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搶跑新能源競賽下半場:埃安速度再次上演

新造車企業一月一度的銷量“内卷”再次上演,格局再度生變。

3月1日,各家企業紛紛公布2月銷量。盡管受春節假期影響,多家車企出現了小幅下滑。但我們也看到了其中的亮點——在首批公布2月銷量的7個新造車品牌中,埃安以8526輛暫時領先。

今年2月,理想汽車傳遞8414輛,哪吒汽車傳遞7117台,小鵬汽車傳遞6225台,蔚來汽車是6131台,零跑汽車傳遞3435台,極氪汽車傳遞量為2916台。(注:全文銷量資料均來源于廠商官方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節假期和産能擴建停工15天的雙重影響下,埃安取得這一成績實屬不易。

行至當下,新能源市場格局未定,頭部之争愈演愈烈,造車新勢力們憑借對銷量的執着将“月銷破萬”預設為新能源車企跨過生死線的門檻。必須承認的是,僅僅依靠簡單的數字去衡量一家新能源車企的發展潛力,一定程度上不太妥當,畢竟不同品牌間的産品、定位、管道等均有所不同。

但種種迹象都在表明,為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睐,所有已上市或打算上市的新能源車企都在沖擊新的銷量高度。為了從燃油車市場搶奪份額,賣車依然是各家新能源車企的重要任務。當月銷過萬、年銷十萬不再是南柯一夢,何時邁入新的銷量大關顯得愈發重要。

誰能最快将這一數字翻番?基盤足夠大的埃安極具潛力。

停線15天完成産能擴建,2月銷量仍同比大漲163%

12.37萬輛,同比增長119%,實作翻倍增長,2021年廣汽埃安向業内展現了“埃安速度”。2022年廣汽埃安熱銷态勢未減,1月銷售新車1.6萬輛,同比增長117.9%;2月在春節假期和産能擴建的影響下,埃安依舊逆勢大漲,同比增長163%至8526台。

搶跑新能源競賽下半場:埃安速度再次上演

熱銷背後,優質的産品、優質的服務、優秀的技術缺一不可。事實上,自品牌獨立一年多來,不再受傳統車企備援架構掣肘的埃安飛速成長,除了提前沖線10萬年銷目标之外,在産品投放的節奏、營銷革新、管道煥新、技術升維、研産銷一體化等方面循序漸進,努力探索全新的生存之道,試圖縮小和造車新勢力間的創新落差。

值得注意的是,從上述多家新能源車企公布的2月銷量來看,相比1月“開門紅”,2月多家車企出現了小幅下滑,但同比均實作大幅增長。

究其原因,從以往的資料來看,春節當月和春節之後的一個月是汽車銷售的傳統淡季,一方面很多潛在消費者春節假期忙于返鄉或旅遊,另一方面多家4S店銷售人員表示,受晶片短缺和原材料價格影響,提車時間存在不确定性,春節未推出特别的降價促銷車型,終端現金優惠幅度也在收縮。

除了春節假期影響之外,2月埃安銷量也受到生産線停産更新的影響。2021年埃安多款産品上市即熱銷,訂單已趨近飽和,産能使用率巅峰一度超160%。為了快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埃安的産能更新迫在眉睫。

今年1月31日——2月14日,埃安工廠利用短短15天時間完成二期産能擴建,創造行業新紀錄,也宣告了對于終端市場的追捧,埃安已自有章法。事實上,工廠停産更新産線裝置對車企的産銷量将産生一定波動,去年某造車新勢力由于産線更新停産當月銷量跌出5000輛,相比之下埃安2月仍能逆勢大漲更顯難能可貴。

