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家對話餘承東:智選車和車BU已扭虧為盈

獨家對話餘承東:智選車和車BU已扭虧為盈

遠光燈

2024-05-21 06:30釋出于河北騰訊汽車《遠光燈》欄目官方賬号

騰訊汽車《遠光燈》 作者 郭亦非 石丁

入局5年,累計投入300億元,華為造車迎來全面盈利的曙光。

“尤其是問界的大賣,今年一季度,我們的智選車BU、車BU都已經全部扭虧為盈了。”近日,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對騰訊汽車《遠光燈》作出上述表态。

過去兩年,華為汽車相關業務動作頻繁,打造了“鴻蒙智行”智選車模式,合作方包括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四家車企,分别打造出“問界”、“智界”、“享界”等品牌。

對于四大品牌的區分,餘承東解釋稱,問界的“問”是詢問、探路的意思,我們第一次跟賽力斯合作,重點聚焦在全系列SUV,智界是打中檔和中高端産品,覆寫轎車和SUV,産品會做一些差異化和區隔,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而享界則是主打行政高端的使用者,宜商宜家,“像S9的内部空間超過了D級、D+級豪華大轎車,這不僅是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将來生小孩、有老人,一家人坐都很舒服”。

2023年9月,改款更新後的問界M7迎來銷量爆發,截止到今年4月,收獲17.4萬台大訂單,華為智選車模式得到市場初步認可。

正是憑借着問界系列産品的銷量大增,進入2024年,鴻蒙智行已連續4月占據造車新勢力第一位置。問界之外,華為旗下多款産品,正加速在今年二三季度密集上市。

北京車展上,華為與北汽聯合打造享界S9正式亮相,預計今年7月-8月期間釋出。這是鴻蒙智行首款行政級豪華旗艦轎車,試圖與問界M9組成“雙9”旗艦,改變傳統豪華汽車市場格局。此前在4月11日,其與奇瑞合作的首款車智界S7剛剛二次上市,配置更新的同時,價格卻有小幅下調。

關于“第四界”的進展,餘承東稱,與江淮合作的品牌名稱還沒有定,可能要做百萬級的、非常高端的,對标遠遠超越了邁巴赫、勞斯萊斯Phantom這個1500萬售價級别的車,是比他們更豪華、更高端、更舒享的定位。

日趨内卷的汽車市場,華為、小米紛紛跨界入局後,價格之外,比拼的不止于續航、智駕等産品性能,還包括流量。各大車企創始人和CEO正紛紛下場直播,這其中,憑借“遙遙領先”火爆出圈的餘承東,顯然正站在流量大潮中的最前沿。

“我們跟雷總在手機行業一起并肩戰鬥了十幾年,我們彼此了解對方,知道他們會帶來強大的流量,傳統車企根本幹不過,可能差兩三個數量級。”餘承東認為,華為不足的地方就是顔色和輪毂都不夠豐富,太單一,這個我們要改進,内在的東西,智能化遙遙領先、座艙、大空間、豪華、舒适也是非常領先,純電續航裡程達成率也是業界領先的。

作為理工科男,餘承東自我認知為“性格不太善于言辭”、“骨子裡不喜歡天天顯擺”,但“不想服輸”的企業風格下,作為企業一把手,必須逼迫自己出去露面,釋出産品,才有流量經濟。

他表示,“那天老周(周鴻祎)說我給公司省了十幾個億的市場營銷費用。我們團隊說,幾十個億都不止,因為你要買同樣的流量花幾十億都買不過來。”

但餘承東也有自己的煩惱。他稱,在釋出會的時候從來沒讀過稿子,都是現場發揮的,“我不太會說話,說話有點直來直去,我們老家叫‘半調子’,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經常會有問題,有時候說話不是那麼嚴謹,别人去截取我一段話拿出來去發就完蛋了,一聽味道都不對了”。

以下為部分對話實錄:

智界S7是非常好的産品,之前主要問題是傳遞

騰訊汽車:4月11号我們智界S7第二次上市,現在時間過去了半個月,市場的回報情況怎麼樣?(注:采訪時間為4月底)

