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工作效率的心得分享

這是去年11月底在小組裡分享過的工作效率心得,在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工作“快”感哈哈。我相信大家應該都有過工作效率的些許煩惱。而這個效率啊伴随我很長時間的痛苦。每每到PDI的時候上司必提效率有木有?自認為快是不算的,必須上司和客戶方說了算,對于當年校招進來的毛驢,是一件淚崩漫長的提升過程。整天琢磨如何快,多快的速度才算快,恨不得快到連參照物都變得動感模糊。時間是把殺豬刀,不僅催人老還得與它賽跑,經過這幾年的自殘式磨練,也早該總結總結。

  一、 懂得整理需求   

  效率是先把重要的事情優先排序來完成,好的整理習慣是可以提高效率的。當需求很多的時候是可以通過整理需求有條不紊的進行。隻要了解哪些是重要和緊急的事情,就能輕松的決定先處理什麼。這個相當于是做項目管理的事情,要善于管理自己的工作。建議學習佐藤可士和的《整理術》。

關于工作效率的心得分享

  例如:本周産品經理們提了很多需求:@#¥……&%……&%……

  可這樣做:

  1、列出所有需求

  ABCBBD

  2、歸納類型

  ABBBCD

  3、了解份量

  A(傳輸功能設計):總辦需求

  BBB(圖示類設計): 疊代需求,排一起繪制

  C(新增界面設計): 疊代需求,需較多時間設計

  D(功能宣傳圖):疊代需求,版本釋出的新功能宣傳

  4、明确期限

  假如級别為High、Mid、Low…

  A(傳輸功能設計):總辦需求—非常緊急(今天)—High

  D(功能宣傳圖):疊代需求,版本釋出的新功能宣傳—周三—Mid

  C(新增界面設計): 疊代需求,需較多時間設計—本周—Mid

  BBB(圖示類設計): 疊代需求,需較多時間設計—本周—Low

  需求從散到整,從大到小,從繁到簡,從緊急到疊代這樣去處理就會變得清晰可觀。

  二、要有探究需求真相的精神   

  可能很多人也曾拿到需求就馬上畫稿,孰不知是不斷重來的經曆。表面應付需求是無法解決問題的,要先了解使用者或老闆的核心訴求,找出訴求的背後真相,才能夠有合适的方案去解決,才能快刀斬亂麻。本質問題得到解決便不會有重複工作量而拖延了本來的傳遞期限。還有就是有一些需求根本不是需求,比如老闆隻是随便幾個建議。是以要思于前,行于後。

  三、練好刀工才能遊刃有餘   

  技能的熟練會提升工作效率。就像切洋芋絲,要切成厚薄、細條一緻又要快,那是必須有一雙好刀手。做圖也一樣,就像畫圖示,要好品質的呈現,你明确了所有要注意的細節,繪制的時候會非常快速準确的完成,一步到位。要使車子走得快,就得給輪子勤上油。

  四、在高速重複工作中提取模版   

  模型套用會提升工作效率。在工作中一定會有很多重複式工作,比如标注規範和切圖這樣必不可少但卻繁瑣沒營養的工作,可以提取模型工具去套用快速完成。規範标注,可以根據同類視窗、内容統一規範而不要再差異設計和重複标注。切圖可以利用軟體工具輸出,比如slicy或PS插件,這是要善于把所有圖示控件整理成庫,規範好命名,便可一鍵批量切圖。還有比如tips彈窗界面,根據目前所有情況,做典型1~2個模版,其他直接套用,之後可不再經過設計,開發根據模版直接實作。

  五、學會聚焦與屏蔽   

  1)專心緻志做事

  2)屏蔽幹擾消息

  早上應該是比較難聚焦做事情的時間段,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往往不是開始工作。比如沒睡醒,各種早上新聞,檢視昨天消息等。工作時被很多資訊幹擾,群消息,郵件,微信,彈窗廣告等,包括自己有事沒事的逛微網誌、各路網站,很容易被外界風吹草動的影響而分心,一天班下來才發現其實本應該上午就可以完成的工作,還得加班或幹脆拖到明天。這都是懶惰病和拖延病,得治。是以要先學會屏蔽雜七八,然後全身心聚焦到工作的内容裡,最後你會發現提前完成了很多工作。聚焦利于把需求思考得深一些,把工作做得精細些,得出的加分項就是完成的品質随高。

  六、多任務處理   

  能夠有全神貫注的狀态,也能夠有“一心多用”的功能。這個要求比較高,我也好難描述。拿一個婦女做例子,她可以一邊炒菜一邊看管在旁邊玩耍的孩子,一邊打電話給閨蜜聊去哪裡逛街和去哪裡美甲,是以女人是一心多用的高手,靈活性非常高。我也常是一心多用的處理我非常繁多且接踵而來的任務,不然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或者為了省下後面的事情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思考、總結,或不用加班。但是建議在做非常繁多、零碎又不需要深度思考的需求時可以使用這招。最好不要持續這樣高度緊張的一心多用,長期隻會感覺越來越累,而且打亂節奏,是以要懂得變化各種技巧。

  七、靈活響應   

  緊急需求時,能夠快速響應,靈活處理。這個時候是最能影響客戶方的感受。還有一些幾乎每天都會有的臨時小小需求和bug,隻要是合理的,就去免讨論部分,快速輸出也是可以的。有一次解決的小需求從修改到輸出給産品隻花了28秒,帥呆了自己驚呆了客戶,這就是在日常中慢慢積累的效率好評。

  八、拍闆與結論的必要性   

  1)需要一個有力決策的人

  2)控制範圍并迅速得出結論

  一個有力決策的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評審層級關系的複雜流程,需求确認要漫長時間是家常便飯,是以如果有機會碰到老大們都在一起,有些事情能抓住時機溝通和拍定的機會就迅速做。但不一定老大拍闆這個事情就一定是對的,有些複雜的事情安排在會議上拿出來大家讨論,但是一定要有靠譜結論,如果沒有意識的控制,沒完沒了的讨論就是低效率,要善于控制範圍、節奏又能迅速總結的人,能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九、當自己的事情做   

  隻有當作是自己的事情做,意願才會更強,而且也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想着這件事情是有自己的成績在裡面的,就會更有動力。換位思考,當作是鍛煉的機會。

  十、保持健康和清醒   

  健康的身體狀态,健康的作息,健康的工作頻率是效率的革命前提。關于清醒的辦事用歌德的一句話: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

  總結:   

  效率是由綜合因素影響的,但跟個人辦事風格有很大關系。其實效率是可以量化,也可進階式自我考察,比如接手一個界面風格設計從要花1個月,到半個月、1周、兩天就可以完成;碼一周代碼變成1天就可碼完。這就能看到效率的有效提升。前兩年長期搭檔的幾位即通産品經理,給我封了個快刀手稱号,開發也說我以快著稱,才慢慢發現自己這方面的成長與進步。希望這點經驗總結能夠給新人帶來幫助,終極祝福永不改稿永不加班!

天涯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