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民耕地時挖出的銅鼎,砸碎後差點被融掉!複原後如今卻成了國寶

農民耕地時挖出的銅鼎,砸碎後差點被融掉!複原後如今卻成了國寶

說到禁止出境展覽的文物,湖南省博物館還有不少。

除了之前所說的T型帛畫、西漢曲裾素紗禅衣外,還有一件同樣被禁止禁止展覽文物,它早在2013年8月,就被國家文物局列入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這件文物,同樣也是湖南省鎮館之寶-----商代大禾人面紋方鼎。

農民耕地時挖出的銅鼎,砸碎後差點被融掉!複原後如今卻成了國寶

(當時曆史叔在博物館拍的,周圍圍觀都是國小生)

一個鼎,有何稀奇?

大禾人面紋方鼎,是目前中國唯一的以人面紋為飾的鼎,不同于商、周時期通常是以獸面紋為主題的紋飾,人面紋飾還是比較罕見。

這個鼎高38.5厘米,口長29.8厘米,寬23.7厘米,顔色碧綠,器身外表都雕刻半浮雕人面,鼎的内部壁鑄“大禾”兩字銘文,是以才稱之為“大禾方鼎”。

鼎最初主要用于烹煮食物,随着青銅器文化發展,鼎也逐漸更新,除了在祭祀中反複出現,還與權利挂鈎,成為身份的象征。

農民耕地時挖出的銅鼎,砸碎後差點被融掉!複原後如今卻成了國寶

而大禾方鼎,最初出土在湖南甯鄉縣黃材鎮。

1959年秋季,當時一位姓黃的農民在農田裡耕作,突然在挖地的時候無意中挖出了一件鏽迹斑斑的青銅器。

不過這位農民并不了解這是一件文物,雖說青銅器上面還凸出一張人臉,比較詭異。于是他将這件青銅器賣給當地一個廢品收費站。

不過這件青銅器實在太大,于是他隻好将這件青銅器砸成好幾塊,背下去最後将其賣給當地廢品資源回收筒。

農民耕地時挖出的銅鼎,砸碎後差點被融掉!複原後如今卻成了國寶

為何這件鼎,會有半浮雕人面呢?

當時全國正處于“大煉鋼鐵”的時代,這件青銅器早就與當地所有的廢品金屬制品一起被分類集中到長沙毛家橋廢銅倉庫,等待分類後将其送到冶煉廠,化為銅水重新鑄銅。

而考古學者連忙聯系同時,來到毛家橋廢銅倉庫,将其所有的廢銅爛鐵進行全部封存,經過長期尋找,就在差一點被送進熔爐之際,找到了10多塊青銅器的碎片。

經過從業人員的拼合修補,發現這件青銅器還差一條腿,不過經過兩年後,青銅器丢失的腿也找到了,這件大禾方鼎也幸運保留下來。

農民耕地時挖出的銅鼎,砸碎後差點被融掉!複原後如今卻成了國寶

對于這個鼎的半人半獸的身份,學者提出了不少說法,比如饕餮、祝融、蚩尤、邦君造像、傩面、黃帝四面、所有者的祖神等,但還是無法給出一個确切的答案。

直到2007年,青銅器研究專家劉森淼提出新的說法,他發現這個“大禾”二字跟當時一個小國---禾侯國有關。

在所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有“上絲禾侯”的詞句,翻譯過來就是一個叫“上絲”的人會見禾侯。

而這個鼎采用的是當時非常流行的中原式樣,流行于商朝到西周前期。

農民耕地時挖出的銅鼎,砸碎後差點被融掉!複原後如今卻成了國寶

是以,學者認為大禾方鼎既然出現在甯鄉縣,說明了這個地方曾經是商周時期一個諸侯方國,是以認為這件鼎可能就是侯國君擁有的宗廟重器。

同時,這個人面紋飾,臉龐紋飾寬圓,眉毛彎如新月,再加上嘴唇豐厚,而且沒有胡須,推斷是屬于女性,很可能是當時禾國信仰的神明,又或者統治者形象。

而将女性作為神明,很有可能當時禾國是一個女權制度,統治者可能就是一個女性,若真如此,那麼早在武則天之前,中國就已經出現一個女性封建最高統計者?

農民耕地時挖出的銅鼎,砸碎後差點被融掉!複原後如今卻成了國寶

當然,真相還需要留給未來。

而作為全球唯一的一件人面紋方鼎,大禾方鼎也憑着極大的曆史價值,成為國寶中的國寶。

然而它的身上依然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需要等待時間去回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