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字趣談:中(455)

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示範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中(455)
漢字趣談:中(455)

漢字趣談: 中

"中"zhong1),這是一個指事字。

甲骨文和金文字"中"的字形都是源自一種古代的旗幟。中間的"□"表示是先民們以氏族為群的居住地,上面有兩條飄帶,有的上下各有兩條飄帶,還有的上中下各有兩條飄帶。這既是氏族的标志,也為氏族成員外出回歸時提供方向。旗杆投射到地面的影子也是反推太陽在天空運作的軌迹,進而确定白晝的時辰。

小篆字形失去旗幟之形,也沒了飄帶,猶如一根長長的竹竿或木杆從一個孔中間穿過,以其表示中間、中央、中心之義。隸書楷書承續小篆字形寫作"中"。

在古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戰争頻頻發生,戰車大量使用,在戰車上往往插有飄帶的旗幟。古代君王出巡也打出很多有飄帶的旗幟。旗幟的使用也有明文規定,君王使用的旗有九條飄帶,公七條飄帶,侯五條飄帶,伯三條飄帶,子隻有一條飄帶,無爵位的人旗幟上不能有飄帶,否則就要殺頭。

"中"在古代哲學中表示不偏不倚,也是很多人處世之道。

"中"原本指居住地中的旗幟,延伸表示内,裡。《韓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

"中"也表示半,一半。《戰國策.魏策四》:"半道而返。" 有一副對聯寫得很确切: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中"也表示不高不低,中等。稽康《養生論》:"上藥養命,中藥養性。"

"中",在一些方言中表示"符合,行,可以"等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