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品讀|家鄉的雨

品讀|家鄉的雨

文〡李成

來源:《品讀》2022年第3期

詩人聶魯達在回憶錄的開篇說:“提起童年時光,唯一使我難以忘懷的就是雨水。”

在他的印象裡,“雨水整月整年地下個不停。一根根雨絲像長長的玻璃針,在屋頂砸得粉碎;有的打在窗上,形成透明的波浪。雨中的每一幢樓房,都像正在嚴冬的大海中艱辛地駛向港口的一艘船”。

我的家鄉也是一個多雨水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可能下雨,有的季節雨水少些,甚至會出現旱情,可是不得不承認,那雨也是夠猛的。

地處長江北岸,從緯度來說,就是個降水量比較大的地帶,有時——哪怕是在冬季,也可能下得“連月不開”,尤其是春末夏初進入“梅雨”季節,那就會非下不可,而且一下就很長時間。

其時,我簡直都不敢相信:天上怎麼會有那麼多的雨水?難道天空中會有一座水庫或真的有一條天河?這麼多的雨水被什麼運到天上?成千上億噸雨水,要瀉落何方?

那就像決堤,河水如無數瀑布垂落;就像神話中說的“天柱折,地維絕”,老天坍塌了一大塊,雨水都嘩嘩地掉下來。

那雨水啊,簡直是密不透風,如果人在雨簾中站一會兒,會像溺水的人一樣,被嗆得喘不過氣來。

不歇氣地下好多天,仿佛沒有盡頭,真讓人佩服那股勁兒,恍如一個受了多年怨氣的人,不哭個地動山搖,不來個水漫金山決不罷休。

在這樣的時刻,當然是百行歇業,人們都守在家裡。除了望着彌漫的雨瀑,偶或歎氣,搖頭,還能做些什麼?

品讀|家鄉的雨

勤快一點的鄉親也可能在家裡拾掇出家具、農具,修修補補,有的還會借此機會打幾雙草鞋,以備幹粗活時用,其餘的也就是湊在一塊打打牌,擺擺龍門陣了。

心情煩躁的人,脾氣會變壞,打人罵娘的事兒會多起來,不是有一句諺語麼:“下雨天打孩子,閑着也是閑着。”而不知不覺一個月下來,連室内的衣被、家具都變得潮乎乎的,有的椅腿、桌腿已悄悄地結上了一層黴苔,是以“梅雨季節”又叫“黴雨季節”。也許還是應該叫梅雨,因為是黃梅熟時下的雨。《千家詩》裡有寫得很好的詩句:“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梅雨之後應該是盛夏之雨最動人、最令人歡喜。此時,大地上已是一片茂盛的綠色,田野間、丘崗上,到處都有植物在“爆炸式生長”,空氣中也彌漫着草木的清香和花朵的甜粉味。

這就是生機,一切都在演繹生命的故事。而時常趕來的暴雨,為這天地間的生機和故事送來祝福,送來洗禮,甚至是由它們來舉行一場奠基的儀式。

這雨常常來得快,去得也快,一般不會連月不開,倒有可能每天光顧一次。它也不像梅雨季節那樣,來之前天空就暗下臉色好幾日,雲是鼠灰色的。

夏雨的特點就是明快,原本是晴朗的藍天上飄着白雲,甚至還有一輪烈日放着金光,但說不定一陣涼風吹來,送來幾朵白雲,白雲瞬間翻墨,一下子把太陽遮擋起來,把天空占領,且不斷奔湧,升騰,随即便會天昏地暗、雷電大作,而随之而來的是一顆顆飽滿的雨滴開始斜斜地砸在大地上,但那雨滴始終是亮亮的,晶瑩的,它們砸向萬物,砸出水花,如昆蟲醒來亂飛,如罡風下花瓣飄灑……讓人不覺得生厭反覺得淋漓痛快。

動人的是雲收雨住的那一刻。經過一陣大雨的沖洗,天地間變得是那麼的幹淨了。每一片綠葉都顯得更綠,每一朵黃花都顯得更黃,每一朵紅花都顯得更紅;而所有的植物上,甚至連一些細細的須藤上,都挂滿了亮晶晶的水珠。

而這時,已經消失的太陽會再次君臨,甚至變得更純淨,放射出更強烈更燦爛更精粹的光芒,整個天地間都煥然一新,變得那麼鮮亮并都閃爍着光彩。

品讀|家鄉的雨

那真是天燦地亮的一刻啊!蒼翠欲滴,鮮豔欲燃,一切生命都從心底呐喊出激情與愛。那些植物上的水珠,此刻在陽光的照射下,早已變成了鑽石、珍珠,折射出五顔六色的光輝;天上很可能還會湧現出一彎彩虹,宛若神奇的畫筆畫出的彩色圖畫恢宏、壯闊、俊逸!七色光輻射着天空下的山山水水、田野、村莊,一切都如童話王國一般绮麗、夢幻……

而這樣的下雨天,自然是我們這些孩子的快樂時光。我們不用像在别的季節雨天隻能守在家裡,扒着窗戶貪婪地看着外面,卻不能出去,最多隻能看村道上偶爾有行人在泥濘裡艱難地跋涉,甚至跌倒,現出種種狼狽樣——

我們完全可以赤足奔走在漸漸變小的雨幕下,小溪邊攔水築壩,去草坡上撿拾被雨水沖破的鳥巢裡滾出的鳥蛋,去河邊望大水,看它渾茫一片;更誘人的是可以趁着雨後,溪流溝壑裡都注滿了水,而鲫魚鯉魚正好要逆水而上,我們便會帶着魚簍去捕捉,把一條條銀亮的魚兒扔進竹簍,一頓美好的晚餐已然可期。

雨一停,我們更要跑到山崗上,看獵人打獵,跑到塘堰看漁人下網,跑到樹林裡撿菇子;晶瑩的水珠很快打濕了我們的褲管和衣衫,我們卻個個興高采烈。

這時,雨後的天空也美麗如畫:天一塊接一塊地變藍,藍得像上了一層藍釉;雲,一塊接一塊地變白,悠悠地飄向遠方,而陽光照射上去,給它們鑲上發亮的金邊,遠一點的,變紅、變紫,而且還在變化……這一切總讓我想到大海,天高地闊的大海,藍天白雲的大海……我們向着它奔去,那裡也是我們的家園!

責編:張初 | 校對:秦黛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