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锂電廠陷“内卷”搶人:普通勞工月入近萬,高端人才薪酬2年翻倍

随着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逐年攀升,大陸動力電池裝車量也迅速爬坡。2017年至2021年,裝機量從36.4GWh提升至154.5GWh,實作裝車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數量卻從102家縮減為58家。

動力電池行業的集中度逐年提高,甯德時代(300750.SZ)龍頭地位一時難以撼動,第二梯隊電池廠商尋求擴大市場佔有率,擴産成為目前形勢下共同的選擇,随之而來的,是龐大的人力需求與人才争奪戰。

锂電廠陷“内卷”搶人:普通勞工月入近萬,高端人才薪酬2年翻倍

資料圖 圖據 IC Photo

電池廠普工:

新人入職得千元獎金,招得多走得多

王虎(化名)是某大型锂電池廠的普通操作員,他最近忙着在地方論壇、貼吧釋出工廠的普工招聘公告,并附上了自己的微信号。這可不是在為公司免費宣傳,而是沖着内推獎勵去的。

“每推薦一個人成功入職,我能拿1000元,被推薦人也有1500元的入職獎。”他告訴紅星資本局,“公司直招,我不是中介。不需要跟我見面,你隻需要加我微信,登記一下,然後你自己去公司排隊面試。面試和體檢通過後第二天就能入職,跟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有五險一金,包吃包住,每個月最低能拿到淨收入6000元以上。夜班每晚有20元補貼。加班嚴格按照勞動法,平時1.5倍,周末2倍,法定節假日3倍。”

他詳細介紹了薪酬待遇和工作内容,在他的口中,電池廠的操作員是一份清閑、簡單、舒适的工作。“公司坐班多,恒溫工廠中的房間,不是流水線。主要看機器,按按鈕,檢測産品。”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锂電池生産工藝流程分為三大工段:極片制作,電芯制作,電池組裝。前兩個工段目前幾乎完全自動化生産線,隻有部分轉運和調試裝置有人工參與,也就是王虎所說的看機器、按按鈕。最後一個工段才需要大量人力,目前國内電池生産商大部分采用人工為主的模組産線,一條産線二三十個工序,至少需要50人工。一些頭部企業開始向全自動化産線轉變,但尚未大規模使用。“不存在你想象的有毒,電池廠工作是非常安全的。”王虎稱。

不足之處是要倒班、穿無塵服、地處偏僻,沒什麼娛樂活動。“我們是兩班倒,早上8點至晚上8點一班”,“基地都離城區比較遠,沒什麼時間和精力出門消費,但這也讓人能存下錢來。”

在王虎看來,電池廠普工是對低學曆打勞工非常友好的一份職業,“身體健康,會讀會寫26個英文字母,會簡單計算就行。”據他介紹,國中及以下學曆入職是1職級,底薪2600。高中和中專是2職級,底薪2700。大專及以上是3職級,底薪2900。每月還有固定津貼850元,全勤獎100到300元,績效獎200元,其他收入則根據實際工作量和加班情況核算。

除了多勞多得,國内各大锂電池廠還想方設法争取熟練工,不僅設定了逐年提升的工齡獎,有的企業還對過年留任的勞工發3000至4000元的獎金。

“留廠過年加班,所有獎金、紅包加起來,當月收入能過萬元。”王虎告訴紅星資本局,即便如此,普工的流失率還是逐年上升。“一是兩班倒很累,很多人幹不長。”更重要的原因是各大锂電池廠都缺人,中小型工廠提高了薪酬待遇。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甯德時代的普工綜合收入為5000-7000元,中航锂電為6000-8500元,天輝新能源锂電為9000元以上。“很多電池廠都在同一地區,待遇上都是包吃包住、五險一金。工作内容相同,月收入高1000元就很有吸引力了。我們招得多,走得也多。”

獵頭:你挖我我挖你

待遇就是這樣“卷”上去的

如果說普工的薪酬待遇差距不大,能夠快速補足人手。那麼锂電行業緊缺的技術性與進階管理人才就是稀缺資源了,甚至催生出多個專門的電池人才招聘網站。

已經從業3年的獵頭張晗(化名)告訴紅星資本局,近幾年各大锂電池企業的招聘崗位數量猛增,尤其是技術和管理崗,幾乎每年翻倍。以天能電池為例,2018-2021年,該公司全網職位釋出分别為175、256、648、1078個。其中70%的職位位于總部湖州,其餘職位分布在杭州、深圳、上海、蘇州、黔東南、成都。

