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總編 | 張克環

編輯 | 張俐

作者 | 汽湃君

來自汽湃(GREATAUTO)的報道

每當我們提及本田這家來自日本的車企,大家腦海中首先浮現出的字眼有很大機率會是“買發動機送車”、“F1賽場上的無冕之王”、“切2擋7200轉幹他!”……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沒錯,本田這家以工程師主導的車企,對技術的執著程度,幾乎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象。在半個多世紀以來,本田似乎隻在琢磨一件事:打造一台更清潔、更高性能、更高效率的發動機。正是這樣的執著,讓今天的“本田發動機”久負盛名。但你知道嗎,在這幾十年來,本田工程師們為此付出了怎樣的心血?又取得了怎樣的碩果?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從破繭到瘋狂

中古時代的本田如何打破歐美壁壘?

在二十世紀中前期,不管是汽車發動機還是飛機發動機,其技術都牢牢地被歐洲人與美國人掌握在手中。彼時,大部分日系廠商,基本上隻能跟在歐美廠商後面玩玩,基本上沒有什麼自己的創新與技術。

不過,在1966年,随着本田釋出了自己的首款量産車——N360後,故事就有所不同了。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作為本田首款車型,N360除了車标是本田原創的之外,其外形設計基本上沒有太多可圈可點之處。不過話又說回來,在那個年代,誰買一台微型車會看設計呢?

不過,由于本田在此之前,也一直在做機車的生意,是以本田研發工程師們,直接為N360的0.36L雙缸發動機搬運了來自于機車的技術。運用在汽車上,本田工程師把雙沖程改成了更加經濟節能的四沖程,并且為其注入了SOHC單頂置凸輪軸設計,使得發動機最大馬力為31匹!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0.36L排量的發動機就能擁有31匹馬力,如果把排量擴大十倍,一台3.6L的發動機不就能擁有310匹馬力了嗎?這一下,可把本田的工程師給樂壞了!有時候,研發發動機還真就需要那麼一些奇思妙想。

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日本,由于資源缺乏、經濟剛剛起步,各大廠商沒有那個精力去研發大排量發動機,就算研發出來,也賣不出去。而本田,一直在等一個契機。

令人意外的是,美國人竟然因為自己的傲慢,陰差陽錯地給本田帶來了這個發展的機會。

當時間進入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全球爆發石油危機。為了促使車企降低能耗,美國當局推出了著名的“馬基斯法案”。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時大部分美國車企,都在思考如何鑽政策的空子,如何讓排量動辄7L、8L的美式大V8發動機滿足美國的“馬基斯法案”。

而此時,隻有正處于發展起步階段的本田,嗅到了“馬斯基法案”帶來的商機。在法案推出之後,為了讓車輛可以進入美國市場銷售,本田幾乎舉全公司之力,研發出了當時世界上第一台可以通過“馬基斯法案”的CVCC發動機。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其實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本田這台搭載于初代思域上的CVCC發動機其實已經很出色了。在沒有電噴的年代,CVCC發動機就能憑借機械技術做到了分層燃燒+稀薄燃燒,并大幅降低油耗與排放,這在當時來看屬于是“全球獨一份”。甚至到1973年,還能被學術界證明為當時最先進的層狀吸氣發動機。

足以證明:如果不逼工程師一把,你還真不知道他們會有如此能耐!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不過,當本田宗一郎躊躇滿志地把初代思域和CVCC發動機拿到美國炫耀時,卻被通用等車企嘲笑這台發動機是“娘炮”。的确,在V8橫行的年代,本田的L4發動機的确不夠有勁兒!在當時,不少美國車企就開始撺掇:“你本田要真有本事的話,就拿一台V8發動機通過‘馬基斯法案’,并且還不能降低馬力!”

本田宗一郎哪兒受得下這個氣?于是,本田又拼了一波,工程師們把雪佛蘭Impala上的5.7L V8引擎安裝上了本田的CVCC系統。而結果,自然是皆大歡喜的:這台擁有CVCC技術的5.7L發動機,不僅沒有損失原有的動力,同時還完美通過了EPA排放測試,本田也成為不少美國車企尋求合作的對象。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經此一役,本田在北美名聲大噪,初代思域也堂而皇之地敲開了美國市場大門,并且受到了人們的追捧。當然,随着銷量提升、收入的提升,本田做的下一件事,依然是投入大量的資金與精力來研發更優秀的發動機技術!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進入VTEC時代

本田讓全世界為之一震

如果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CVCC技術讓本田能夠在國際汽車市場站穩腳跟,那麼當時間來到八十年代之後,本田考慮的則是如何讓自己名揚全球。對于大部分車企來說,參與賽車運動絕對是推廣自己産品、曆練自身技術的“萬金油”。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不管是本田掌門人本田宗一郎,還是無限創始人本田博俊,他們都熱愛着賽車運動,從本田汽車創立伊始,就開始馳騁于賽道,并且本田在早期也拿下過數次日本本土汽車賽事的桂冠。不過,本田怎安心偏居一隅?頂級的F1舞台,才是本田所向往的。

其實在六十年代,本田也去F1的圍場内“浪”了一波,并且本田廠隊還取得過一次大獎賽冠軍。

而本田真正開始在F1賽事中發力,還得從八十年代說起。1983賽季,本田重返圍場;1986賽季,搭載RA166E V6渦輪增壓發動機的Williams-Honda FW11賽車,幫助本田拿到了1986年F1方程式世界車隊總冠軍獎杯……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随後,本田與邁凱倫結緣,并且在V10自吸發動機與車神塞納的幫助下,經曆了無數次榮耀。直到剛剛過去的2021年,由本田提供發動機的紅牛車隊,再次捧起了2021賽季的總冠軍。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似乎說的有點遠,但不可否認,本田在圍場内取得了驕人戰績。而且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本田憑借出色的發動機技術,成為了全球車迷為之狂熱的汽車品牌。

