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委書記張彤在《調查與決策》發表署名文章

作者:同心廣安

市委書記張彤在2022年第一期《調查與決策》發表署名文章《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 把川渝高竹新區建成高品質發展前沿》。廣安日報全媒體予以全文轉載,以飨讀者。

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

把川渝高竹新區建成高品質發展前沿

中共廣安市委書記 張 彤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川渝高竹新區是川渝兩省市貫徹落實黨中央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共同準許設立的目前全國唯一跨省域共建新區,肩負着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适度分離改革的重大使命。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年來,廣安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黨中央的堅強上司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動下,認真落實省委彭清華書記來高竹新區調研時的訓示精神,與渝北區共同堅持互聯互通互利、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勠力同心、勇毅前行,推動新區從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前沿、改革開放的前沿加快邁向高品質發展的前沿,示範帶動廣安全域全程全力融入重慶都市圈、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範區。

市委書記張彤在《調查與決策》發表署名文章

一、同向發力、協作共興,推動新區建設實作良好開局

始終堅持“一家親、一盤棋、一體化”理念,從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營運管理等方面大力推進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推動川渝高竹新區開好局、起好步。

(一)突出“同城融圈”,推進發展規劃一體化。堅持“統一編制、聯合審查、立法确認、一體實施”原則,按照“産城景融合”的思路,全覆寫編制概念性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和産業、交通、城市設計等專項規劃,正抓緊完善新區6平方公裡起步區規劃,充分展示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城市新區的形态。實行“一個本子、兩家同步”審批,即報兩省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查備案,納入廣安、渝北國土空間同步報批。強化規劃的統一性和權威性,摸清區域土地利用現狀,確定項目按規劃落地。

(二)突出“同城共建”,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以破解交通瓶頸為先導,突出交通同城,全力推進南北大道三期、重慶路二期等項目建設,有序開展渝廣城際鐵路、川渝大道二期、華蓥山鄉村振興道路、中運量軌道交通等前期工作,加快建構多層次綜合交通網絡。突出配套同城,一體布局供排水、供電、供氣、市政管網及學校、醫院等公共配套設施,為企業和群衆提供更多同城化便利。

市委書記張彤在《調查與決策》發表署名文章

(三)突出“同城共赢”,推進開發建設一體化。按照“成本共擔、利益共享”合作原則,突出“資本共投”,廣安、渝北分别注資5億元,共同組建川渝高竹新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按照“投融建管運”定位一體推進新區開發建設,獲23家銀行可用融資授信33.6億元。出台工業、服務業、總部經濟黃金政策30條,重點發展汽車智能制造、電子資訊、生态文旅康養、現代農業等主導産業,舉辦大型投資推介活動,新簽約項目33個、協定投資310億元。

(四)突出“同城共享”,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有序推動企業注冊、公共交通、資訊通訊、教育醫療、政策協同、一體服務。重慶工職院簽訂入駐協定,重慶工貿職業學院、重慶通航飛行學院、重慶經濟建設職業學院、重醫附二院等達成入駐意向。啟動新區公交首末站建設,新開設新區至重慶中心城區公交專線。開通重慶023電話區号,并逐漸協同兩地通訊套餐設計、資費标準等服務内容。規劃建設集運動、休閑為一體的高竹文體中心和高竹智慧圖書館。

(五)突出“同城共管”,推進運作管理一體化。按照“打破行政邊界、不破行政隸屬”原則,轄區4個鄉鎮的社會事務工作實行“三個屬地化”,将村鎮管理、民生事業、基層治理等交由原行政轄區負責。按照“政策就高不就低、成本就低不就高”原則,川渝黨政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支援川渝高竹新區改革創新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廣安市首批授權或委托新區行使地市級經濟管理事權134項,鄰水縣梳理下放事權159項,正争取兩省市人大常委會授予相應的經濟管理權限。

二、創新驅動、改革賦能,攜手打造區域合作樣闆典範

按照“協同高效、跨省內建”原則,邊建設、邊總結,初步形成6個跨省域改革創新機制。

一是協同高效的運作管理機制。2021年12月,川渝高竹新區管理機構揭牌運作,标志着新區邁出關鍵步伐,進入嶄新時期。在宏觀把控上,建立立立“上司小組+管委會+國有公司”的三級管理架構,推動實作跨省域合作“扁平管理、精簡高效”。在具體合作上,采取“共同出人、共同出錢、共同出地”模式,積極推進新區開發建設。

二是互利共赢的市場經營機制。推行“小管委會+大公司”經營模式,把“全部資源、全域開發、全部收益”歸集到一個主體,以公司化營運實作“共投共享”和市場化片區開發的“長周期、大平衡”。按照“時間、現狀、邊界”三鎖定原則,制定新區存量鎖定及過渡期運作管理方案,解決“前期怎麼投、後期怎麼分”的問題。

