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在2021年一汽-大衆總銷量為187.7萬輛,而上汽大衆全年銷量僅為124.2萬輛,兩者相差了63.5萬輛的成績。這也使得一汽-大衆在2021年的銷量上再次壓過上汽大衆一頭,對于上汽大衆來說,對這樣的成績實屬不甘。

原因就是一汽-大衆這麼多年來,一直勝之不武,畢竟一汽-大衆有奧迪的強力助陣,從成績上看也的确如此。在2021年,奧迪在國内的銷量達到了70萬輛,抛開奧迪來看,一汽-大衆的銷量是不如上汽大衆的。為此,上汽大衆一直以來也有同奧迪合資的願望,以此來擴大自身影響力。
從2016年傳出上汽與奧迪簽署合作協定,到奧迪A7國産項目以及各種諜照曝光,再到今年1月1号的正式上市。上汽大衆也終于如願以償,與奧迪合資了,但首款車型A7L并未達到市場預期,上市後的首月便遭到了滑鐵盧。
國産A7L首秀遇冷
作為上汽奧迪的首款車型,奧迪A7L從曝光的那一刻開始就吸引了無數目光,也受到了外界的高度期待。但從A7L上市首月的實車表現來看,出乎了所有人一輛,首月銷量僅為316輛,其銷量表現還不如隔壁的奧迪A6L插電混動版車型。
上汽奧迪給A7L定下的年銷目标為4萬輛,平均下來每月也就3000多輛,相比起隔壁一汽奧迪A6L的年銷十幾萬,這台大号“A6L”的4萬目标确實不離譜。但是,奧迪A7L首個完整月316輛的成績還不到銷量目标的十分之一,這也難免讓外界對A7L的市場前景感到擔憂。
針對A7L上市首月便遭到了滑鐵盧,上汽奧迪給出的說法是,因為A7L目前仍處于爬坡階段,傳遞的隻有3.0T版本,再加上在全國隻有120家門店,進而導緻銷量不如預期。
誠然,上汽奧迪給出的說法是的确會對A7L的銷量造成一定影響,但這真的是主要原因嗎?即便是産能爬坡,也不至于一個月的時間僅傳遞316輛新車。在筆者看來,上汽奧迪A7L國産之後失去了進口的A7靈魂,與A6L無法形成差異化才是銷量慘淡的主因。
給我一個不買A6L的理由
作為有着“最美奧迪車”的進口A7,在未國産之前,是不少年輕人的夢想座駕。但上汽奧迪為了更适用于大衆,硬生生的将A7這樣的運動家轎給改成了商務車,進口A7标志性的掀背式造型,在國産A7L上蕩然無存,雖然迎合了部分商務人士,但也勸退了不少追求運動個性的原有“潛在”閱聽人人群。
再者就是,變得更加商務化的A7L與一汽大衆現有的奧迪A6L無法形成差異化,更多的是以“大号A6L”的頭銜立足。但從實際尺寸上看,A7L與A6L的差距并不大,對于消費者來說,A7L的内部空間并不見得比A6L優秀多少。
另外在定價上,國産後的奧迪A7L雖然比進口車便宜不少,但售價區間也高達45.97-77.77萬元,而奧迪A6L的售價區間僅為41.98-65.6萬元,起售價低了近4萬元。從動力上看,奧迪A7L最低配車型搭載的也是2.0T高功率發動機,而A6L還有2.0T低功率版車型的選擇,其2.0T高功率版車型的起售價達44.38萬元,似乎與A7L的起售價差不了多少。
但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奧迪A6L現在有着相當豐富的降價優惠,而A7L作為一款剛上市的全新車型,很難在短時間内給出令人滿意的優惠。據悉,目前在全國範圍内,奧迪A6L的最低起售價僅為33.49萬元,其3.0T V6車型最低價也不過才44.88萬元,比A7L起售價還低。
誠然奧迪A7L在綜合表現上會略勝A6L一籌,但面對A6L的“骨折價”,A7L顯然無法招架。為此,面對在價格上的巨大差異,更多的人會選擇A6L而不是A7L。畢竟在更多的人看來,A6L與A7L并沒有太大差别。
寫在最後:
對于上汽奧迪來說,基本上不可能在燃油市場取得與一汽奧迪相當的高度,奧迪現有的家用車基本都已經被一汽奧迪國産,進而不得不國産像A7這樣的小衆車型。毫不客氣的說,隻要A6L還有降價優惠,上汽奧迪A7L就不可能有出頭之日,或許新能源市場才可讓上汽奧迪打赢這場翻身仗。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