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餘先生從來都沒有想過,“乳腺癌”會找上四十多歲的自己。
3年前,他發現右邊的乳頭下方,長出了一塊成人大拇指頭大小的小疙瘩。
這個小疙瘩不痛不癢,就沒太當回事。
漸漸地,這個小疙瘩表面的皮膚出現破損潰瘍,并且奇癢無比。
他還是沒當回事,隻是去藥店買了點消炎藥。

(來源:“廣東台觸電新聞”視訊截圖)
沒想到,随後的10個月内,小傷口漸漸增大,甚至蔓延到胸大肌、肋骨、胸壁。
餘先生這才覺得不太對,趕緊去了醫院……
診斷結果讓他吓了一跳,他被确診為乳腺癌!
相信很多人也會和餘先生一樣震驚:
男人,也會得乳腺癌?
是的!“性别男”,從來不是乳腺癌的“免病金牌”。
和很多人認為的一樣,乳腺癌确實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惡性良性腫瘤[1]。
相對來說,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在臨床上比較少見。
男性乳腺癌在男性癌症中占比不足1%[2,3]。在大陸,發病率約0.4/10萬[4]。
但是,少并不等于不會發生。
最近幾年,男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2,3]。
更糟糕的是,有研究證明:男性一旦患了乳腺癌,情況可能更加嚴重,死亡率會更高[5]。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男性乳腺癌的特征不明顯,經常得不到及時的治療[5]。
就像前面的餘先生,很多男性通常對胸部的異常不夠重視,甚至對乳腺癌都沒有概念,總覺得都是小事兒。
這樣一來二去,病情越拖越嚴重,等到發現就成了晚期,大大增加了治療難度!
什麼樣的男性,要小心乳腺癌呢?
研究證明,這有4個特征的男性,确實要多注意[2,6]。
1、年紀大
據統計,男性乳腺癌的發病率随年齡的增加而升高,大多數的乳腺癌是在50歲以後發現的。
男性乳腺癌的平均診斷年齡(63.3歲),大于女性(59.9歲)[5]。
2、家族遺傳病史
如果近親(一級或者二級親屬)患有乳腺癌,男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會更高[7]。
3、激素水準失衡
患有肥胖及糖尿病、一些肝髒疾病、睾丸異常(睾丸受傷、腫脹或者切除),或者正在接受雌激素治療的男性[2],體内雌激素水準會升高,會更易患乳腺癌。
4、攜帶某些突變基因
某些基因(如BRCA1和BRCA2)的遺傳變化(突變)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其中BRCA2基因突變更常見。
此外,如果在高磁場、高溫環境中工作,或者接觸汽油和廢氣,男性患乳腺癌的風險也會增加[2]。
特别提醒
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和(或)通過基因檢測發現BRCA突變的男性,最好去醫院就診下,在醫生的指導下管理患病風險。
對疾病來說,預防永遠是最有成本效益的政策。
很多男性因為對乳腺癌缺少認識,沒有做好預防,最後被它找上才後悔莫及。
乳腺癌要早診早治,如果出現以下5個信号要小心[6]:
乳房腫脹或者有腫塊;
乳房皮膚發紅或呈片狀;
乳房皮膚凹陷或者起皺;
乳頭溢液;
乳頭内陷或乳頭區域疼痛。
“性别男”不是乳腺癌的“免病金牌”。
文章開頭提到的餘先生,相對幸運一些,經過治療,病情穩定下來。
但是自己和家人也受了不少罪。
高風險的人,一定要警惕,如果出現先兆症狀立即去醫院。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都說金錢和時間換不回生命,但如果做好預防和早診早治,其實可以!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用,可以把它分享出去。也許多一個人看到,就少了一個悲劇。
特約作者:管欣雨
湘雅二醫院乳腺外科八年制博士研究所學生
審稿專家:顧林
天津市惡性良性腫瘤醫院乳腺惡性良性腫瘤二科科主任
參考文獻
[1]Siegel R L, Miller K D, Fuchs H 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21[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1, 71(1): 7-33.
[2]Fentiman I S, Fourquet A, Hortobagyi G N. Male breast cancer[J]. The Lancet, 2006, 367(9510): 595-604.
[3]Chen Z, Xu L, Shi W, et al. Trends of female and male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at the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1990–2017[J].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20, 180(2): 481-490.
[4]Chen W, Zheng R, Baade P 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 115-132.
[5]Wang F, Shu X, Meszoely I, et al. Overall mortality after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in men vs women[J]. JAMA oncology, 2019, 5(11): 1589-1596.
[6]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男性乳腺癌. https://www.cdc.gov/cancer/breast/men/index.htm
[7]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and Family History Risk Categories https://www.cdc.gov/genomics/disease/breast_ovarian_cancer/risk_categories.htm
編輯:趙亞楠、張傑、張亮
排版:韓甯甯 | 校對:武宜和
營運:李永敏 | 統籌: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