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機市場正陷入内卷,高端化是品牌突圍的必由之路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2022年對于國内的手機企業而言,是一個充滿變數與挑戰的年份,國内的手機普及率已經提高到了每百人擁有116.3部,遠高于全球104.3部的平均水準,面對如此龐大的手機存量市場,低增速甚至是負增長将成為今後國内手機市場的主旋律和常态化特征。

而現在手機企業的實力都比較強,再加上不少新加入和重新回歸的企業,是以後續的競争将會更加激烈,尤其在中低端市場更是群雄環伺,其競争程度甚至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手機市場正陷入内卷,高端化是品牌突圍的必由之路

在後華為時代,手機市場的格局正加速重構

在國内消費市場逐漸複蘇的大環境下,去年智能手機的整體銷售情況可以用中規中矩來形容,中國信通院的資料顯示,去年國内市場的智能手機銷量約為3.51億部,同比增加了13.9%。

不過上下半年的增速與往年有些不同,CINNO Research的監測資料顯示,上半年手機銷量在全年中的占比達到了51.5%,而下半年本來是傳統旺季卻表現出了銷量下滑的走勢,信通院的資料還顯示,2020年國内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是同比大幅度下降了20.4%。

可見去年上半年屬于彌補前年銷量大減的恢複性增長,是以在傳統淡季走出了一波高流量的節奏,而去年下半年的市場表現說明國内手機市場仍處于築底與調整的狀态,随着今年手機消費市場的持續複蘇、晶片供應逐漸趨穩和5G建設的加速推進,今年的手機市場會呈現出一個穩中有進、穩中有升的态勢。

在後華為時代,華為手機的市場佔有率已從2020年的36%下降到去年的不足10%,華為讓出的大蛋糕已基本上被其它的手機廠商切分完畢,其中高端旗艦市場大部分被蘋果收入囊中,現在蘋果在國内高端市場已經是一覽衆山小,其它的手機廠家都難以望其項背。

中低端市場則主要被OPPO、VIVO、小米和成功回歸頭部陣營的榮耀所瓜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榮耀的回歸之路走得也算是比較成功的,一步一個台階的榮耀不僅新機頻出,而且其手機銷量與市場佔有率亦是節節上升,榮耀的複出直接改變了去年下半年的國内手機市場格局。

Counterpoint的資料顯示,去年3季度,榮耀的銷售量環比增長高達96%,并以15%的市場佔有率躍居第三位,表現格外耀眼,去年4季度,榮耀以17%的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首次登頂成為了安卓手機陣營的翹楚,這個成績也為今年的業績提升開了一個不錯的好頭。

榮耀最大的優勢在于秉承了原有的經營思路、産品風格、品牌管道等特點,同時又在去年完成了公司的轉型,融入了新的理念與風格,進而強化了企業的競争優勢,但榮耀要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話,還需要經曆較長時間的研發投入與品牌累積。

在去年下半年的快速擴張以後,今年榮耀手機的前進步伐會逐漸放緩,畢竟要從其它有實力的品牌手中進一步搶占份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根據Counterpoint預測,今年榮耀手機的銷量增幅仍然會達到40%以上,

手機市場正陷入内卷,高端化是品牌突圍的必由之路

高端化是囯産品牌向上發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2月小米的高端化戰略研讨會就明确了這樣一點,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長的必由之路,小米會堅定不移地執行高端化戰略,在品牌高端化的道路上,不僅小米如此,其它的國産手機品牌同樣急迫。

縱觀全局,目前中低端市場競争過于激烈,高端市場利潤豐厚卻是蘋果一家獨大,國内還沒有那一個品牌能夠成為蘋果的正面競争對手,國産手機品牌的高端旗艦産品尚未能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而要提升并鞏固品牌在高端領域的市場影響力,是需要花大量時間與精力去耐心沉澱的。

是以今年國産品牌的向上之路依然會是充滿艱辛,并且各手機品牌在技術研發方面的實力差距都不大,各企業推出的同檔次産品在性能配置上也沒有太大的差别,是以走高端路線還需要另辟蹊徑。

從這兩年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除了蘋果以外,折疊屏手機已經成為了今後兩年各手機品牌正在醞釀中的大招,DSCC的調研報告也顯示,預計今年折疊屏手機的銷量将會迎來爆發式地增長,華為、OPPO、榮耀、小米等主流企業都在緊鑼密鼓地研發或推出相應的産品。