三是互通互認的人才發展機制。實行人才政策“從優不重複”,新區人才可自主選擇享受廣安的“人才強市”措施和渝北區的“臨空英才”辦法,在一方優惠政策到期後,可再申報享受另一方政策,特殊人才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聯合設立招聘專區,實行統一計劃、統一公告、統一招聘,共同為新區招才引智,優秀人才可以同時享受兩地戶籍遷移、參觀旅遊、金融貸款等全部服務。

四是跨省內建的稅費征管機制。在全國率先建立首個跨省域的稅費征管服務中心,全面梳理801項川渝兩省市稅費征管差異事項,制定差異政策執行規範,統一目錄、統一标準,1:1派駐業務骨幹,聯合推出新區電子稅務局,確定“一個中心、一本目錄、一套指引、一支隊伍、一套系統”內建開展跨省域稅費征管和服務。

市委書記張彤在《調查與決策》發表署名文章

五是同城同價的要素保障機制。科學了解和處理“普惠”與“特惠”的關系,把水電氣作為企業落地、生産經營的重中之重,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服務、統一價格的“三統一”原則,全面整合兩地資源,聯合成立高竹供電服務中心、供排水及污水處理公司,組建瓦斯合資公司,加快實作新區水電氣要素“同城同價”。

六是跨省協同的法務關聯機制。兩地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等部門,采取“共建、共享、共治”方式,建立全國首個跨省域合作共建的高竹警務中心和協同關聯的高竹檢察服務中心,高效運作高竹法庭、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一站式”集中訴訟服務平台,加快建設高竹新區綜合法務區,打造跨省域協同關聯的法務改革示範樣闆。

三、接續奮鬥、拼搏實幹,奮力譜寫川渝合作嶄新篇章

緊盯“國家級新區”發展目标,持續用力、務實合作,切實把抓發展落實到抓項目上,深化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适度分離改革,推動新區發展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可持續,建設新時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合作示範區。

(一)推進區域發展“一盤棋”,建設與重慶中心城區同城化先行示範區。發揮高竹新區前沿陣地作用,主動融入重慶中心城區發展,結合廣安、渝北兩地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成果,加快編制新區國土空間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城市設計等相關規劃,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大格局。細化起步區方案、明确起步區規模、劃定起步區邊界,全力争取起步區規劃落地。

(二)推進科技創新“一座城”,打造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加快推進建設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打造的川渝科創基地,推進與清華大學蘇州氫能源研究院合作。借助國内知名高校特别是川渝地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智力優勢,共建一批聯合實驗室、研究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平台,争取布局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孵化平台,促進新區與重慶創新鍊、産業鍊、價值鍊深度融合。

市委書記張彤在《調查與決策》發表署名文章

(三)推進産業協作“一條鍊”,聚力培育特色優勢産業叢集。積極發展“大健康”産業,推動開工梓源PET特纖配件、勁德興精密汽車配件等産業項目,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産業協作配套區。聚焦四川省委“支援廣安依托高竹新區建設川渝合作新能源汽車配套生産基地”的定位,打造成渝地區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配套基地,積極發展氫燃料汽車,融入成渝“氫走廊”,共建川渝氫能源汽車綠色産業孵化基地。注重大品牌企業、創新型龍頭企業招引,引進一批創新能力強、産品附加值高的大企業、好企業。

(四)推進基礎設施“一張網”,加快建設内聯外暢交通網絡。聚焦近而不快、通而不暢問題,加快南北大道三期、重慶路一期等項目建設,開工川渝大道二期、重慶路二期和華蓥山鄉村振興道路等項目,推動渝廣城際鐵路納入相關規劃。全面啟動重慶工職院高竹校區、高竹苑、香爐山及國道210沿線片區改造工程,加快推進産業創新中心建設,全面提升新區基礎配套能力。

(五)推進生态共治“一江水”,切實築牢長江上遊生态屏障。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建構全域生态文明體系,以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為引領,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産業,深化華蓥山、銅鑼山跨區域合作機制,啟動禦臨河流域“兩岸青山”治理工程和華蓥山“千裡林帶”綠色示範工程,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複工程,加快建設民居、院落與田園、山林、河湖渾然一體的生态宜居美麗鄉村,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綠色發展先行區。

(六)推進公共服務“一卡通”,大力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便捷生活行動。着眼提升新區群衆幸福感獲得感,推進新區公共服務均等化、一體化,統籌教育、醫療、衛生和社保等公益事業發展,打好提前量,讓改革成果更好惠及新區群衆。加快建設跨省域一體化、數字化政務服務平台,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釋出“零跑腿”事項清單,争取“資料多跑路、群衆少跑腿”,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