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網熱議的“東數西算”,憑啥能比肩南水北調?

全網熱議的“東數西算”,憑啥能比肩南水北調?

又一項超級工程落地。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多個部門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内蒙古、貴州、甘肅、甯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資料中心叢集。至此,全國一體化大資料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受此影響,資本市場徹底沸騰,多隻相關概念股連續漲停,“東數西算”俨然成為了新的投資風口。

究竟何為東數西算?背後深意幾何?

1

從概念上看,“數”為資料,“算”指算力,也就是對資料的處理能力;“東數西算”則是通過建構資料中心、雲計算、大資料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将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資料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關聯。通俗點說,“東數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區發展資料中心,把東部地區經濟活動産生的資料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區來計算和處理,該項工程對于大陸經濟社會的建設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與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屬于同系列工程,足以彰顯決策層對于全國範圍内數字化建設的高度重視。

為何要大力推行東數西算?其根源在于發展數字經濟的客觀訴求。

放眼全球,數字化浪潮已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搶占數字經濟發展的制高點、把握新形勢下的産業變革機遇已是所有人的共識。這當中,資料已經成為了繼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之後的又一關鍵生産要素,算力在數字時代扮演着全新生産力的角色,而以資料中心(IDC)、超級計算中心等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正在成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底座。近些年,伴随着數字技術向各個産業領域的全面滲透,産生的資料規模越來越龐大,全社會對于算力的需求也愈加迫切,發改委預計每年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大力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刻不容緩。

放眼當下,大陸資料中心大多分布在東部地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資料中心能耗較高,對于電力、水資源的消耗都很大,東部地區雖然經濟發達,但在能源、水、土地等方面的供給上壓力不斷增加,且人工費用相對較高,進一步建設發展資料中心無疑要受到極大的限制。反觀西部地區,各種資源極其豐富,成本偏低,且土地空間廣闊,完全具備承接東部地區算力需求、發展資料中心的能力,與東部地區形成了極強的互補性。

正因如此,“東數西算”才得以應運而生,相當于是對全國範圍内的數字經濟資源進行了優化配置,繼而提升整體算力水準,夯實數字經濟底座,這與我們熟悉的“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的邏輯是相類似的,都是從國家層面進行區域間的資源調配。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批複檔案,“東數西算”工程在全國布局了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這8個節點分為兩大類,其定位不同,發揮的作用也不盡相同。

全網熱議的“東數西算”,憑啥能比肩南水北調?

具體而言:

貴州、内蒙古、甘肅、甯夏屬于第一類,這4個節點分布在西部地區,可再生能源豐富、氣候适宜、資料中心綠色發展潛力較大,其定位是不斷提升算力服務品質和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夯實網絡等基礎保障,積極承接全國範圍的背景加工、離線分析、存儲備份等非實時算力需求;

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屬于第二類,這4個節點與大陸重要城市群重合,其特點是使用者規模較大、應用需求強烈,要服務于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需要,其定位是進一步統籌好城市内部和周邊區域的資料中心布局,實作大規模算力部署與土地、用能、水、電等資源的協調可持續,優化資料中心供給結構,擴充算力增長空間。

這8個節點各有側重又互為補充,在此基礎上又布局了10個國家資料中心叢集,以此作為支撐,推動算力資源有序向西轉移,進而有助于東西部算力供需失衡問題的加快解決,實作全國算力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全網熱議的“東數西算”,憑啥能比肩南水北調?

2

除了優化區域算力格局、改善資料中心供需失衡問題之外,“東數西算”工程還有望從以下兩大方面為經濟社會的發展賦能:

其一,推動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縮小區域經濟差距。

資料中心産業鍊條較長,涉及到伺服器、交換機等IT網絡裝置,散熱、機架等支援性裝置,以及營運商等多個環節,大面積建設算力樞紐和資料中心叢集,必将産生極大的投資帶動效應,有力拉動産業鍊上下遊的投資。就目前而言,大陸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已頗為成熟,西部地區産業基礎則相對薄弱,通過“東數西算”工程的實施,有利于擴大西部地區的有效投資,繼而帶動當地經濟更高品質的增長。

全網熱議的“東數西算”,憑啥能比肩南水北調?