也許折疊屏手機會有希望成為國内手機品牌争奪市場佔有率和向高端市場進軍的橋梁,如去年底華為和OPPO先後釋出了折疊式旗艦手機P50 pocket與OPPO Find N,上市之後就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緊随其後的榮耀在今年元月也推出了榮耀Magic V。

從高端手機的市場銷售政策來看,除了緊盯國内市場以外,進軍海外尤其是歐洲市場也是國産品牌向上之路的一條捷徑,就像當年的華為一樣,龐大、開放且包容的歐洲市場能為國産品牌提供一個多元化的展示舞台,今年3月,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将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舉行,這自然是各路國産品牌展示技術實力與提升品牌形象的好機會。

「于見專欄」認為,總的來說,品牌向上最根本的路徑還是要以技術為引領,逐漸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高端先進的科技與品牌形象,目前看來,從自研晶片着手似乎是角逐高端市場的一條不錯的途徑,這就像當年華為推出海思晶片一樣,是以去年所有的手機頭部企業都加入到了自主研發晶片的行列中。

不過這條路既艱難又沒有捷徑可走,還需要企業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完成技術及産品的逐漸沉澱與積累,因為這并不是說推出一兩顆晶片就可以立竿見影,馬上讓市場認可的,而是需要企業一代一代地推陳出新,研發出更多技術先進的晶片去改善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不僅是晶片如此,手機從其它部件到整機的配置性能也是這樣。

隻有把手機的每一個細節都把握好,企業才能真正确立起産品的差異化競争優勢并不斷強化品牌黏性,現在的手機頭部企業與當年華為在晶片方面的技術優勢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從樹立長遠競争優勢的角度來說,自研元器件是企業邁向高端的過程中必須要走的道路。

新品牌入局,老品牌回歸,今年的手機市場必定更加精彩

5G手機将成為今年手機市場的主要拉動力量,目前國内5G基站的建設繼續穩步推進,截至去年底,大陸的5G通信網絡已經覆寫到全國所有的地級市、98%以上的縣和80%以上鄉鎮的中心區域,國内建成并開通的5G基站數量達到了140多萬座,占全球5G基站總數的70%以上。

可以說,圍繞5G的商業化營運,大陸已經編織了一張全球規模最大的、技術最先進的5G通信網絡,這為今年5G技術的加速普及和5G手機的進一步疊代更新築牢了基礎,截至去年底,國内行動電話使用者的規模為16.43億戶,其中4G和5G使用者分别達到了10.69億戶和3.55億戶,可見國内4G手機的保有量仍然非常巨大。

是以未來幾年,随着使用者逐漸淘汰手中的舊機型,加上5G手機的加速普及,國内的手機市場還有一段相對穩定的銷售紅利期,比如去年5G手機的出貨量為2.66億部,同比大幅度增長了63.5%,占去年手機總出貨量的四分之三左右。

除了龐大的體量和廣闊的市場以外,國内手機市場總體上來說還是一個非常優質的行業,因為國内市場的消費潛力和消費能力在全球都是位居前列的。

如近幾年國内手機銷量最高的價格區間在1000-3000元範圍内,銷量占比為5至6成以上,這已經能夠保證生産廠家獲得足夠的營收和穩定的利潤,再加上營利前景更加豐厚的高端手機市場,更是足以讓衆多的圈外企業躍躍欲試。

也正因為如此,早已進入紅海的國内手機市場仍然存在着諸多變數,除了榮耀以外,手機元老酷派、宣布回歸的樂視、汽車品牌吉利等企業的入局,無疑将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驚喜。

尤其是未來的手機已不再僅是一個通信工具,而是基于數字新經濟和智能互聯技術的流量入口,未來誰能掌握足夠規模的手機市場佔有率,誰就能占據移動生态産業鍊的先手和主動權,這也就是為什麼國内手機市場競争異常激烈,但依然是從者如雲的原因。

手機市場正陷入内卷,高端化是品牌突圍的必由之路

結語

「于見專欄」認為,今年的國内手機市場與去年相比,總量不會有多大的變化,唯一會出現變數的是各頭部品牌的排名,今年各手機企業的首要任務應該是穩,穩住自家的基本盤,因為大家的實力與規模都很強,除非企業出現明顯的戰略失誤,否則不可能被吃掉過多的市場佔有率。

隻有在穩住基本牌面的前提下,企業才能考慮怎麼樣去挖掘更多的市場佔有率,而在手機的江湖裡,要想成為絕頂的高手,那隻能是堅持不懈地走高端化的道路,這必定是一個痛苦且需要持續積累與投入的過程,不過機會永遠存在,隻要登上了高山之颠,那就會給自身及行業帶來巨大的改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