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郏縣:非遺傳承琉璃瓦 飛入尋常百姓家

大河網訊 在河南中西部千年古縣郏縣,考古出土發現的窯址和瓦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在郏縣,琉璃瓦燒制技藝主要分布在安良鎮趙樓、魯莊和水泉等村。其中,有一個傳統建築瓦件燒制世家,正續寫着中國古建築藝術的魅力。

郏縣:非遺傳承琉璃瓦 飛入尋常百姓家

走進郏縣安良鎮趙樓金海馬琉璃瓦廠的工廠中的房間,一位制作師傅正細細地檢視着已經成型等待施釉的琉璃瓦作品。正在工作的是趙志鴻師傅,他在進行的正是琉璃瓦燒制中的一個步驟。百十平的工廠中的房間地上擺滿了趙師傅帶領徒弟制作的等待風幹的泥塑,有筒瓦、闆瓦滴水、正吻、寶瓶等……已經燒制成型、等待出廠、形似半面竹子的黃色琉璃筒瓦整齊地碼放在金海馬琉璃瓦廠的院内,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金色。

出生于1975年的趙志鴻,在父親口傳心授、手把手傳承下,勤學苦練潛心鑽研,1992年高中畢業後建立郏縣金海馬琉璃瓦廠任廠長,從事琉璃瓦件燒制技藝的學習、研究、生産、傳承、交流、宣傳等工作至今。趙志鴻在繼承父輩技藝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技藝特點。通過挖掘曆史文化,燒制出自秦漢以來不同曆史朝代的瓦件産品銷往全國各地,對于弘揚大陸傳統建築文化做出了貢獻。

郏縣:非遺傳承琉璃瓦 飛入尋常百姓家

為了讓這項“非遺”走進大家的生活,趙志鴻建立了琉璃瓦燒制技藝展示廳、傳習所,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把有着悠久曆史的琉璃瓦燒制技藝用文獻和實物的形式全面呈現出來。秉持着這樣的想法,趙志鴻返聘老琉璃工匠手把手地帶新人;并和各大院校展開合作,定向招引青年人才,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足了鋪墊。同時,與大中專院校合作每年召開研讨會研究制作技藝,開展學術交流,利用節假日、遺産日和農閑時間,舉辦傳承教育訓練和進校園、進社群宣傳展示活動,讓更多的群眾了解這項非遺技藝。

目前,瓦廠受益學員50多人,帶動周邊勞動力就業200餘人,共繼承傳統瓦件燒制技藝作品30多類80多個品種,獲得國家專利2項,昔日官府專用的琉璃瓦,正從窯火和泥土中轉身,通過“非遺+傳承”的模式飛入百姓家。

展望未來,趙志鴻充滿希望和信心。“琉璃瓦燒制技藝在我們家已經傳承了六代,有100多年的曆史,這次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我感到非常榮幸。作為第五代傳承人,我會堅持把這項技藝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趙志鴻說。

如今,時代的車輪迎來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一張接着一張的市場訂單飛進企業。趙志鴻表示,将繼續緻力郏縣琉璃瓦件燒制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展現古建瓦件新的風采,續寫中國建築文化新的篇章,讓這一古老的文化藝術在中華大地煥發更加璀璨的光芒。(蔡長偉 米可 振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