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57萬輛!全球每賣出三輛保時捷,就有一輛銷往中國

摘要:保時捷中國車主平均年齡僅35歲,電動車車主年齡甚至更低

文|王靜儀

編輯| 施智梁

平均售價約百萬元的保時捷,2021年在中國賣出了9.57萬輛,再創銷量紀錄。

保時捷中國近期公布了過去一年業績:2021年在全球累計賣出新車30.19萬輛,同比增長11%,其中中國市場累計傳遞9.5671萬輛,相比上一年度增長8%,連續7年成為保時捷品牌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9.57萬輛!全球每賣出三輛保時捷,就有一輛銷往中國

▲ 保時捷過去兩年的銷量情況

圖檔來源:企業供圖

“我們在中國的客戶非常年輕,和歐洲的客戶相比整整年輕了一代。比如說保時捷在德國的客戶主要就是55歲左右的男性。但在中國我們客戶的平均年齡是35歲,性别比例已經達到1:1,其中女性客戶大多集中在32-35歲左右。”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嚴博禹博士(Dr. -Ing. Jens Puttfarcken)如此對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描繪使用者畫像。

入華20年,從27輛到95671輛

2001年,第一家保時捷中心在北京開幕,第二年,中國大陸市場共售出27輛保時捷。

在入華第20年的2021年裡,保時捷在中國共售出95671輛車,創下銷量紀錄,占全球銷量的32%——也就是說,全球每賣出三輛保時捷,就有一輛銷往中國。

9.57萬輛!全球每賣出三輛保時捷,就有一輛銷往中國

▲ 保時捷的全球銷量占比以及中國市場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汽車産業,保時捷全球共計銷售汽車27.22萬輛,同比下降3%。中國卻成為保時捷在此期間唯一實作增長的單一市場,共計銷售8.9萬輛,同比增長3%。

對于近10萬輛車全部從德國進口而來的保時捷來說,實作這個銷量數字并不容易,需要克服倉儲、物流等各個環節的防疫難題,以及應對不時發生的黑天鵝事件。

“目前是海運為主,中歐班列等陸運為輔,因為防疫限制,每輛車都要進行消毒。”保時捷中國首席營運官蕭達對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透露,保時捷經銷商從下定到車運過來,要等六個月的時間,而同樣車型全進口的日本豪華品牌雷克薩斯,僅需一個月。

什麼時候國産,是保時捷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對此,嚴博禹表示,還沒有國産計劃,現有的保時捷德國工廠在産量上能夠滿足市場需求,另建廠不符合成本效益。

2021年,保時捷在全球賣出30.19萬輛新車,其中最暢銷的是SUV車系:入門級車型Macan全球銷量為8.8362萬輛;中大型SUV Cayenne全球傳遞8.3071萬輛。

需要指出,保時捷近百萬的成交價限制了其銷售規模,2021年才首次突破30萬輛大關。作為對比,同屬大衆汽車集團旗下的奧迪品牌,成交價約為保時捷一半,去年在全球一共賣出近200萬輛新車。

是否會單獨上市,是保時捷同樣經常面臨的問題。嚴博禹對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回應了近期保時捷将分拆上市的傳聞,“保時捷良好的盈利能力讓保時捷有很好的估值,但關于分拆上市,大衆集團和保時捷集團需共同商議決策,保時捷中國暫時不便回應這一問題。”

保時捷中國副總裁及首席财務官洪聲則進一步表示,不少造車新勢力上市可能是考慮到資金方面的缺乏,而保時捷一直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銷售回報率穩定在15%以上。

保時捷在大衆汽車集團中一直都充當着利潤奶牛的角色。根據大衆汽車集團2020年财報,保時捷品牌的銷售收入就達到287億歐元(約合人民币2200億元),創下曆史新高;銷售利潤達到42億歐元(約合人民币322億元)。

2025年,新能源車型銷量占比将達50%

中國汽車市場電動化的滲透率正在不斷加深,作為最早一批宣布電動化戰略的超豪華汽車品牌,保時捷也身處時代轉型的浪潮之中。

2021年,保時捷在中國一共賣出了7315輛Taycan——這是一款平均售價接近100萬元的電動跑車,續航超400公裡,強調駕控體驗。

嚴博禹向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介紹,72%的Taycan使用者是首次選購保時捷車型的人群,并且普遍擁有較高的收入和教育背景,年齡略低于35歲的中國車主平均年齡。

9.57萬輛!全球每賣出三輛保時捷,就有一輛銷往中國

▲ 圖源:IC

“Taycan的銷售可以說是非常成功,2020年賣出了1000多輛,2021年賣了7000多輛,其實數字可以更多,但受到晶片短缺的限制,影響了我們的傳遞。”嚴博禹補充道,Taycan今年的銷售情況主要取決于供應鍊情況,預期和2021年相比持平或者微增。

晶片供應短缺,是自2020年末困擾汽車行業至今的問題。許多晶片制造商認為,供應短缺将持續到2022年下半年。

盡管單一車型Taycan表現不錯,但截至目前,保時捷向中國共引進了16款純電和插電式混動車型,在2021年總傳遞量中占比18%。

這一占比顯然還有提升空間。根據保時捷的規劃,到2025年,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占比要達到50%,即每賣出兩輛車,其中就有一輛新能源車型;這一比例到2030年,要進一步推進到80%。

為了實作這一目标,2023年,保時捷将推出第二款純電車,也就是純電版的Macan。将最受歡迎的車型電動化,保時捷希望能複制燃油車Macan的成功。

“這是一個全新的技術挑戰,和其他的大公司相比,這個挑戰對保時捷而言更大。我們在引進新技術的時候,企業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進行轉型和投入。”嚴博禹坦言。

以第一款純電車型Taycan為例,單就這款車型的釋出,保時捷就投入了至少60億歐元(約合人民币430億元)以及1200名員工。

在未來五年内,保時捷計劃在混合動力、電氣化、數字化方面投資約100億歐元(約合人民币718億元)。其中,60%将用于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研發,30%将用于與電氣化相關的有形資産投資,另外的10%将用于汽車的數字化,例如高度自動駕駛平台。

在面向未來釋出宏大規劃的同時,保時捷中國近期将迎來人事調整。統管中國市場四年後,現任保時捷中國掌門人嚴博禹,将調任奧迪品牌歐洲區(含德國)的銷售負責人。

自2022年6月1日起,Michael Kirsch将出任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業務。Michael Kirsch目前擔任保時捷日本總裁及首席執行官。

“過去四年在中國,我感受最深的是一種做事的精神,我們的供應商、經銷商、員工、合作夥伴們,都積極找各種方法把事情做成,而不是坐在原地等待,我會把這種精神帶回德國。”還有幾個月就要離開中國的嚴博禹對财經汽車(ID:caijingqiche)感歎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