高漲。在影響購車決策的七要素中,汽車智能化體驗占據了14%的權重。同時J.D. Power指出,缺乏智能化已成為潛客人群第三大購車顧慮。

單靠增程式系統,搞不出第二個理想汽車

迎合使用者目前需求,未來才可能走得更遠,于是2021款理想ONE來了。新款車型主要是調整細節,最大變化是更新了輔助駕駛系統軟硬體及配置:新增800萬像素攝像頭、4個角毫米波雷達和AD進階輔助駕駛控制器,輔助駕駛晶片更換為算力達到5TOPS的地平線征程3,AD進階輔助駕駛系統将實作包含NOA在内的導航輔助駕駛系統。

單靠增程式系統,搞不出第二個理想汽車

輔助駕駛軟硬體的提升,大幅度提升了理想ONE輔助駕駛表現:AD進階輔助駕駛系統,配合高德的高精度地圖,可以實作自動跟車、車道保持和紅綠燈識别等。自研的AEB(自動緊急制動)功能,還在第三方機構的測試中,唯一可以識别并成功避讓電瓶車。不能說理想ONE的智能輔助駕駛有多麼牛,但至少已經與其他頭部造車新勢力處于同一層級。

回頭再看,理想ONE真正的成功之處,是李想一套非常成型的需求邏輯:運籌帷幄步步為營,精準抓住了消費者不同階段的需求。如今消費需求不斷變動,再單純以增程式系統逐鹿市場,恐怕是九死一生。是以其他增程式玩家想要闖出名堂,最關鍵看能不能玩出點新花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