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此柔軟 如此天真 如此快樂

如此柔軟 如此天真 如此快樂

《鏡面反射2》 奧斯汀·李 2021

如此柔軟 如此天真 如此快樂

《紅色玫瑰》 奧斯汀·李 2020

如此柔軟 如此天真 如此快樂

“奧斯汀·李:人間樂園”展覽現場 攝影/牛冬嶽 趙轶晗 ◎餘木勻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喘口氣真的很重要,被鋪天蓋地的資訊流刷屏後是不是會感覺胸口發悶、呼吸卡頓:這個世界還會好嗎?這種念頭出現的時候就是大腦在提醒你,該放松了,不要太緊張,有時換個角度來看待我們的情緒和心情,用形狀和顔色把它們描繪出來,可能就會出現我們自己都意想不到的畫面。來自美國的藝術家奧斯汀·李就畫出了現代人的焦慮、驚喜與無聊等等細膩又微妙的小情緒,小憩一下,周末就到木木美術館的“人間樂園”,給自己來一場放松的心靈按摩吧。

跟那些嚴肅的想要把藝術跟生活拉開距離的藝術家不同,奧斯汀·李是一位随性又玩心重的藝術家,從他手中誕生的畫作和裝置都會勾起我們童年在少兒頻道看黏土人小動畫的回憶。聯系到藝術家出生于上世紀80年代,我們很容易把他的作品中那種兒童玩具般的質感與當時電視上流行的手作節目聯系起來,這是一代人的歡樂時光:有了閑暇時間的孩子們跟着主持人用黏土捏出小動物和人形,用橡皮泥搓成的植物莖幹和粉紅色的花瓣,還有和無紡布與棉花等等這些柔軟材料打交道的經曆。這些都是出生在虛拟世界和現實世界分庭抗禮的21世紀孩子所缺乏的實感體驗,也是奧斯汀·李作品的重要特質——觸感。奧斯汀·李的作品無論是繪畫還是裝置都呈現出舒适的光滑感與柔軟感,讓人聯想到童年,正是這種由視覺帶來卻與觸覺連通的體驗将人帶入沉浸式的感官世界。

在展廳一樓展出的作品中,最矚目的是占據着巨大空間的《人性》,它也是藝術家作品《放松噴泉》的重要組成部分。巨大的粉色人形像,隻有在夢境中才會看見的巨型生物,卻又以十分閑适柔軟的姿态倚靠在蛋糕坯般的底座上。從它仰起的頭中長出觸角狀的花朵,再從花朵中噴出水流。作品仿佛兒童随手捏出的黏土人物,充滿了稚拙的童趣,但通體光滑的觸感又讓我們意識到它并不是這個世界中存在的生物。

在巨大的人形四周環繞着數十面液晶屏,像十多個電視螢幕,反複播出關于飛翔、變形和放大縮小的動畫,這應該是每個人小時候的幻想吧。相信大部分人都做過關于飛翔和墜落的夢,即使在成年後這些異想天開的幻想離我們遠去,此次也在藝術家奧斯汀·李的作品中被重制。在他的作品中,人物隻有簡要的五官用來表達感情,其餘肢體就變成了一團蓬松的棉花糖,有時又像一大攤口香糖堆在一起,就連長椅都像是用面條狀的黏土剛搓出來,俨然是樂園中的“玩具”。

為什麼奧斯汀·李的作品會呈現出這樣獨特的效果?每個第一次見到他作品的人都會懷疑自己的眼睛,當你以為是自己站得太遠看不清楚畫面輪廓時,又會發現走近了依然看不清楚,藝術家特意繪出的模糊效果反而更能激起人的感覺,這種朦胧又夢幻的效果不正是每個人都曾體驗過的網絡世界嗎?奧斯汀·李曾說他從數字世界得到許多靈感,很多作品的草圖是先在Adobe Photoshop中繪出,用數位繪畫軟體調試好後再畫在畫布上,是以他在繪制實體作品時也偏向于使用噴槍這種邊緣柔軟、沒有硬朗邊界感的作畫工具。

