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銷量下降利潤卻翻番,奔馳是怎麼做到的?

曆經裁員、降薪等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之後,奔馳迎來一份傲人的财報。

2月24日,梅賽德斯-奔馳(以下簡稱“奔馳”)釋出了2021年業績财報,财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奔馳集團工業自由現金流為86億歐元,調整後工業自由現金流為109億歐元,2021年全年在不動産、工廠和裝置方面的投資總額為38億歐元。2021年對持續營運業務的研發支出為77億歐元,同比增長約7%。

2021年奔馳集團息稅前利潤達到291億歐元,這一數字是2020年(66億歐元)的四倍有餘,奔馳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調整後息稅前利潤同比增長105%。

兩年前,奔馳利潤縮水,同時面臨電氣化轉型和新冠疫情的雙重挑戰,不得不節衣縮食度日。事實證明,降本增效的效果不錯,對比2015年以來的資料,奔馳的經營業績已經重回疫情前的巅峰水準。

2021年12月,奔馳剝離了商用車業務戴姆勒卡車,後者已獨立上市,管理層認為這種估值不會對現金流産生明顯影響,是以應将其排除在确定股息的基礎之外。

瘦身後的奔馳更加聚焦新能源汽車市場,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llenius)表示,2022年奔馳将加大對純電車型的投入,加速落地在汽車軟體領域的計劃,不斷推動豪華車業務增長。

梅賽德斯-奔馳首席财務官哈拉爾德·威廉(Harald Wilhelm)預測,原材料漲價将導緻今年利潤下降約2個百分點。是以,奔馳對2022年的業績預期持謹慎态度,預計乘用車銷量将小幅高于2021年水準,其中高端車系銷量增幅有望超過10%,乘用車業務調整後銷售利潤率預計為11.5%至13%。

高溢價帶來高利潤

近年來,全球豪華車銷冠的寶座一直被奔馳牢牢占據。2021年,寶馬成功逆襲,全球累計銷量達到252萬輛,成為全球豪華車銷量冠軍。

2021年,奔馳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總銷量為233萬輛,同比下降5%,其中乘用車銷量降至205.49萬輛。奔馳管理層在财報電話會議中表示,銷量下降主要是受全球半導體供應短缺影響,2021年第三季度是缺芯最嚴重的時期,不過,目前正在好轉。“奔馳将加強與供應商合作,就供應數量達成更具體的協定,同時研發前沿技術以創造新代晶片。”

奔馳銷量雖然下滑,吸金能力卻依然強大。

2021年,奔馳集團淨利潤(不包括戴姆勒卡客車相關業務)提升至142億歐元,相比2020年的40億歐元暴漲255%,每股收益上漲280%升至12.89歐元。調整後的銷售回報率達到了12.7%,超過此前10%-12%的業績指導。

12.7%,這是奔馳近五年來達到的最高銷售回報率水準。一直以來,奔馳都在努力提升其利潤率,2015年曾設定10%的乘用車利潤率目标,但近年來的表現都不算亮眼。2017年奔馳乘用車息稅前利潤率達到創紀錄的9.7%後,便不斷下滑,2018-2020年分别為7.8%、3.6%、6.9%。

2021年利潤率大幅提升,得益于高溢價車型銷量攀升。

過去一年,奔馳高端車系銷量增長了30%,包括奔馳S級、G級以及AMG系列性能車。

銷量下降利潤卻翻番,奔馳是怎麼做到的?

