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看!去年共享經濟融資額增長超八成,7大領域誰最吸金

近日,國家資訊中心正式釋出《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2)》,報告研究顯示,2021年大陸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36881億元,同比增長約9.2%;直接融資規模約2137億元,同比增長約80.3%。報告同時對共享經濟市場細分領域的市場競争格局進行研究認為,2021年大陸共享經濟在交通出行、生活服務等主要領域市場競争更加激烈。

來看!去年共享經濟融資額增長超八成,7大領域誰最吸金

共享經濟模式逐漸成熟,企業積極推進上市融資

報告開篇指出,報告中所指共享經濟是利用網際網路平台将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通過推動資産權屬、組織形态、就業模式和消費方式的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便利群衆生活的新業态新模式。

來看!去年共享經濟融資額增長超八成,7大領域誰最吸金

報告将大陸共享經濟市場分為交通出行、共享住宿、知識技能、生活服務、共享醫療、共享辦公和生産能力7個領域。研究顯示,2021年生活服務、生産能力、知識技能三個領域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位居前三,分别為17118億元、12368億元和4540億元,占比分别為46.41%、33.53%和12.31%。

來看!去年共享經濟融資額增長超八成,7大領域誰最吸金

從2021年同比增速來看,共享辦公、生産能力和知識技能增速最快。其中共享辦公增速最高,達26.2%,疫情帶來的靈活辦公需求催生了這一增速。而受疫情沖擊的共享住宿交易額相對2020年仍然同比下降。

來看!去年共享經濟融資額增長超八成,7大領域誰最吸金

報告研究表示,2021年共享經濟企業積極推進上市融資,經初步測算,2021年共享經濟領域直接融資規模約為2137億元,同比增長80.3%。其中交通出行、共享住宿、生活服務和共享醫療融資額同比增速較高,均超過100%,知識技能和共享辦公融資額同比下滑,其中共享辦公從2020年68億元融資額下滑到2021年僅1億元,下滑幅度達98.5%。

報告分析認為,随着共享平台企業規模的擴大和商業模式的成熟,通過上市和公開市場募集資金成為平台越來越重要的融資途徑。分領域來看,2021 年共享出行、知識分享、物流、充電等多個領域的平台企業積極推進上市融資。

報告認為,上市首先是平台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為了進一步吸納社會資金和支撐平台業務持續發展,加速上市成為許多共享平台的戰略選擇。其次,上市也是風險投資退出的需要。随着網際網路平台的不斷成熟,風險投資退出意願也随之增強。

網約車、知識分享、社群團購等領域市場變化大

而受監管政策、企業上市、資本市場形勢等多種因素影響,2021 年共享經濟平台企業之間競争更加激烈,部分領域市場格局出現新變化,一些行業進入新的整合期,一些領域出現新一輪“洗牌潮”。

例如在共享出行領域,随着 7 月初滴滴相關多款App下架,各網約車平台紛紛推出新的競争政策,抓緊搶占市場佔有率。一大批二線網約車平台以各種方式加強推廣,在司機、乘客兩端投入大量資金補貼,加速進入其他城市,以期抓住網約車行業空窗期謀求更好發展。資本也在沉寂數年之後重回這一領域。多家網約車平台2021年獲得新一輪大額融資,如9月曹操出行獲B輪融資38億元,10月T3出行完成77億元A輪融資。

在知識分享領域,音頻内容平台競争日益激烈,多家大型網際網路如騰訊、位元組、網易公司入局,與行業領先的喜馬拉雅、行業第二梯隊的荔枝、蜻蜓FM等争搶内容和流量資源。

在生活服務領域,一邊是曾經占據市場優勢的部分企業退出市場或業務收縮,如同城生活破産、食享會停運,興盛優選、十荟團、橙心優選、美菜網、京喜拼拼等社群團購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縮調整。一邊後進入者不斷加速市場拓展步伐。整體來看,随着監管措施的逐漸落地,市場将更加趨于理性,精細化營運降本增效成為重心,一些專注于滿足小範圍使用者差異需求的平台企業面臨新的市場機會。

同時,從整個共享經濟市場格局來看,平台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技術共享、生産資料共享等共享經濟從消費端向生産端邁進的趨勢越發明顯,共享經濟對“保市場主體”的作用日益凸顯。報告中列舉了平台助商戶數字化,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型技術賦能中小企業,過共享庫存、共享生産資料、共享用工、共享辦公、共享工廠等新業态新模式。

報告研究指出,總體來看,2021年大陸共享經濟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一是受監管政策、企業上市、資本市場形勢等多種因素影響,主要領域共享經濟市場格局加快重塑,競争更加激烈,多元化商業模式的擴充和創新更加重要。二是一系列加強新就業形态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政策措施出台,共享經濟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持續完善。三是共享經濟市場制度建設步伐加快,監管執法力度加大,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

對于大陸共享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報告指出,一是宏觀經濟下行持續承壓、平台治理和監管強化等多種因素影響共享經濟企業預期;二是共享經濟平台在參與主體、價格行為、用工管理、資料管理等方面的合規化水準亟需提高;三是平台企業存在資料過度收集甚至是非法收集、資料濫用、資料洩漏等多種潛在風險,資料安全治理面臨新挑戰;四是共享經濟平台企業在拓展國際市場過程中面臨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更高的合規成本,企業“走出去”面臨新挑戰等。

報告認為,“十四五”大陸共享經濟新業态新模式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共享經濟在生活服務和生産制造領域的滲透場景将更加豐富。随着共享經濟的全面發展,平台新就業形态勞動保障制度體系将加快完善,平台企業主體責任将進一步明确。從政策導向上看,發展共享經濟将成為提升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實效的重要抓手。

出品:南都科創工作室

采寫:南都記者 徐勁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