數位繪畫工具中的渲染功能和調色功能都能快捷地完成傳統繪畫所不具備的效果,在畫布上需要多次覆寫和調和才能做出的模糊感在繪畫軟體中隻需要數秒,對于繪畫軟體來說,畫作似乎變成了一件可以随時便于調整的産品,不同色調的轉換也隻在一念之間。那麼,為什麼藝術家要選擇這種在數位繪畫上作畫後再轉移到布面的“麻煩做法”呢?

對于生活在今天的所有人來說,網絡世界已經從生活的調味料變成無法替代的必需品,被流媒體資訊抓緊眼球,被誘人配色練出的慣性反應,網際網路上的一切似乎都為上瘾而生。這種不具備深刻内涵而以光滑表面和柔軟觸感以及鮮豔色彩為特征的誘人風格,會讓我們聯想到一些以圖像和影像為主導傳達媒介的APP,比如Instagram與小紅書;一些人們日常慣用的APP也開發了自己的配色系統和UI系統以加強人們對其的印象和好感。在電子世界中,配色和界面形狀就是抓住眼睛胃口的重要調味品,完美地将這套理論複制到藝術創作上的奧斯汀·李創造出了一種模糊虛拟與現實邊界感的作品。

除了好感,奧斯汀·李在作品中還加入了足夠的快樂情緒。他的作品不隻是技術上的變革和邊界感的探讨,也回應了之前大師的創作。令人驚喜的是他選擇了馬蒂斯和夏加爾這些夢幻般的藝術家來作為他的先導。

《人性》會讓我們聯想到馬蒂斯的《舞蹈》中以有力又舒張的肢體組成環形構圖的人體。另一幅作品中也直接引用了夏加爾畫中歡樂的藝術家——在夏加爾的畫作裡,人物跟随心情的變換而随意變換着形體,有時他們頭與身體反過來,有時他們飛翔在天空中。馬蒂斯和夏加爾的作品都充滿了浪漫到無窮無盡的情緒,正如馬蒂斯畫中惬意的閑适和夏加爾作品中天真的童趣,都影響了奧斯汀·李,盡管他的作品探讨了當代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問題,但它們還是歡樂的、童話的,就如藝術家自己所說,他更關注的是人的感受:“我的大部分畫都是關于人的,更确切地說,它們是關于人的情緒的。大多數人體驗到情緒,但很難了解它們。一幅好的繪畫能使你有所感悟。”

站在這些幾乎讓人消融進畫面的作品前,我們與虛拟世界的距離或許沒有想象中那麼遙遠,甚至不用戴上VR眼鏡,隻需要一個能夠調動感官互動的情境便可以沉浸其中,奧斯汀摘取的都是我們共通的體驗:夢見自己曾經在天空飛翔、渴望休憩的花園、在堵車路上抓狂的心情、一些童年見過的花叢、讓我們感到溫暖的貓咪。即使是模糊的圖像,這些感受就是虛假的嗎?顯然不是,網絡世界之是以打動人是因為它喚起了我們的記憶,一些曾經體驗卻難得再次經曆過的情感,一些轉瞬即逝的感受,它讓一切都變得唾手可得,看似無限擁有。在這樣一個純粹主觀的溫暖世界面前,現實世界未免顯得太殘酷,你可以很容易把虛拟世界拉到現實中,但很難把現實世界移植進虛拟世界,奧斯汀·李用情感和共同的童年回憶讓我們擁有了片刻心靈的安甯,也讓我們繼續思考這個時代虛拟與現實的邊界。

在元宇宙概念風靡的當下,也許某天人類真的建成了一個可以完全模拟現實并且完美模拟人類感官感受的世界,到那一天後我們還會需要活在現實中嗎?這個問題離我們并不遠,到時候,所有人都會需要一次思考。

供圖/木木美術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