餘承東:目前回報情況還挺好。因為這款車去年釋出的時候,其實熱度挺高的。因為這個産品是一個非常好的好産品,我本人也在開。去年上市熱度當時還是挺高的,上市之後遇到一個問題,一個新工廠在搬遷影響了生産。再加上一些其他零部件供應的問題,熱度沒有持續。現在4月11号因為把産品供應力解決,産品重新上市。是以這個産品是非常好的産品,我自己一直在開,我在開M9和S7,兩個來回換着開。

我們的車是為年輕人、也是為年輕家庭打造的。為什麼呢?因為它的外觀很動感、運動、年輕化,同時是漂亮、好開。尤其是智能化,是華為最新一代的進階智能駕駛和途靈底盤都在上面,操控性很好,穩定性很好。我們最新一代的ADS高階智能駕駛,連雷射雷達是最新、最高規格的,跟M9一樣檔次的。無人泊車、代駕泊車是首發的。這個車是非常棒的一款車。

騰訊汽車:總結來看,這一款車它的核心賣點或者能夠觸動使用者的點是什麼?

餘承東:我們這款車不僅途靈底盤非常好,是華為新一代智能化數字底盤,讓車的操控性非常好。我們的智能駕駛是最新的先進技術,性能非常好。還有我們車的設計非常特别,是OneBox的設計理念,把前艙前移、後艙後移,讓整個空間非常大。前艙相當于買100平米的房子,送了30平米露台,這樣相當于變成130平米的房子,大露台非常大。後面空間座艙往後移,這樣乘員艙空間非常大,你的家庭5個人很舒服的乘坐。後排的角度可以調節,轎車可以調節到31度,這是高端轎車才有的。前後座椅都有1米的空間,兩個各1米,有接近兩米的成員艙空間,非常大。這不僅是年輕人的第一輛車,還能滿足年輕家庭的一輛車。将來生小孩、有老人,一家五口人坐都很舒服。

騰訊汽車:我們一直打的口号是年輕人或年輕家庭的第一輛車。

餘承東:是,甚至可以作為家裡的唯一一輛車,因為續航裡程很長,我們的續航能達到855公裡,我們的續航達成率比别人高10%。我們宣稱的低一點續航是705公裡,我們有855公裡,有705公裡最低續航裡程,消費者實際開都能開到500多公裡。其他的車宣稱750公裡或更高的裡程,實際上跑下來隻跑400多公裡。我們855公裡的超長續航,實際續航達成率也很高。基本上做家庭第一輛車都沒有問題,因為全部用800伏系統,800伏高壓碳化矽能效高,還有充電速度快。800伏比400伏的系統充電速度快、能效高、效率高,這就是我們非常巨大的優點。因為我們營銷宣傳投入不多,很多人不知道這麼好的好車。

騰訊汽車:其實上一波的流量是非常好的,我記得當時瞬間到了2萬以上。

餘承東:最主要的是當時傳遞出了問題,因為工廠搬遷,加上零部件短缺把這個搞冷了,這一點是很大的問題。當然我們這個車設計非常有特色,把座艙前移以後,把儀表盤放在遠端,用了小的方向盤,開起來非常運動。我開車的時候大部分是自動駕駛,有時候我自己想開一開,感覺很運動,非常舒服。開完這個以後,再開傳統大的圓方向盤,覺得太笨重了。

騰訊汽車:這個車你一周能開幾天?

餘承東:我天天都開。除了有時候因為工作原因,比如接待客戶需要應酬喝酒,我讓司機開。除此之外,其他所有時間都是我自己開。

騰訊汽車:我們注意到這台車上市之後,帶雷射雷達的三個版本降了2萬塊錢。當時做出降價的考慮是因為什麼?

餘承東:因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我們的産品營銷宣傳投入不足,很多人不知道這樣的好産品。還有一些年輕人怕買不起高階智能駕駛,其實我們192線的高階雷射雷達智能駕駛系統,最近的軟體版本更新以後體驗越來越好,我們真的是領先整個行業一大截。而且不依賴于高精地圖的,全國都能開,像很多都依賴于高精地圖,在有限的有高精地圖的小區域裡能開好,但是整個廣泛範圍開不好,這是我們非常大的優勢。我們全部用無圖版本了,抛棄了高精地圖。因為高精地圖非常限制,比如道路經常維修。而且高精地圖不能覆寫全國,隻是個别地方,是非常有限的範圍。在這一點,我覺得我們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和江淮合作的産品,對标邁巴赫、勞斯萊斯

