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中國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療重新整理最長生存期

當地時間2022年3月3日,國際頂尖惡性良性腫瘤學雜志《Cancer Cell》(影響因子:31.743)全文發表了大陸自主研發的PD-1免疫治療藥物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癌的大型前瞻性III期臨床研究(JUPITER-06研究)結果,中山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和王峰教授為文章共同通訊作者。

重磅!中國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療重新整理最長生存期

Cancer Cell網頁截圖

JUPITER-06研究由徐瑞華教授、王峰教授牽頭,在中山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防治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等全國72家機關聯合開展。研究結果顯示,與單純化療相比,特瑞普利單抗聯合TP化療(紫杉醇+順鉑)可顯著改善晚期食管鱗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其中中位OS大幅延長55%至17個月,重新整理了晚期食管鱗癌一線治療的生存期紀錄。

這是中國學者攜中國原研藥物對國際免疫治療領域的重大貢獻,有望徹底改變晚期食管鱗癌的治療格局,樹立新的一線治療标準。

徐瑞華教授表示,JUPITER-06研究聚焦中國高發的食管鱗癌人群,并且應用了國産原研的免疫治療制劑,有利于解決大陸患者的治療需求缺口,符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期待特瑞普利單抗聯合TP化療将成為晚期食管鱗癌一線治療的新标準,為中國乃至全球的食管鱗癌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選擇。

重磅!中國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療重新整理最長生存期

JUPITER-06主要研究者徐瑞華教授

《Cancer Cell》同時刊登了來自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醫院Ken Kato博士作為通訊作者的随刊社評,文章中提到,“JUPITER-06研究顯示,與單純化療相比,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為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的晚期食管鱗癌患者帶來了優越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這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晚期食管鱗癌一線治療的關鍵藥物提供了确鑿證據。”

食管癌是消化道領域最常見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之一。據統計,2020年中國的食管癌新發病例數高達32萬,死亡病例數也達到30萬,均超過全球半數以上,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所有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中第五和第四位。食管鱗癌和腺癌是食管癌的兩種主要組織學亞型,與歐美患者多為食管腺癌不同,亞洲患者以食管鱗癌(ESCC)為主要亞型,約占總體病例數的90%以上。

盡管手術是非轉移性ESCC根治性治療的最佳選擇,但術後複發時常發生。此外,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初診時已是晚期。對于晚期或轉移性ESCC患者,目前一線标準治療多采用含鉑雙藥化療方案,但臨床獲益有限,中位生存期僅為1年左右,5年生存期率不足20%,迫切需要新的藥物和治療方案來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以PD-1抑制劑為代表的惡性良性腫瘤免疫治療的出現,為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帶來巨大轉機。國際上的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療探索起步較早,但由于東西方患者的發病原因和病理特點不同,針對大陸食管癌主要亞型ESCC的臨床證據依舊缺乏。

重磅!中國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療重新整理最長生存期

JUPITER-06研究中心與企業代表參與資料釋出儀式

特瑞普利單抗是大陸準許上市的首個國産以PD-1為靶點的單抗藥物,由本土創新藥企君實生物獨立研發,用于多種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治療。2017年,徐瑞華教授團隊開展了多項特瑞普利單抗單藥或聯合化療方案治療不同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早期探索性研究,并在ESCC治療領域取得積極結果,為後續開展大型III期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研究團隊結合大量臨床實踐經驗和基礎科學研究,在JUPITER-06研究的最終方案設計中創新性地選取TP化療與特瑞普利單抗進行聯用,而非歐美常用的“氟尿嘧啶+鉑類”方案,充分考慮了亞洲食管鱗癌患者的特點差異和既往治療的傾向性,以期為國人定制更加貼合本土臨床實踐的“中國方案”。

此次在《Cancer Cell》上發表的JUPITER-06研究(NCT03829969)是一項随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的III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特瑞普利單抗聯合TP化療(紫杉醇+順鉑)與安慰劑聯合TP化療用于晚期或轉移性ESCC一線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結果曾多次獲得國際學術界的認可,以口頭彙報形式榮登歐洲惡性良性腫瘤内科學會年會(ESMO 2021)和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SITC 2021)。

重磅!中國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療重新整理最長生存期

JUPITER-06研究發表共同通訊作者王峰教授

自2019年1月28日至2020年11月30日,JUPITER-06研究共納入514例未經治療的晚期或轉移性ESCC患者,随機配置設定至特瑞普利單抗聯合TP化療組(n=257)或安慰劑聯合TP化療組(n=257),分别接受特瑞普利單抗或安慰劑聯合化療方案治療最多6個周期,随後接受特瑞普利單抗或安慰劑維持治療。研究的複合主要終點為由盲态獨立評審委員會(BICR)根據RECIST v1.1進行評估的PFS和OS結果,次要終點為研究者評估的PFS、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等。

研究結果顯示,與單純化療相比,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顯著延長了患者的PFS(5.7個月 vs 5.5個月),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42%(HR=0.58,P<0.0001),一年内未發生疾病進展的患者比例明顯提高(27.8% vs 6.1%),患者的中位OS延長了半年(17.0個月 vs 11.0個月),死亡風險降低42%(HR=0.58,P=0.0004),說明新療法為更多晚期ESCC患者争取到了更好的生存獲益。同時,特瑞普利單抗組患者的ORR與DCR也得到顯著提升,高達69.3%和89.1%,提示更多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瘤體縮小,症狀得到緩解,将為其後續治療增添信心。在安全性方面,在化療基礎上加入特瑞普利單抗進行治療,未發現新的安全性信号。

王峰教授在介紹JUPITER-06研究結果時表示:“JUPITER-06研究順利達成雙終點陽性結果,令人振奮。尤其被認為是惡性良性腫瘤臨床獲益‘金标準’的OS資料表現,特瑞普利單抗聯合TP化療方案相較單純化療優勢明顯,患者的中位OS延長6個月,達到17個月,創下晚期食管鱗癌一線免疫治療的OS新紀錄。此外,我們從特瑞普利單抗組觀察到了明顯的‘拖尾效應’,說明獲益患者能夠持續地從免疫治療中獲得穩定、長期的效果,這讓食管癌‘慢病化’成為可能。”

基于JUPITER-06研究結果,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于2021年7月受理了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含鉑化療一線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癌的新适應症上市申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也授予特瑞普利單抗治療食管癌“孤兒藥資格”認定,有助于加快推進該藥物在美國的臨床試驗及上市注冊進度。

【記者】嚴慧芳

【作者】 嚴慧芳

健康生活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