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克蘭局勢緊張,世界金融市場出現進一步動蕩,面臨雙重挑戰

目前的國際形勢并不太平,疫情下全球經濟陷入低迷,通貨膨脹在衆多國家肆虐,現在烏克蘭局勢的日益緊張又從金融市場傳導到了本已脆弱的實體經濟。

烏克蘭局勢緊張,世界金融市場出現進一步動蕩,面臨雙重挑戰

最近,本已經困擾全球金融市場的通貨膨脹又迎來了地緣政治風險這個幫兇,讓世界金融市場出現進一步的動蕩。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一度創下了七年半以來的新高,原油價格直接影響到經濟的運作成本,企業擔心自己的成本增加,更擔心經濟複蘇放緩,是以整個金融市場的避險心态越來越強。烏克蘭危機下全球各主要股市幾乎是無一幸免,紛紛下挫。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連續兩個交易日下跌,投資資金紛紛流向被視為安全資産的美國國債進行避險,不僅是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2月14日,遠在亞洲的日本股市日經指數一度跌破了27000點,特别是那些跟國際市場聯系緊密,依賴于出口市場的那些股票都出現了大幅下挫。包括南韓和大陸台灣的股市,也都大幅度下挫。

烏克蘭局勢緊張,世界金融市場出現進一步動蕩,面臨雙重挑戰

股市的下跌,讓投資資金流入了美國國債和黃金,紐約市場的黃金期貨價格一度上漲到了3個多月以來的最高位。

去年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都出現了幾十年一遇的通貨膨脹,疫情對全球供應鍊的破壞被認為是直接因素,但美國人有意回避的是為了應對疫情,轉移國内沖突,美國進行的美元大放水。美元這一世界貨币在全球享有着最高等級的信譽,被世界各國普遍視為是硬通貨,拿着美國發行的這些綠色紙片可以到全球采購物資。為了讓國内經濟走出危機,刺激國内消費,平息國内日益激化的社會沖突,美國政府想出來的高招就是印錢,幾輪全民發錢,看起來我們很羨慕,但其實美國人的這個條件其它國家還真不具備。人家美國人印的錢不僅可以在國内消費,還可以在全世界消費,暢通無阻。

疫情給美國國内經濟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生産物流都受到了打擊,這個時候美國政府大撒錢,肯定目的不是為了這些多出來的錢在美國國内淤積,它是希望利用自己的美元霸權優勢,到全世界去收割物資,去轉嫁國内沖突。事實上,撒出的這些錢也的确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美國尖銳的社會沖突,至少領到錢的人肯定要先把錢花掉才會去冒險上街零元購嘛。但即便如此,美國國内仍然出現了四十年不遇的嚴重通貨膨脹。

烏克蘭局勢緊張,世界金融市場出現進一步動蕩,面臨雙重挑戰

兩方面原因,首先是錢印得太多了,這麼多的錢湧入國際市場,它國際市場的消化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商品生産的速度趕不上美元發行的速度,物價不漲才怪。其次,這全球經濟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打擊,整個全球産業鍊本身運作就不夠通暢,生産能力沒有達到正常狀态,更不要說提速了,是以物價上漲和物資短缺就會變得很嚴重。是以在疫情爆發的這兩年多裡,我們陸續看到了全球大宗商品,全球各種商品的價格上漲。

烏克蘭局勢緊張,世界金融市場出現進一步動蕩,面臨雙重挑戰

最近一段時期,全球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全球産業鍊逐漸恢複正常走上了正軌,世界經濟要朝着全面複蘇的方向走。但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烏克蘭局勢卻驟然緊張了起來。相信很多人都是突然直接從新聞中聽說烏克蘭要打仗了,俄羅斯要入侵俄羅斯了。其實不僅是咱們普通人,就是國際市場也同樣如此,當聽到美國政府指令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的從業人員撤離,拜登宣稱俄羅斯要在2月16日入侵烏克蘭的時候,都是一副驚恐的表情。國際投資者都緊張地注視着烏克蘭局勢的變化,驚慌地在市場上做出反應,直接導緻了市場的動蕩。

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在2月14日一度超過了每桶94.9美元,比上一個周末也就是2月11日的94.66美元,近期合約價格也達到了自2014年9月以後7年零5個月以來的新高位。投資界很多觀點都認為,如果俄羅斯真的“入侵”烏克蘭,産量占到全球10%的俄羅斯産原油可能會因為制裁而停止出口,這将會導緻原油價格突破100美元大關。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以原油價格為中心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話,必将引起通貨膨脹加速等連鎖反應,非常脆弱的全球經濟将會長期處于不穩定的狀态。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本來就持續居于高位的通貨膨脹自然更下不來了,美國1月份的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了7.5%,比2021年12月相比,已經增速更快,處于1982年以來的高位。現在大宗商品的進一步上漲,必然會傳導到制造業企業身上,美國的CPI恐怕隻能以更快的速度攀升。長期以來美國負責印錢,收割全世界,保持國内低通脹的好日子恐怕很難再回來了。

烏克蘭局勢緊張,世界金融市場出現進一步動蕩,面臨雙重挑戰

如果說新冠疫情是天災的話,那烏克蘭危機就是人禍,本來全球經濟經過這兩年多的磨難,就快要走出泥潭,走向複蘇了,之前美元大放水的惡果也讓美國人嘗到了整天收割别人的滋味,美聯儲也開始逐漸走向貨币收縮,嚴重通貨膨脹也有了減弱的迹象。但烏克蘭危機的爆發,讓歐洲局勢将面臨更嚴重的新危機,石油天然氣市場會首當其沖受到影響,戰争的陰雲誰都不敢說是完全的空穴來風。如果通貨膨脹之火被再次點燃,在全球蔓延,無疑對于才剛剛走向複蘇的全球經濟是當頭一棒,各國央行恐怕将不得不加快貨币的緊縮步伐,讓脆弱的世界經濟遭受矯枉過正的後果。

烏克蘭局勢緊張,世界金融市場出現進一步動蕩,面臨雙重挑戰

本來一個通貨膨脹就已經讓世界經濟夠難受了,如果真正化解到現在也沒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現在通貨膨脹和地緣政治的風險又交織在了一起。冷戰結束三十年後的今天,都說全球經濟真正走出了分裂,走向了一體化,在分享一體化帶來好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一個現實,當今的世界隻是經濟全球化,地緣政治上的撕裂并沒有本質上的變化,這種撕裂甚至可能借助經濟全球化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和後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