騰訊汽車:我們這次看到最新的跟北汽的合作享界也上市了,相當于“三界”同台的概念。

餘承東:享界S9的外觀顔值沒有問題,内在的更厲害。最核心在内部,不在外面。我們車的外觀尺寸沒有超過奔馳S長軸距版,但是内部的設計讓你有驚喜。得房率絕對的大。而且設計又舒适、豪華、奢華的享受,在舒适、隐私、安全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遠遠超越了現在業界D級車的水準。是以内在的核心技術等到七八月份的時候再解密。我們的外觀挺受歡迎的。

騰訊汽車:現在“三界”同台的話,“三界”從我們設計的角度來講,是怎麼區分定位跟價格區間的?

餘承東:問界的問是詢問、探路的意思,我們第一次跟賽力斯合作,做的是全系列SUV。智界是打中高端、中檔車,有轎車,也會有SUV,産品會做一些差異化和區隔,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享界是打行政高端的使用者,可以商用,也可以家用。像S9的内部空間超過了D級、D+級豪華大轎車,但是外觀尺寸也就5米多一些,家用也可以開,也可以商用,比别人更豪華。

騰訊汽車:據說還有第四界?

餘承東:對,還有跟江淮的名稱還沒有定,這個可能要做百萬級的,非常高端的。我們對标遠遠超越了邁巴赫、勞斯萊斯Phantom這個檔次,比他們更豪華、更高端、更舒享的定位,那個賣一百多萬,那個就非常高端。江淮定位是超高端,享界定位高端轎車,智界定位廣泛中檔和中高端,就是廣泛人群能買得起的車。但是問界主要重點聚焦在SUV。

騰訊汽車:剛才說智界,您在當時第二次釋出的時候,您用了很貼切的形容詞說智界是華為跟奇瑞“靈與肉”的結合,對這麼完美的結合,智界在今年整體的銷量預期是怎麼樣的?

餘承東:我們一步一步來,因為在智界這一款車今年秋天還會有SUV上市,轎車、SUV組合起來一步一步來,一步一步發展。因為對于消費者來說,很多人不知道智界新品牌,品牌教育需要時間。因為打的不是華為,是智界,是鴻蒙智行家族的一個新成員,消費者需要熟悉。不像雷總的小米SU7打的是小米品牌,如果打一個新牌子,那一樣會有問題的。我們這個是好東西,但是因為是新品牌,需要有時間讓消費者知道,是以也希望通過你們讓更多消費者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好車。

奇瑞在整車幹了幾十年,尹總本身在汽車行業幹了幾十年,奇瑞出口在中國汽車出口是排名第一的。原來出口排名第二,最近排名上升到出口第一。

騰訊汽車:那天我們跟尹總做直播測試的時候,尹總說經常跟您發短信溝通。

餘承東:我跟尹總是好朋友。

騰訊汽車:你們倆一般溝通什麼問題呢?

餘承東:包括産品、合作、管理各方面的事情。

騰訊汽車:頻率有多高?

餘承東:每天都有。

問界大賣,讓智選車一季度全部扭虧為盈

騰訊汽車:華為智選車這一塊,今年你給團隊定的目标是什麼樣?

餘承東:我不想宣布這個目标,當然有目标了。但是我想告訴大家,進入今年以來,今年一季度已經實作了扭虧為盈,全部扭虧為盈,就是因為智選車的大賣。因為問界、智界,尤其是問界的大賣,智界是剛剛開始賣,因為3月份之前沒有貨,在4月份才開始發貨。因為這個産品大賣,我們全部扭虧為盈了。這是一個重磅的消息。

騰訊汽車:這個很難得。

餘承東:是以這是獨家消息。

騰訊汽車:從抽離的角度來講,華為系造車的合作品牌要給使用者傳遞什麼樣的理念或信心?