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及脫胎于F1賽車的VTEC技術,也就是“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電子控制系統”。

1989年,本田正式釋出了VTEC技術。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其核心,就在于這套技術為發動機提供了一套可變配氣系統。而這一系統讓民用車兼顧了經濟性與高性能兩種取向。

簡單來說,這套系統是在進、排氣凸輪軸上內建了兩種角度的凸輪。在中低轉速時,大家希望獲得更經濟的動力取向,此時由普通的凸輪來頂動氣門,降低發動機功耗;而在中高轉速區間時,大家更希望車輛的動力響應變得“神經質”起來,此時機油會推動位于氣門搖臂内的柱塞來完成兩種凸輪的轉換,高角度的凸輪不但可以使氣門在一個工作循環中開啟的時間更長,同時可以增加氣門的升程,有效保證發動機對進氣的需求。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其中,極具代表性的發動機,就是本田的B系列紅頭發動機。這不僅僅是一台能兼顧中低速經濟性、高轉速高性能的發動機。同時,這台發動機也率先突破了自吸發動機“升功率”超100匹的記錄,成為了自吸時代最優秀的中小型排量發動機之一。

當時間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後,本田還在VTEC的基礎上研發出了i-VTEC技術。這套技術增加了一組進氣門凸輪軸正時可變控制機構,使發動機在大範圍的轉速内都能有合适的配氣相位,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發動機的性能,相比原有的VTEC技術,性能上提升了20%。更低的油耗、更強的動力,讓九十年代至零零年代的本田車型,受到了無數使用者的追捧。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例如本田的第八代思域,就搭載了應用i-VTEC技術的1.8L自吸發動機。這台發動機最大馬力可達140匹、峰值扭矩可達174牛·米,應用在思域上,百公裡綜合油耗低至7.2L。在當時,這一代1.8L發動機加持的思域也擁有了“2.0L的動力、1.5L的油耗”這一美名。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進入到小排量時代

本田的進擊之夢依舊在繼續

如果翻開本田的曆史,大家很容易發現:自從本田誕生以來,其實并不太擅長制造大排量發動機。在民用車領域,本田沒有缸數在6個以上的機型。其排量最大的發動機,是應用于“美國特供車”讴歌MDX上的3.7L V6發動機,排名第二的則是應用在老款雅閣等車型上的3.5L V6發動機。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其實從我們的認知來看,不管是本田的3.7L發動機,還是3.5L發動機,其知名度都不算是太高。至于本田的“神機家族”,那基本上都是中小排量機型。說遠一點,有本田的B16、B18、B20等來自于九十年代的“洪荒之力”;說近一點,L15地球夢系列、K20 VTEC系列,風頭都很強盛。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随着渦輪時代、小排量時代的到來,善于打造中小型排量發動機的本田,再一次容光煥發。

目前,本田主打的發動機也是L15和K20系列。雖然陣容精簡,但耐不住這兩大系列的發動機實在是太過于強悍。

首先,來聊聊本田的L15系列,這一系列大概可以分為1.5L自吸發動機和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它們廣泛地應用于飛度、思域、CR-V、雅閣等車型中。

其實無論是哪一款車,我們在駕駛車輛的時候,都能明顯地感覺到發動機的表現十分活躍,稍微踩一點油門,車輛就能提供充足的推背感,帶來不錯的運動表現。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事實上,L15系列發動機雖然排量不高,但依舊運用了大量全新技術。例如內建式4-2排氣歧管、高效斜流低慣性渦輪,再加上對燃燒系統和噴射點火系統的一系列優化……其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在節能減排的同時,依然為駕駛者帶來足夠的樂趣。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至于K20系列發動機,那就更加精彩了。這台來自于Type R的2.0T發動機,目前廣泛應用于冠道、UR-V以及讴歌RDX等豪華車型中,其最大馬力可達272匹、峰值扭矩可達370牛·米,其賬面參數甚至優于BBA的同排量機型。

汽湃觀察|技術控的執着!解讀本田動力發展史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台來自“戰車”的發動機,K20系列還深度優化了駕駛體驗。例如這台發動機的最大扭矩區間其實并不高,大概在2000rpm-4500rpm之間,但在實際駕駛的過程中,其爆發力卻十分線性。随着油門踏闆的深入,駕駛者能明顯感覺到扭矩曲線呈線性上漲的趨勢,甚至帶來了隻有大排量多缸數自吸發動機所獨有的柔和質感。

結語

行文至此,通過對本田發動機制造曆史沿革的解讀,我們幾乎重新認識了這個廠商。

本田作為一家汽車廠商,在六十多年來,始終堅持打造更新、更完善的動力技術,就光是這一點,也值得人們為之敬佩。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本田也知曉車迷、使用者對它的期待,每一次都能不負衆望。在如今,本田依舊堅持着自己的賽道夢,也希望能讓更多人享受到駕駛的樂趣。今年,本田也會将思域Type R引入國内,讓更多駕駛愛好者,感受到本田所獨有的樂趣。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圖檔源自網絡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衆号聯系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衆号背景申請并獲得授權

法律顧問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 姜磊律師

官方網站

入駐媒體平台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網易新聞 | 搜狐号

汽車頭條 | 趣頭條 | 易車号 | 新浪新聞

百度百家号 | 汽車之家 | 騰訊企鵝号

車友頭條 | 有車号 | 愛咖号

入駐視訊平台

央視訊号 | 哔哩哔哩 | 優酷視訊 | 騰訊視訊

西瓜視訊 | 愛奇藝 | 微視APP | 抖音APP | 快手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