不僅如此,“東數西算”還可以極大地促進資料要素的跨區域流動,有效激發資料要素的創新活力,加速數字經濟的發展程序,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這是實作産業更新和平衡區域發展的重要路徑,相當于為西部地區開辟了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可以充分整合資料算力,并進一步釋放區域合作的倍增效應,實作東西部地區共赢發展。

其二,高度契合“雙碳”目标,助力綠色經濟發展。

資料中心曆來都是耗電大戶,被稱為“不冒煙的鋼廠”和“電老虎”。根據華北電力大學撰寫的《點亮綠色雲端:中國資料中心能耗與可再生能源使用潛力研究》,2018年大陸資料中心總用電量約為1609億千瓦時,占大陸全社會用電量的2.35%,規模甚至超過了同期上海市的用電總量(1567億千瓦時);而在微觀層面,資料中心電力成本占其營運成本的56.7%,其中占據能耗比重最大的為IT裝置和制冷系統,二者合計占資料中心總能耗的80%。

與此同時,資料中心的碳排放量還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在于,資料中心的用電來源仍以傳統的火電為主,占比在70%以上,其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僅有20%出頭。參考國海證券的測算結果,若能通過提高可再生能源上網消納以及資料中心企業更主動采購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将資料中心整體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至30%,那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減少超過1500萬噸。

在“雙碳”目标下,資料中心要如何實作高效、清潔、集約、循環的綠色發展,已成為亟需破解的難題。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 2022 年初釋出的《全國一體化大資料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以及本次釋出的“東數西算”工程政策,已明确提出要提高資料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鼓勵其參與綠電交易。而大陸西部可再生能源豐富價廉,比如内蒙古擁有發達的風電,甯夏的光伏産業頗具氣候,并且西部地區大多溫度較低,加大資料中心在西部布局的傾斜力度,提高西部綠色能源消納比例,顯然有利于降低資料中心的能耗水準,提高電源使用效率,降低其用電成本,繼而促進節能減排,為“雙碳”目标的如期達成提供保障。

如今,在國家政策的支援下,“東數西算”工程的實施将有望重塑大陸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為國民經濟的更高品質發展注入全新的動力。

3

随着“東數西算”題材的不斷發酵,資本市場上投資者的熱情也水漲船高。雖然近期相關闆塊的股價已經有所表現,但是按照市場機構的普遍預測,“東數西算”在未來五年内或将帶動每年千億元的投資規模。這便意味着增長空間巨大,而背後更是孕育着大把的投資機會。

除了資料中心IDC闆塊,投資者還可以重點關注如下領域:

第一,溫控裝置。

溫控系統能耗巨大,節能減排的關鍵便在于降低溫控系統的能耗。一方面,受益于建立資料中心的拉動,溫控裝置的需求量将不斷上升;另一方面,按照《全國一體化大資料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的要求,鼓勵新型機房精密空調、液冷等創新液冷方案的應用,推動資料中心采用機櫃子產品化等節能技術模式,這些都将有利于溫控裝置的品質更新與效能的優化。

第二,ICT裝置/光子產品。

ICT裝置與光子產品是算力網絡的基礎,資料中心叢集建設疊加算力需求不斷提升,有望推動伺服器、交換機、路由器、光子產品的擴容與更新。

以光子產品為例,光子產品是一種用于高帶寬資料交換的光器件,其作用是實作光信号和電信号之間的互相轉換,進而實作資料的傳輸。新一代資料中心網絡架構下的光子產品數量倍增,随着網絡架構更新,框式交換機逐漸被拆成盒式交換機,光子產品數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新一輪的需求增長和光子產品技術換代催化,行業有望在2022年迎來新一輪的價值重估。

第三,電力裝置。

大型資料中心建設需要用到大量高速傳輸電纜及其連接配接系統。同時,由于資料中心裝置疊代速度快,需要進行周期性裝置更新,是以存量的資料中心也需要持續性地購買配套電纜、元件等。在“東數西算”工程的帶動下,電力裝置有望持續受益。

第四,雲網融合。

根據《全國一體化大資料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中的具體要求,對叢集和城區内部的資料中心進行一體化排程,支援在公有雲、行業雲等領域開展多雲管理服務,加強多雲之間、雲和資料中心之間、雲和網絡之間的一體化資源排程。是以在雲網融合、多雲融合一體化的趨勢下,相關領域或将存在投資機會。

【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号所載資訊或所表述意見僅為觀點交流,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本文由“蘇甯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星圖金融研究院進階研究員付一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