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長風落霞》作者劉任遠 用文字傳遞俠之大愛

提起作家劉任遠,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作品《長風落霞》,這部融合了章回體的小說書寫了一部蕩氣回腸的抗争傳奇,譜寫了一曲百轉千回的人道頌歌。這是一部向古典文學和傳統藝術緻敬的小說,也是一部表達悲憫情懷、傳遞俠之大愛的作品。

這部描寫權謀之争的小說,全書謀篇布局宏大又不失精巧,情節内容豐富又不失精煉,作者并不拘泥于奇謀和宏大叙事,而是通過書寫一個個大寫的人,進而描繪出力透紙背的人間百态。在《長風落霞》正式發行之際,劉任遠接受了采訪。

專訪《長風落霞》作者劉任遠 用文字傳遞俠之大愛

《長風落霞》作者劉任遠

劉任遠,90後優秀作家,山東聊城人,現為高校從業人員,熱衷文學創作,緻力于書寫人間冷暖,願自己的文字化為傳遞愛與希望的使者,讓讀者感受到細膩的情感、深沉的關切、奮進的力量。

年少不知俠之意,再懂已是執筆人

“悲憫情懷,俠之大愛”,正是《長風落霞》所要表達的主題。據劉任遠所述,他從小熱愛傳統文化,年少時讀詩詞,對荊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潇灑俠客情懷頗為向往,也曾做過英雄夢,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仗劍走天涯,遊蕩四方,仗義疏财。

而随着年齡的增長,劉任遠對俠義的向往,逐漸由鮮衣怒馬的少年意氣,沉澱為一份家國情懷。他開始體會到,所謂俠客,不隻是孑然一身,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孤勇,也不隻是“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要千古流芳的信念,而是還要懷着兼濟天下的胸懷。

每當讀到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類的詩句時,他常常會眼含淚水,而每當讀到“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王開邊意未已”之類詩句時,又常常感歎不已。

當他讀到文學作品裡的悲劇情節和史詩資料中的屠戮記載時,更是感到無比的痛苦和無奈。在這些情懷的指引下,他腦海裡逐漸浮現出了《長風落霞》袁念風、柳筱璇、皇帝柳禀世、丘正峰、穆亦通、爾羌可汗等人物形象和某些情節。自此,全書的初步構思完成。

執筆書寫俠之意,悲天憫人善為先

劉任遠認為,真正的俠應該是有大愛的,最經典的武俠形象之一,莫過于金庸的郭靖大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句名言正是出自郭靖之口,可謂是深入人心,振聾發聩。郭靖的“俠”之精神,不管是對大宋百姓還是蒙古百姓,都有着悲天憫人的情懷;但郭靖的悲天憫人并不是消極避世,也不是否定鬥争,更不是完全禁止殺戮。

專訪《長風落霞》作者劉任遠 用文字傳遞俠之大愛

劉任遠作品《長風落霞》

事實上,殺戮本身就是不可避免,對正在行兇的人和屠殺百姓的侵略者動武是必要的,也是正義的。是以在《射雕英雄傳》中,當蒙古軍準備屠城大宋時,他奮而起身,挽救了十萬百姓的性命。在《神雕俠侶》中,他又兩次死守襄陽,哪怕是蒙古軍隊拿女兒要挾他獻城投降時,他也大義凜然,不為所動。

而《長風落霞》中的袁念風身上同樣有着心系天下的俠之大者的氣質,劉任遠将人物置于動蕩的朝廷風雲之中,袁念風身為名将,雖曆經戰亂,卻悲天憫人、心系社稷,懷有一顆大愛之心。他為官恪盡職守,為将忠勇愛國,時刻以天下百姓安危為先。為了防止百姓遭殃,他甘願自己受苦。

他深愛的女主角柳蓉霞,但柳蓉霞卻是一個執念很深,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甚至要利用爾羌,挾外力除内賊,不惜以國家動亂來達成自己女皇夢。而這極有可能,導緻天下大亂的局面,與袁念風堅守的理念産生了劇烈的沖突。是以,最後千鈞一發的時刻,袁念風選擇挺身保護了太子,用生命阻止殺戮。可以說他是一位人道主義的忠實踐行者。有的讀者可能會認為他如此良善,是不是有些脫離實際?

對此,劉任遠明确指出,袁念風的形象并不脫離實際,他的各種行為是古今中外悲天憫人者的一個縮影。正如漢代《禮記》所說:“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這是多麼崇高的社會理想,又是多麼深沉的人道主義理念。

俠風勁吹文學圈,《長風落霞》促和諧

最近幾年,消失了許久的武俠風又勁吹文學及影視圈,新武俠題材作品紛紛湧現,但是它們的熱度卻往往局限在相對狹小的青年文化圈層中,口碑也多有争議,沒能成為被全民熱議與廣泛好評的藝術形象。

專訪《長風落霞》作者劉任遠 用文字傳遞俠之大愛

《長風落霞》全網好評如潮

究其原因,正是是因為這些作品大都是圍繞個人的離奇生存境遇展開,雖有俠義精神但缺乏英雄氣概,有文化氣象但缺曆史格局,更是缺少縱橫捭阖的宏大場面,是以很難引發社會的共鳴。劉任遠認為,武俠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财富,更是中國功夫走向世界的鮮明符号。無論是“兼濟天下”的入世情懷,還是“士不可不弘毅”的擔當,還是“詩酒年華、仗劍天涯”的灑脫,都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向往,将傳統武俠精神與人道主義情懷相結合,這就是劉任遠撰寫《長風落霞》的動機。

《長風落霞》的出現,可謂帶來了一派新鮮氣象。目前,正是中華民族個人夢想與民族夢想彙聚浩蕩前行的新時代。那些激蕩在英雄心中,傲然于天地間的自信、勇氣、智慧與家國大義和悲天憫人的人道情懷,依然是這個時代最不可或缺精神品質。

真正的人道主義情懷,并不是空談泛愛,亦不是完全否定鬥争,而是要盡最大可能地關心,保護每一個具體人的生命以及基本權利,這些主題和思想在他《長風落霞》中都展現得淋漓盡緻。在這種環境之下,這就需要更多的文學創作者正确地诠釋武俠精神,我們的“俠”多了,社會每個角落都充滿着光明磊落的正氣,這個社會也就更加和諧安定,人民也能更好地安居樂業。

來源:千龍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