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種“水果”娃很愛吃,但寶媽最好别讓娃多吃,既沒營養糖分又高

有種“水果”娃很愛吃,但寶媽最好别讓娃多吃,既沒營養糖分又高

多吃水果有助于維生素C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是以很多家長在日常飲食中都會對寶寶的水果攝入量有所把控。不過雖然水果味道清香,但仍然會有一些孩子不愛吃水果,尤其是平時比較偏愛零食的寶寶,他們會更加容易覺得水果的味道“寡淡”,進而提不起進食興趣。

于是有的寶媽為了讓寶寶多吃水果會選擇一些“水果替代品”,來滿足孩子的營養所需,比如說水果幹。那麼吃起來味道更加濃郁的水果幹是否真的适合寶寶們食用呢?

有種“水果”娃很愛吃,但寶媽最好别讓娃多吃,既沒營養糖分又高

鄰居王姐家的大寶被檢查出了齲齒,這讓王姐覺得十分焦慮。“我平時很注意寶寶的牙齒保護,完全沒想到小家夥這麼小就會有齲齒,而且一次就被檢查出來4顆!”

在和醫生了解孩子齲齒的原因時,王姐提起了一個孩子日常的飲食習慣,“大寶平時不愛吃水果,我通常會給他買一些水果幹吃。”

有種“水果”娃很愛吃,但寶媽最好别讓娃多吃,既沒營養糖分又高

醫生聽後無奈地搖了搖頭,“水果幹和水果完全是兩個概念。比如說,孩子平時吃蘋果,可以起到一定的清潔牙齒的作用,但是如果是吃水果幹的話,那麼寶寶很容易就會糖分攝入過量,誘發齲齒。另外,市面上的水果幹也不建議孩子多吃,糖分高不說,裡面還有很多的添加劑,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不利。”

有種“水果”娃很愛吃,但寶媽最好别讓娃多吃,既沒營養糖分又高

水果幹酸酸甜甜很好吃,為什麼專家不建議給寶寶多吃?

水果在經過風幹、烤幹處理後,裡面的糖分會被濃縮,另外,其中的維生素C、B1等物質還會有所減少。如果孩子多吃的話就容易導緻糖分攝入過多,營養元素攝入有限,長期如此則容易誘發肥胖、齲齒。

有種“水果”娃很愛吃,但寶媽最好别讓娃多吃,既沒營養糖分又高

另外,市面上的水果幹除了進行風幹等去除水分的操作外,為了保證口味濃郁、口感爽脆還會添加一些添加劑,對于身體尚處于發育階段的孩子而言,添加劑攝入過多較不健康,同時也有可能會增加腎髒、脾胃的消化負擔。

是以,如果孩子特别喜歡吃水果幹,家長一定要控制日常的攝入量,最好是一個星期内吃1-2次,每日的攝入量不要超過15-30克為宜。

有種“水果”娃很愛吃,但寶媽最好别讓娃多吃,既沒營養糖分又高

關于寶寶吃水果,這幾個常見“謠言”真的不靠譜

“謠言”一:“寶寶不愛吃蔬菜可以用吃水果代替”

蔬菜的味道不如水果的甜味足,是以很多寶寶都有不愛吃蔬菜的習慣。有的寶媽認為寶寶不愛吃蔬菜可以靠多吃水果來替代,畢竟果蔬經常被放在一起提及。

有種“水果”娃很愛吃,但寶媽最好别讓娃多吃,既沒營養糖分又高

但是其實,水果和蔬菜中所蘊含的營養元素有所差異,深色蔬菜所蘊含的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成分要遠高于水果。另外,如果完全依賴水果來提供實作營養元素的供給,那麼不吃蔬菜隻吃水果就會導緻寶寶攝入糖分過多,不利于身體健康。

“謠言”二:“反季水果不能給寶寶吃”

時下有不少父母開始重視科學飲食,有的家長認為反季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催熟物質,如果給寶寶吃了會有害身體健康。

但是其實,反季水果并沒有家長們所想的那般“可怕”,目前市面上的反季水果大多是利用大棚等裝置創造出了适合水果成長的環境條件。另外有些反季水果是進口水果,其在營養和口感上與應季水果差異不大。

“謠言”三:“晚上吃的水果是毒水果”

有的寶媽認為,“早上吃的蘋果是金蘋果,中午吃的蘋果是銀蘋果,晚上吃的蘋果是毒蘋果。”但是其實,隻要是适量的水果,寶寶在早中晚任意時段吃都是很健康的。

有種“水果”娃很愛吃,但寶媽最好别讓娃多吃,既沒營養糖分又高

在晚上吃水果如果不會影響到夜間睡眠的話也是完全可以的。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吃飯前不建議寶媽給寶寶吃水果,這主要是為了避免水果“占肚子”影響寶寶的正餐攝入。

“謠言”四:“水果做成泥、切成塊更适合孩子吃”

雖然說對于低月齡的寶寶而言,水果被做成果泥、果塊會更容易吃,但是如果家長一直“舍不得”孩子咀嚼的話,這就很容易導緻寶寶口腔咀嚼力不足,影響他們咀嚼能力的發展,甚至還會妨礙牙齒萌出。

有種“水果”娃很愛吃,但寶媽最好别讓娃多吃,既沒營養糖分又高

枕邊育兒寄語:

在寶寶吃水果時,家長們也要把控好每天的水果攝入量,水果中營養成分豐富但是卻不建議過量攝入,寶寶的腸胃嬌弱,水果攝入過多容易增加消化負擔,同時,食用過量水果也會影響到寶寶正常的營養物質吸收,長此以往則會誘發營養不良。通常,1-2歲寶寶每天攝入水果50-150克為宜,2-3歲寶寶每天攝入水果100-200克為宜,4-5歲寶寶每天攝入150-250克為宜。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