餘承東:我們給消費者提供的信心在哪裡,讓人駕更加安全,讓智駕更加舒心。我們人駕的安全性,因為有的人開車打瞌睡出意外。AEB傳統隻有幾十公裡的時速,速度開高了,根本無法工作,就是超出工作範圍了。我們現在把AEB的速度提到110公裡、120公裡時速都能工作,這樣就大幅度提升了人駕的安全性。在智駕的時候減輕駕駛疲勞。

在這一點,我現在都自己開,都不讓司機開。第一方面,我也要找智駕還有哪些問題要改進;第二方面,它本身确實也很安全,我就可以在開車的時候處理工作的事情。

騰訊汽車:你在手機上的經驗有哪些部分可以用到車上面?剛才您講到你是最大的産品經理。

餘承東:第一個是使用者體驗,我們在手機上高度關注使用者體驗。像今天的手機行業,比如說大家關注通信性能、信号好,關注續航長,還關注拍照好。今天的智能駕駛如果體驗不好,相當于手機的拍照性能不行一樣,這個道理是類似的。如果沒有很好的智能駕駛,相當于手機拍照能力不行,那就廢掉了,是以這些都是核心賣點。從toC行業,我們積累最大的就是使用者滿意度、使用者口碑。使用者口碑是我們長期發展的核心之核心,很多企業考KPI,我對團隊内部管理重點都不Care KPI,Care NPS(Net Promoter Score,使用者淨推薦值),說白了就是使用者滿意度。我認為使用者滿意度是toC行業第一個行業,是最大最大的行業。

第二個是品質和服務,把産品品質要做到業界絕對領先的水準,不能說産品沒有任何一點點的問題。但是我們以前剛進入手機行業,我接手終端業務的時候,FFR都達到了超過10%,遠遠高于領先的像蘋果,高了好幾倍。後來經過我們這兩年的努力,我們是别人的幾分之一,FFR是1%,甚至1%還不到。友商的比我們高幾倍,就是指國際品牌,過去品質做的最好的産品。像蘋果,我們比蘋果的品質好好幾倍,這就是品質發生了很大的逆轉。還有售後服務,我做終端的時候,我們連續十幾年來在中國市場售後服務滿意度第一。我說第一還不夠,還要拉開和第二名的差距。

第一是消費者滿意,我們做的所有的技術、創新、體驗要能真正給客戶創造價值,就是客戶體驗的價值,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第二就是品質和服務。我認為這兩點是核心。如果能支撐到消費者滿意,我們的核心技術要強,比如拍照的技術、晶片、算法、整機的設計、體驗、外觀設計、工業設計。我們的産品設計經得起長時間的檢驗,長時間感覺耐看。像一個美女,第一眼看着不錯,再多看就覺得不好看了。我們這個“美女”越看越好看,越看越耐看,越用越舒服,這樣經得起時間和歲月的檢驗,是以這個設計上有美學、人文藝術、文化設計的長期沉澱。是以我們團隊要提升鑒賞力、美學修養,對時尚藝術融合的了解和把握。

雷總流量太強了,傳統車廠根本幹不過

騰訊汽車:怎麼看今年的價格戰?

餘承東:更卷了。

騰訊汽車:華為在汽車這一塊的政策是什麼樣的?

餘承東:我們合作夥伴積極應戰,這個沒辦法了,隻能積極應戰。因為今天這個時代,你可以看到咱們手機同行雷總小米進來以後,帶來了強大的流量能力,這是傳統車企根本不具備的能力。因為我們跟雷總在手機行業一起并肩戰鬥了十幾年,我們彼此了解對方,知道他們會帶來強大的流量能力,而且他是董事長、CEO、創始人親自下場,那個流量能力是非常強的,傳統車廠在這方面是根本幹不過的,不在一個數量級的,可能差兩三個數量級。

我也看到我們的不足。另外,我們不足的地方就是車的顔色做的不夠豐富,顔色做的太單一了,顔色和輪毂都不夠豐富,這個我們要改進。

我們内在的東西好,智能化是遙遙領先,座艙、大空間、豪華、舒适也是非常領先,純電續航裡程達成率也是業界領先的,産品設計有自己獨創的風格,像儀表屏前移、座艙前移的設計風格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開起來特别好,我們車的HUD在陰天好、正常的情況下好,目前面有逆光、陽光和前向車尾燈,HUD就看不了那麼清楚。但是儀表屏前移,像開戰鬥機一樣,就是視野的方向就在前進的路面上,是以感覺特别舒服。

騰訊汽車:本身給年輕人的東西就是要鮮豔一點,鮮豔的話,在路面上開起來有天然的流量。

餘承東:對,它本身就是移動的、行走的廣告牌,是以這方面我們吃虧了,我們要吸取教訓,要把色彩做的更漂亮。當然我們車的性能好、品質好、空間大、智能化程度高、續航裡程長,這都是我們的優勢。我們還是要讓消費者更多的使用了以後,知道我們的價值。也希望通過你幫我們宣傳,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價值。因為我們畢竟幹了三年多時間,積累了經驗。

