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國政協委員王亞民:建議博物館開發文創産品從市場找出路

全國政協委員王亞民:建議博物館開發文創産品從市場找出路

兩會 建言

2022全國兩會開幕,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原常務副院長王亞民送出了關于創新機制,讓博物館的經營活起來的提案。王亞民稱,博物館系統存在的諸多困難和問題,“繁榮”現狀距離“活起來”還有很大差距,制約了博物館的創新與發展。

他建議,積極推進管辦分離,健全激勵機制,開展博物館科研成果轉化收益的配置設定試點。在博物館的營運方面,借鑒媒體行業成功經驗,實行采編與經營分離。

此外,“非營利”不等同于“非盈利”,博物館不能單純依賴政府補貼,要倡導各類文化創意産品面向市場找出路,不斷擴充市場佔有率和市場占有率,依靠市場回報為博物館發展創造物質基礎。

全國政協委員王亞民:建議博物館開發文創産品從市場找出路

全國政協委員王亞民。

轉變觀念:“非營利”不是“非盈利”,要大膽創新體制機制

王亞民表示,文化部和國家旅遊局合并成立文化和旅遊部,有關部委也出台了相關檔案,推動文化和旅遊有機融合作和文物“活起來”,然而博物館現狀與“活起來”仍存在很大差距,其表現如下:

一是博物館長期“恪守”傳統主業理念,隻要文物不盜不破不壞就算稱職,對于蓬勃發展的旅遊業“坐壁上觀”,排斥“市場”、排斥“旅遊”。同時,博物館人對“非營利”的性質認識不足,片面地将“非營利”等同于“非盈利”,博物館營運完全依賴政府,“等靠要”的現象普遍存在。

二是大多數博物館人的觀念還停留在計劃體制模式上,經營和管理趨于保守,不能積極參與旅遊市場的調查、研究與開發,進而使得博物館這一擁有巨大資訊量的獨特文化載體,在休閑旅遊市場上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三是目前國家為了扶植博物館事業,将大多數國有博物館劃為公益一類,完全依靠國家财政。已經是公益二類的博物館,也在積極争取進入公益一類的行列。出現這種情況,究其原因是博物館本身對“活起來”的信心不足、自主創收能力不足所緻。此外,國家雖然出台了鼓勵博物館發展文化産業、文化産品的一系列檔案,但由于缺乏配套性措施作保證,可操作性不強,許多博物館均以此為理由,不敢大膽地進行體制機制的創新。

開展科研成果轉化收益配置設定試點,落實從業人員扶持政策

針對上述博物館系統制約創新發展的問題,王亞民提出以下建議:

落實精神。按照中央及相關部委檔案的要求,積極推進管辦分離,健全激勵機制,開展博物館科研成果轉化收益的配置設定試點,落實博物館從業人員享受科技創新扶持的政策,增強博物館人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動力和活力。

借鑒經驗。在博物館的營運方面,借鑒媒體行業成功經驗,實行采編與經營分離。博物館可以成立自己的文化企業,使得作為事業身份的博物館各個部門,認認真真搞研究、搞展覽,作為企業身份的博物館文化企業,可以大大方方地做研發、做經營。這樣博物館的事業、企業,各司其職、各守本分,做事更專業、更科學、更精準,一來可以保證博物館形象的安全,二來可以激發博物館的内在活力,企業的收益更好地反哺博物館事業的發展。

創新機制。建議博物館成立後的文化企業,強化法人治理結構,按照市場運作規律,從人民群衆美好生活的需求出發,加強文化産品的研發和推廣;同時,可以與文化旅遊業合作,借船出海,進行同類型産品的捆綁營銷;也可以與不同類型的文化企業合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赢,以擴大博物館在社會上的影響力。

滿足市場。博物館“活起來”就是應在極大滿足多樣化文化需求中培育和壯大文化市場。經濟名額雖然不是文化創意産品優劣的唯一判斷标準,但卻是衡量市場占有率的重要依據。要倡導各類文化創意産品面向市場找出路,不斷擴充市場佔有率和市場占有率,努力依靠豐厚的市場回報,為博物館的發展創造堅實的物質基礎。

王亞民表示,博物館的特殊性決定了離不開财政扶持,但博物館決不能單純依賴政府補貼、一味地搞“不找市場找财政”的文化項目,肯定缺少再生能力,或許隻有市場才是博物館文化創意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采寫:實習生 趙姬 南都記者 潘珊菊 發自北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