需求翻倍,待遇随之翻倍。“所有企業都想要資深人才。”這是張晗最想吐槽的地方,“今年你挖我,明年我挖你,人才的待遇坐火箭一樣上漲。锂電池PACK工程師、BMS電子工程師、工藝工程師、電芯研發工程師等熱門技術崗,年薪能上20-30萬元。很多标注了“急求” 崗位,特别是要求能夠獨立完成設計、研發的技術崗與進階管理人員,薪資都是面談,還可能有股權激勵。”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各大招聘網站,絕大部分锂電工程師、設計崗位都要求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曆。總監等級更是要求10年以上,其中包括5年以上的管理經曆。一些招聘簡章上雖然不要求從業經驗,但招聘人員會在電話中給出詳細要求,比如品檢要求2年以上電池行業現場品質管理及品質檢驗工作經驗;裝置維護員要求有1-2年锂電池分容櫃相關裝置維修經驗。

“熟手哪有那麼多?相比甯德時代等大廠,中小企業隻能通過提高薪酬吸引人才,但遇到頂尖人才,大廠能拿出更好的待遇。”有獵頭透露,某大廠給一位資深動力電池電芯設計師開出了中小企業3倍的薪酬。

張晗的一項日常工作是給锂電人才建檔,定期了解他們的動向。每當有公司挖人,她都會詢問這些人才是否有跳槽意向。“随着工作經驗的積累,人才的自我評價也會逐年提升,目前行情下自然會要求更高的待遇。”

獵頭們還會關注知名院校相關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等他們工作1-2年就可以下手挖人。材料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實體、表面、界面、熱力學、動力學、工程機械加工、電子電路技術專業都是關注重點。

張晗建議,“應屆畢業生不要太看重薪酬,最好是先在大廠積累工作經驗,切實參與到研發項目中。工作2-3年後跳槽,待遇能翻番。”

此外,锂電池企業還不斷擴大海外版圖,近幾年,語言類、進出口政策類與物流人員的需求也不斷增長。“甯德時代、蜂巢能源都在德國建設了生産基地,LG新能源在國内建廠,或許是德語、韓語工程師助理需求增長的原因。”

原材料漲價、車企催促交貨

動力電池掀擴産潮

根據工信部資料,2021年,大陸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占汽車銷售總量的13.4%,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裝機量也迅猛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資料,2021年大陸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154.5GWh,同比增長142.8%。全球排名前10的動力電池企業,有5家都是中國企業,甯德時代更是連續第五年登頂。

動力電池行業的集中度也逐年提高,據高工産業研究院(GGII)的資料,2017年至2021年,裝機量從36.4GWh提升至154.5GWh,實作裝車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數量從102家縮減為58家,排名前10的企業裝車量占比從82.8%提升至92.2%。

業内預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将進一步增長。與此同時,國内動力電池原材料延續了2021年的漲勢。2月25日,據上海鋼聯資料,電池級碳酸锂每噸均價47.5萬元;金屬锂每噸均價265萬元。電池級氫氧化锂、三元材料價格也持續上漲。上海歐金實業有限公司電池級氫氧化锂最新報價每噸42萬元。

上有原材料漲價,下有整車企業催促交貨,電池廠商尋求擴大市場佔有率,這些因素都促使電池企業擴産。

甯德時代曾公布擴産規劃,2025年産能将達到600-700GWh;國軒高科(002074.SZ)2025年産能規劃目标為300GWh;中創新航已量産及在建的電池産能超過100GWh,到2025年規劃産能将超過500GWh;蜂巢能源的2025年全球産能規劃目标提升至600GWh,2021年共釋出了7次擴産消息,總投資額達776億元。據不完全統計,至2025年大陸本土锂電池企業規劃産能已超過3TWh。

與擴産同步,動力電池企業在融資。

2021年8月,甯德時代公告稱,現有資金無法完全滿足未來業務發展需要,拟募資不超過582億元。中創新航僅2021年就完成了120億元股權融資,投後估值達600億元。2021年12月29日,證監會披露了中創新航的港股上市申請材料。今年1月,蜂巢能源啟動上市輔導。比亞迪也在推動旗下的弗迪電池獨立上市。

而這些資金,又将為搶人大戰提供充足的“彈藥”。有業内人士告訴紅星資本局,預計很長時間内,動力電池人才增長跟不上高速擴張的行業需求,薪酬待遇也水漲船高。“我判斷至少未來3年不會有明顯改善,要等這一批應屆畢業生成長起來。”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陶玥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