“我内心還是一個比較安靜的人”

騰訊汽車:這一屆車展相比去年車展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好多老闆親自下場互相來擡流量。包括尹總當時在我們直播的時候,也說要向你學習。

餘承東:我沒辦法,我的性格是不太善于言辭的,就是我過去的風格。我記得我在老師和同學聚會時,我發現我又回到過去了,在餐桌上最沉默的人就是我。因為我不太善于表達,我的腦子是理工科腦子,上學的時候文科也不好,不是很愛講話、說話。但是做企業以後沒辦法了,必須逼着自己講話,要給團隊傳遞願景、傳遞要求、提目标,你必須得講話。然後做toC産品以後,必須逼着去發言、去釋出會,我在釋出會的時候從來沒讀過稿子,都是現場發揮的。

騰訊汽車:這在行業是有口皆碑。

餘承東:其實我沒辦法,因為我的國文也不行,寫不出文采飛揚的東西,因為我是理工科腦子。但是我覺得幹這個行業,必須得去露面,是以就沒辦法。我的性格、骨子裡不喜歡在外面抛頭露面的,不喜歡在外面天天顯擺的,那不是我的風格。我就是幹事情不想服輸,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這是我的風格。幹這個行業逼迫自己,必須得出去露面、去講,這沒辦法。因為咱們行業的規矩就是一把手老大,作為這個領域的一把手要出去講自己的産品、釋出自己的産品,這樣才有流量經濟。那天老周說我給公司省了十幾個億的市場營銷費用。我們團隊說,十幾個億都遠遠不止,幾十個億都不止,因為你要買同樣的流量花幾十億都買不過來,是以這個行業也挺搞笑的。

當然我本身也不太喜歡這樣,我内心還是一個比較安靜的人,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我不太會說話,說話有點直來直去,我們老家叫“半調子”,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經常會有問題。有時候說話不是那麼嚴謹,表達的話會讓别人鑽空子,别人去截取我一段話拿出來去發就完蛋了,一聽味道都不對了。跟上下文放在一起是OK,截取其中一段意思就變了。

騰訊汽車:這一次北京車展,貿促會提出“新汽車”或“新時代 新汽車”的理念有一個核心要素,就是消費者對于自主品牌,對于自己國家品牌的認可度比合資好一些了,尤其是在新能源的時代。

餘承東:對,因為我們發現年輕這一輩人,因為他們從小出生和長大的今天都處在中國經濟發展,人民走向富裕生活的階段,他們骨子裡是自信的。老一輩的人年輕的時候生活在中國積貧積弱的時代,骨子裡是不自信的。今天新一輩的年輕人更加自信、更加愛國,是以他們更加能接受自主品牌、民族品牌。因為老一輩人為什麼很迷信國外的品牌?當時中國很差,各個領域都不行,就是中國真正積貧積弱的時代。在各個領域都發現老一輩人不自信,我舉一個例子,我們接觸到老一輩的人,比我年齡還大的老一輩的這些上司,他們都是骨子裡還是不自信的,他們覺得中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西方的才行。他們不知道中國現在已經很行了,在很多領域已經超越了西方發達國家,很多領域的能力越來越強,是以他們不是很清楚。

還有因為對行業的了解也不一樣,因為汽車在過去是機械工業時代,但今天走入電子化時代了,汽車就很簡單了。過去傳統汽車的品牌核心控制點是發動機、波箱、變速箱,尤其是變速箱是難度最高的波箱,還有整車的機械部分。但今天都大大簡化了,今天進入了這個時代後發動機沒有了,波箱也沒了,電機扭矩很大、馬力很大,電流、電壓加上去立馬就來。走向電動化時代後,傳統的武功全廢了,但是替代需要軟體、晶片、算法、雲、AI這些能力,都是傳統車廠所不具備的。傳統車廠有品牌營銷、産品設計,但是這一塊是中國廠商學的很快。像我們的新車設計,比如M9是全新打造的,S7和S9都是華為全新打造的,大家對這個設計沒有任何疑義了,現在是原來帶手機的團隊搞的設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