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建國:組織中的人性「六」人究竟要什麼?

作者:老吳才經吳建國

記得馬華騰曾經說過,就像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一樣了解員工的需求。那麼,員工的需求究竟是什麼呢?

吳建國:組織中的人性「六」人究竟要什麼?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水準。是的,五個層次的需求,從低到高,一步一步來滿足。

吳建國:組織中的人性「六」人究竟要什麼?

馬斯洛的需求水準

但是,當它真正起作用時,你将面臨很多營運挑戰。例如,滿足每個級别需求的方法是什麼?生理需求比較簡單,滿足起來越高,越難得到相應的滿足手段。以第三層歸屬感為例,企業作為一個大家庭,能滿足歸屬感的需求嗎?看看第五層,當自我實作的需求和實作組織目标的需求之間存在沖突時,我該怎麼辦?

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馬斯洛談到了人類的基本需求。而對企業來說,新增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是在組織環境中,如何反映人的需求又如何滿足。

多年來,有以下操作原則供您的朋友參考。

首先,耶魯大學教授克萊頓·A·奧雷伊(Clayton A. O'Rey)說。Alderfer提議将五個級别簡化為三個級别。也就是說,生存需求,關系需求和成長需求,大緻對應于馬斯洛的1,2,3,4和5層。

其次,找出滿足這三個層次對應需求的三種最關鍵手段。這張圖表,是我們基金會常青公司的總結,比較普遍的九大關鍵手段。

吳建國:組織中的人性「六」人究竟要什麼?

在三個層面滿足需求的關鍵舉措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三點:

這三個層次的關系不是簡單的漸進,而是要同時滿足。例如,OKR模型的目标管理基本上适用于創新型企業的大多數員工。營造參與式氛圍,也是現代企業的标配。

每個級别的最後一個工具,例如長期動機,自主決策和任務驅動,通常是企業中最難做的事情。是以,不要要求一步到位,而是繼續朝着這個方向前進。

需求因人而異,并且動态變化。每個人都需要加深對個人需求的了解,并通過持續的觀察和回報來動态調整滿足需求的方式。是以,管理層的上司力是所有CEO的首要任務。這就是IBM傳奇CEO郭世納的名言:基于價值觀的上司力和基于事實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