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最高的那棵樹,想必經曆過最大的沖擊。
回顧2021年,晶片短缺打亂了汽車行業的節奏,作為中國年銷量最大的單一車企,一汽-大衆首當其沖。2021年全年銷量為1,857,777輛,其中大衆品牌終端銷售988,677輛,奧迪品牌終端銷售700,088輛,捷達品牌終端銷售169,012輛,整體表現還算穩定。

虎年年初,“缺芯”影響減弱,1月銷量達到195871輛,完成全年200萬輛目标近十分之一。為了乘勝追擊,一汽-大衆繼續對作出作出了新的規劃。
據了解,一汽大衆還在不斷探索産品的創新性,積極迎接市場年輕化的趨勢。比如,速騰不僅是一汽-大衆的銷量擔當,還是轎車市場的常青樹,幾乎每月銷量榜上都有它的身影。而就在今年,速騰将煥新煥新,并将會有更好的油耗表現。除此之外,寶來将迎來改款,新車采用全新的設計語言,比起現款更加年輕運動。
衆所周知,轎車和SUV車型依然是消費者的首選車型。為此,其還将推出一款全新B級主流SUV車型。看來一汽-大衆要在今年發力,進一步滿足年輕一代對于個性、時尚的表達。
高成本效益的産品是一汽-大衆的優勢,但在白熱化競争的變革時期,單靠産品似乎還遠遠不夠,企業的創新營銷體系正擔任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大資料推動産品智能化的當下,“使用者共創”已成風向。許多消費者向車企表達自己的需求,或者說車企也正積極征得使用者的建議。俨然,個性化表達、社群化溝通、數字化體驗等趨勢正在快速變遷。
2022年,一汽-大衆依然堅持以使用者為中心,重構端到端的業務流程。去年疫情期間,一汽-大衆每周四場直播,每場觀看人數可達幾十萬。與此同時,其不僅優化了展廳的使用者體驗,還通過品牌APP留住了大量使用者。從年輕化戰略到線上直播再到創新的生态圈層營銷,一汽-大衆在營銷打法上不斷進行了創新。
為了深化“使用者增長模式”,一汽-大衆在組織架構上,将負責市場業務的部門重組更名為使用者營運中心。同時細分工作,建立了内容營銷、戰略支援和私域營運三大業務單元,以及産品中心、Martech中心。
另外,如今談及汽車行業的發展,似乎已經離不開新能源一詞了。一汽-大衆也深知新能源是未來趨勢,是以在去年也積極推動純電車産品改革,在一年内相繼推出了ID.4、ID.6等全新純電車型。
除了産品的呈現,一汽-大衆在去年針對ID.家族推出了代理制模式,從中選擇優秀的代理商并授權經營ID.系列産品,確定服務品質和使用者體驗的一緻性。這種新的營銷模式打通了雲展廳、企業微信專屬客服、ID.Hub等線上觸點,同時擴充了商圈的品牌體驗空間、快閃店等線下管道,為消費者提供較為全面的資訊服務和購車體驗。
2022年,一汽-大衆似乎要在新能源領域“加注”,繼續通過數字化轉型,搭建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新營銷模式。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一汽-大衆正不斷精進管道業務政策。最後,一汽-大衆開啟數智化轉型2.0時代,将推動一汽-大衆在中國市場智能化改革的程序。
汽車網評:順應變革趨勢,豐富消費者數字化觸點
不知不覺中,一汽-大衆已經陪伴中國消費者走過30個年頭了。在過去30年間,一汽大衆對市場有敏銳的洞察力。現如今更是對寶來、邁騰等車型進行改款,并将推出新的SUV車型。可以說,一汽-大衆積極響應市場的變化。而且面臨紛繁複雜的市場,一汽-大衆在管道業務方面大力推進了數智化、精益化和實戰化創新,或許能助力年度銷量目标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