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福獻 圖檔/來自網絡
屈指算來,父親已經去世了36年了。如果他老人家還健在的話,現在也應該90高齡了。父親英年早逝,去世時,他隻有53歲,我也才隻有10歲。
永遠忘不了那個蟬聲呱噪的初夏,我正在學校裡上課,堂哥慌慌張張地推開了教室的門,把我喚出來,讓我請假回家。堂哥告訴我,父親病了,他想我了,才讓他來接我的。當時,我年紀幼小,竟對堂哥的話信以為真,沒有一點點的社會閱曆和人生經驗的我,根本沒往父親病重或去世的方面去想——畢竟,他太年輕了——但這一切,該來的還是都來了。
家中已搭起了靈棚,村裡的大人們正從靈棚裡進進出出,忙碌着各自的事情。天氣悶熱,沒有一絲涼風,平素對我不錯的幾位叔叔擔憂地看着我。他們知道,父親沒了,我失去了“保護傘”,從此,我就要開始我不幸的一生了。
一夜之間,全村的槐樹都開了花,槐樹枝頭,蜂戲蝶鬧,槐香氤氲街頭巷尾。村裡人都說,父親一生積德行善,上蒼有眼,才讓這四溢的槐香送父親走完這最後的一程。他們還說,父親是個好人,死後定會蔭庇子孫鄉裡,全村的人都參加了送葬的隊伍,哭聲響徹天宇。
父親走了,我也不負衆望,憑着自己的聰明勤奮,考上了一所省内知名的大學,邁出了萬裡長征的第一步,完成了父親心中的一個夢想,向他的遺願踏出了關鍵的一步,長眠地下的父親眼看着就可以瞑目了。
村裡有人說我命苦,我笑了,我的命并不苦。幼年時有着父親的庇護,少年時有着家人的支援,青年時又有幸娶了位賢德的妻子,結婚後又有了聰明活潑的兒子,父慈母善,妻賢子孝,何苦之有?
況且,社會上還有很多心地善良的人們,他們同情幫助着我,關心愛護着我。一想起這些,我就忍不住要唏噓淚目了。社會上雖有不正之風,這些年來,我也曾親眼目睹,但那不過是些跳梁小醜所為,他們長遠不了,善良和正直終會戰勝假的惡的醜的,邪不壓正。父親的心願就要完成了,雖然我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為了一個美好的願望,值得!
父親雖然隻陪伴了我十年,但他的正直、善良和無私卻影響了我的一生。父親給我取名福獻,一是希望我長大後,能為國家、為人民做貢獻;二是希望我一生幸福,平平安安,“福獻”者,“福現”的諧音也。我也在沿着父親給我設計好的人生道路,滿懷信心地走下去。我期盼着幸福出現,一如父親當年期望的一般。
猶記當年,我和父親蹲坐在收音機旁,收聽關于老山前線新聞的情形。英雄們的事迹感人至深,至今我都記得前線将士們的那句話——“犧牲我一人,幸福十億人”,它影響了我的一生,也成了父親教育我們的一句經典。
每天黃昏,落日把金黃的餘晖灑滿院子,我和父親就坐在門前的矮凳上,收聽廣播裡的《楊家将》、《嶽飛傳》等評書故事,它們為我一生品格的形成和塑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父親一直希望我做一個品學兼優的人,我也一直在努力,盡管我做得還很不好。
父親的學生說我像父親,我卻有些慚愧,父親的正直善良是我永遠望塵莫及,不能望其項背的。父親是我的偶像,他用他的言傳身教影響了我,是他教育了我。我若能聽人說一句,“你是個好人”,我就會心滿意足;如能聽人再說一句,“你像你的父親”,那我卻要向他緻謝了。
父親,我和您有緣,今生叫您一聲“父親”,那是我前世修來的福氣。唯一遺憾的是,我們相處的時間太短了,若有來世,我願再做您的兒子——父子重聚,再續前緣!
一頭轟然倒地的耕牛,身後留下了一片沃土;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照亮了衆人前行的路。那就是您,我親愛的父親!
父親,請您在九泉之下安息。
作者簡介:張福獻,原名張慧峰,山東省成武伯樂一中地理教師。用詩歌記錄人生的喜怒哀樂,用文字叙述世間的善惡美醜;好讀書,喜書法,要頌盡人間真情,言盡世間不平。華文原創小說簽約作家,著有中篇小說《吉祥和他的夥伴們》,還有短篇小說、微型小說、散文、詩歌若幹,共數百萬字,作品散見于各網絡平台。
壹點号 張慧峰作品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