搶跑新能源競賽下半場:埃安速度再次上演

二期産能擴建完成并投産,更高的生産效率将進一步助力大量在手訂單的加速傳遞,等待排産的準車主有望盡早“喜提愛車”。

“這車提車周期确實比較長,我當時買車的時候等了兩個半月才提到車,不過确實是很驚豔。”“去年10月底訂的,今年1月終于拿到車。”……受制于産能受限、晶片短缺等因素影響,等待傳遞已成為共識,但幾乎并未影響年輕消費者對埃安車型的熱烈追捧。在汽車論壇和廣汽埃安APP上,當已提車車主分享駕駛感受交“作業”,不少人發帖祝賀,也有部分車主慨歎“同一天下的單,我的還沒排産”。也有不少車主還沒有提到車,便開始發帖構想如何更新改裝已下單的AION Y。

可以預見的是,随着埃安産銷規模将再上新台階,未來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傳遞和服務。埃安擴充産能背後,一方面有利于保障生産穩定,将産品與市場需求更好适配,在供應鍊端獲得更多話語權,建構完整閉環。另一方面則是出于優化成本的考量,延續智能制造優勢的同時,為使用者打造極具成本效益的智能電動汽車産品,讓渡更多紅利。

搶跑新能源競賽下半場,再現“埃安速度”

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汽車從産品到生态全面重塑,資本賦予高端智能電動汽車新的動力和無限想象空間。與此同時,“軟體定義汽車”趨勢的顯現,汽車行業的發展邏輯有了深刻變革,新能源汽車競賽逐漸進入比拼安全、高端化、智能化的下半場。

既有契合汽車行業發展和變革大趨勢的品牌願景,也有打造爆款的底氣,廣汽埃安在新能源汽車競賽上半場中多次拔得頭籌:AION Y、AION S PLUS長期穩居乘聯會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單前列;依托強大的自研實力布局動力電池科技,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重新定義三元锂電池安全标準,海綿矽負極片電池技術有效緩解電動車裡程焦慮,超級快充電池技術則将充電時間大大縮短;星靈架構讓汽車成為持續增值平台,全面開啟軟體定義汽車新時代……

搶跑新能源競賽下半場:埃安速度再次上演

毋庸置疑,先人一步的科技創新和智造能力,造就了這家出身傳統車企的非典型造車新勢力的今天。尤其是自開啟混改大幕以來,廣汽埃安堅定朝着“研産銷”一體化方向靠攏,以穩紮穩打的頂層設計全面實作競争力的提升,為整個産業帶來新的發展視角。

根據乘聯會預測,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滲透率約為22%。為應對新能源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在智能生态工廠二期産能擴建竣工之際,埃安着手建設第二工廠,有望于今年底建成。

搶跑新能源競賽下半場:埃安速度再次上演

而産能更新背後,蘊藏着智造能力和體系力的提升。一般而言工廠生産線的搭建涉及裝置的安裝、調試等諸多方面,純電汽車工廠的改造至少需要一個月,而将燃油車工廠改造成純電工廠則更為漫長。而廣汽埃安利用短短15天時間宣告二期産能擴建,創造行業新紀錄。

“之是以能在15天内完成,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工廠一開始就秉承着‘小投入、快産出、滾動發展’的理念,這種靈活應變的模式不僅有利于将投入風險降到最低,同時也便于後續随時擴充産能。”廣汽埃安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一方面得益于領先的工藝技術和高效的埃安生産方式。比如應用了數字孿生與大資料技術,實時仿真虛拟調試,節約了30%的調試時間;采用了樂高式子產品進行預組裝,不僅能多人同時批量組裝,還能實作獨立裝配,使安裝效率提升40%。”

搶跑新能源競賽下半場:埃安速度再次上演

(埃安智能工廠俯瞰圖)

據悉,作為領先的智能生态工廠和國内首個智能純電專屬工廠,埃安智能生态工廠擁有鋼鋁車身柔性生産、數字化自主決策、互動式定制、能源綜合利用四大優勢,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埃安生産方式,即消除一切浪費,打造極緻的效率、成本和品質。

當以電動化智能化為重要特征的産業變革興起,為了力争在全球新一輪競争中搶占高地,強化智能汽車領域頂層設計,車企從産品研發、産能規劃、技術革新、人才招聘甚至銷售終端等都在高度内卷,内卷之下,廣汽埃安将秉承“先人一步”的進階路徑,成為新能源競賽下半場的有力競争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