奔馳G級 來源:梅賽德斯-奔馳

其中S級車型全球累計傳遞8.7萬輛,同比增長40%,梅賽德斯-AMG車型的傳遞量同比增長16.7%至14.5萬輛,梅賽德斯-邁巴赫銷量為1.6萬輛,同比漲幅高達50.7%,奔馳G級的銷量也飙升至創紀錄的4.1萬輛。

高端車平均售價高,帶動奔馳集團營業額漲至1680億歐元,相比2020年的1543億歐元,同比增長8%。

在晶片嚴重短缺的2021年,奔馳終端優惠大幅減少,在産能有限和需求增長的背景下,車輛在市場的終端售價不斷攀升。奔馳4S店銷售人員透露,現在購買奔馳S級需要加價10萬元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奔馳的業績利潤。

此外,良好的産品組合、二手車業務表現不錯,都有助于利潤率提高。

根據财報資料,截至2021年12月31日,奔馳員工數量為172425人,相較于2020年(275943人)減少了38%。新的一年,奔馳将繼續實施降本政策。“我們沒有具體的(削減)目标,藍領比較穩定,白領方面将繼續減少固定支出。”

康林松表示,除了降本增效,未來的戰略重點是擴大電動車銷售規模。

2022年怎麼打?

奔馳賺得盆滿缽滿,離不開中國市場的支援。2021年,中國市場為奔馳貢獻了75.88萬輛銷量,在全球範圍占據超3成份額,其中有1.1萬輛邁巴赫車型被賣到了中國,在該車型全球銷量中占比超7成。

然而,要應對接下來在中國市場的比拼,奔馳難言輕松。

2021年奔馳不敵寶馬,主要是因為GLC、C級、E級等主力車型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三款車型的降幅分别達到17.7%、14.8%、9.3%。

按計劃,奔馳今年在華将推出21款新車,其中包括8款新能源車型,C級、S級等車型的插電混動版也将迎來上市。C級是奔馳的主銷車型,插電混動版上市,銷量有望得以提升。

與燃油車相比,拓展電動化業務更為棘手。

目前奔馳推出的主力純電動車型為EQC,這款車自推出以來就備受市場質疑。2021年,EQC累計銷量為5000餘輛,月平均銷量不足500輛。2021年11月上市的純電動車EQA,在去年12月份零售量僅有49輛。

EQC銷量不理想,很大程度是由于“油改電”的思路存在缺陷。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表示,“節省成本複用燃油車系統,容易出現設計缺陷等問題”。奔馳做豪華燃油車業務利潤很高,下決心研發新能源車很不容易,導緻奔馳在BBA中發展新能源車相對落後。

銷量下降利潤卻翻番,奔馳是怎麼做到的?

奔馳 EQC 來源:梅賽德斯-奔馳

官方消息顯示,2022年下半年,奔馳将推出兩款純電車型,分别為EQE和EQS SUV。也就是說,上半年奔馳仍然要依靠EQC和EQA征戰純電市場。

和前兩款純電車型不同,EQE和EQS SUV均出自奔馳EVA純電動平台,擺脫“油改電”的模式之後,奔馳在華純電動車市場或将迎來新的轉機。

定位中大型轎車的EQE,在其細分市場對手并不多。以車身尺寸相仿的蔚來ET7為競品,EQE在WLTP工況下續航裡程為660公裡,蔚來ET7續航裡程更出色一些,可以達到700公裡,如果搭載150kWh的固态電池,甚至可以将續航提升至1000公裡。

蔚來ET7的最大功率為480kW,最大扭矩850Nm,零百加速可以達到3.8秒。從加速性能來看,EQE稍顯遜色,其最大功率僅為215kW。即便是定位相對較低的特斯拉Model 3 高性能版也能與奔馳EQE一較高下,前者最大功率為357kW,百公裡加速僅為3.3秒。

不過,EQE的優勢在于奔馳品牌基因裡的豪華感,無論是車内超大的Hyperscreen超聯屏,還是奔馳獨有的空氣懸挂和自适應阻尼,都讓EQE在演繹豪華電動轎車時,更有底氣。

從銷量層面來預測,2022年奔馳的電動車業務或許不會取得突飛猛進的進展,EQE和EQS SUV均不是走量車型。奔馳的打法是,提升旗下高端系列産品的銷量,以此來攫取更多利潤。

不過,以更長遠的目光來看,奔馳要應對未來的競争,中型電動車市場是奔馳必須重視的領地。

作者| 秦章勇

編輯| 李歡歡

銷量下降利潤卻翻番,奔馳是怎麼做到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