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烏克蘭,已經進行了兩輪談判。雙方派出的談判代表,都是誰呢?
尤其烏克蘭的代表,前兩輪,有些神秘,每次都是乘坐直升飛機“姗姗來遲”,身着便服進會場,還有一個戴着棒球帽的,和對面衣冠楚楚的俄羅斯代表,對比鮮明。
有的讀者看到這個裝束,就批評說,烏克蘭談判代表的态度不認真。
第二輪談判前,有消息說,烏克蘭将派出“重量級”談判代表,到底多“重”呢?

我們先看俄羅斯這邊,兩次都是固定的5人談判小組,身着西服套裝,顯得比較“職業”:
梅津斯基,首席談判代表,俄羅斯聯邦總統助理;
魯登科,俄羅斯副外長;
福明,俄羅斯副國防部長;
斯盧茨基,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
格雷茲洛夫,俄羅斯駐白俄羅斯大使(因為會談在白俄羅斯舉行)。
他們都是技術性官員,除了彬彬有禮、面容陰鸷的梅津斯基,再沒有值得關注的地方了。
我們重點看烏克蘭的代表。
烏克蘭的談判代表,第一輪6人,第二輪好像隻剩了下面名單裡的前3人。
第一輪的6人名單:
列茲尼科夫,烏克蘭國防部長;
阿拉哈米亞,烏克蘭人民公仆黨主席;
波多利亞克,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
托奇茨基,烏克蘭副外長;
烏梅洛夫,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議員;
科斯金,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第一副組長。
第一輪談判時,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首先大搖大擺地昂揚入場;第二輪談判,則是烏克蘭人民公仆黨主席阿拉哈米亞,戴着棒球帽,率三人入場。這兩個人,和對面俄羅斯代表相比,都是标準的“重量級”。
列茲尼科夫是烏克蘭的正印國防部長,代表軍方;阿拉哈米亞是烏克蘭議會的執政黨領袖,代表議會;波多利亞克代表總統府。
這樣級别的人物親自參加談判,能因為他們的穿着,就說他們對于談判不認真嗎?
在我看來,他們身着便裝,是因為他們的身份遠遠高于對面的俄羅斯代表。如果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親自出席談判,他們還會身着便裝嗎?
最後再說一句“棒球帽”,“俄新社”曾在談判前報道:阿拉哈米亞被外界視為一個容易妥協的談判者,他的個性歡樂。
雙方第三輪談判,預計将在這個周末舉行。
本文為SteiniStudio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