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醫生要掉多少“坑”,才能賺到創業的第一桶金?

2014年,安徽省立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夏敏決定創業,和同是學醫出身的發小吳舟一起。

變賣房産、注冊公司、專做氣道産品的創新轉化。

當時,是夏敏進入安徽省立醫院工作的第10個年頭。此前,在外科輪轉3年後,他于2008年定科在麻醉科。工作之餘,他對日常使用的醫療器械會做針對性改良,包括護理器械、麻醉的氣道管理工具等,也為部分改良設計申請了專利。

彼時,中國的外科技術、器械已基本實作與國際接軌,但麻醉技術、麻醉器械的發展,相對來說比較滞後。以困難氣管插管術為例,醫生甚至需要跪地操作。

「工具不好用」是促使夏敏進行醫療創新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醫者的「使命使然」。

「醫療器械,如果不是醫生去做創新,那誰來做創新?」夏敏在接受健康界專訪時說道。

在夏敏看來,隻有醫生最了解醫生需要什麼,病人需要什麼,臨床上的痛點問題有哪些,「你讓别人去改(器械),他不知道要怎麼改」。

這是夏敏創新創業的初心,但創業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即便已經擁有多項專利,要将專利轉化為産品(樣品),再将産品轉化為商品,也并非易事。夏敏坦言,這一路上掉了太多的「坑」。

一個醫生要掉多少“坑”,才能賺到創業的第一桶金?

安徽省立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夏敏

過去的自己,把未來的自己給坑了

第一個坑,是「專利坑」。時間拉到2016年,此時夏敏創業已經2年,但公司依然沒有任何産品。

究其原因,問題出在專利權上。

早在2012年,夏敏便申請了一項名為「弱刺激仿生型口咽通氣道」的專利。該專利結合口咽解剖特點,對傳統産品進行重新設計,可減少插管時對患者的損傷和刺激。

夏敏認為,這項裝置非常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故而圖紙一畫出來,就早早去申請了專利,完全沒有考慮産品所涉及到的不規則管芯,能否大批量生産。

事實證明,果然不可以。盡管在做樣品模型時,應用3D列印技術,的确可以列印出複雜的管腔形态,但要大規模生産,還是傳統的模具加工方式更為經濟、可行。

然而,模具工藝并不能實作夏敏圖紙中的不規則設計。

隻能改圖紙。通過跟模具廠的師傅反複讨論、修改,最後出來一版可以實作生産的設計圖,但這一版跟夏敏最初申請專利的那一版已經相差甚遠,原有的專利權,無法保護目前的産品設計。

夏敏隻好再去重新申請專利,但又碰到了新問題。根據《專利法》第22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所謂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實用新型不屬于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機關或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實用新型之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獲得公開。

夏敏的情況恰恰就屬于「喪失新穎性」,因為之前他本人已經申請過專利,該技術屬于公開技術,無法再申請專利。

「相當于自己前面的專利,把後面的專利給阻斷了。」夏敏說。

怎麼辦?不申請專利肯定不行。通過跟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局的專利審查員的反複溝通,最終,他還是拿到了「新」專利權,但寶貴的5年時間已經過去了。

哪裡該軟?哪裡該硬?隻有醫生知道

第二個坑,是「樣機坑」。夏敏沒有任何工科背景,這與中國的醫學教育體系有關。

衆所周知,中國高中生若被醫學院錄取,需要經曆「5+3+X」(即5年臨床醫學大學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教育訓練+2至4年專科醫師規範化教育訓練)之後,才能成為一名醫生。在這至少8年的學醫曆程裡,并不涉及工程學、材料學等其他學科。

知識結構「單一」,讓夏敏吃了大虧。

「第一個産品一共做了6套模具,前面5套都不能用。」夏敏說,模具師傅是根據産品結構去設計模具的,師傅之是以做出來的模具達不到與人體相結合的要求,是因為師傅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軟一點,哪些地方需要硬一點,哪些地方不能有毛刺——這些都是臨床醫生才會了解的。

如何跨過這道「醫工結合」的關口,成為夏敏面臨的又一道難題。當時,他并不知道還有一種職業叫「機械工程師」,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他隻好自學模具知識,再去跟師傅溝通,怎麼開模,怎麼分型,前模怎麼放,後模怎麼放……

「如果你自己沒有這(工科)方面的知識基礎,一點都沒有的話,其實很難去做成一個醫療産品。」夏敏坦言,這是醫生做醫療創新成果轉化的難點之一。

就是在反複的溝通、修改、重制模具之中,不僅時間流失掉了,金錢也是,單是這幾套小模具就花費了夏敏幾十萬元。

那些當初想不到

事後後悔不已的關鍵事項

曆經「專利坑」、「樣機坑」之後,終于在2017年,夏敏研發的氣道産品有望上市生産了。

這就涉及到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應該申報哪類醫療器械産品?

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定,按照風險程度,國家對醫療器械實行分類管理:第一類醫療器械風險程度低,實行産品備案管理,第二類(中度風險)、第三類(較高風險)醫療器械實行産品注冊管理。

「當時我們這款産品依據法規規定,既可以進行一類申報,也可以進行二類申報,為了縮短産品上市周期,我們就申報了一類醫療器械。」夏敏說。

事實證明,這又是一個讓夏敏後悔的決定。

産品的确很快實作了上市生産,但收費是個大問題。

現階段,中國醫療機構對于醫療器械的價格管理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是植(置)入類醫療器械和少數特殊材料,允許在醫療服務項目外單獨向患者收費;

二是低值衛生材料,作為醫療服務成本的一部分,納入醫療服務項目中打包收費,不單獨計價。

很明顯,夏敏申報為一類醫療器械的産品,應采用第二種方式管理。

不單獨計價,也就無法向患者收費。對于醫院而言,隻能算作科室成本采購,這就導緻産品很難打開市場。

夏敏反思,假如早在産品設計之初,做一些市場調研、評估,那麼是可以避免這種棘手情況的——比如産品既可以叫「口咽通氣道」,也可以叫「氣管插管固定器」,叫哪個名字更好一些,更有利于後面的市場銷售,需要前期就做好評估。

對于醫療創新創業而言,僅僅做到醫工結合還不行,還得結合「商業」。「不僅要考慮産品設計,也要考慮企業的商業模式、盈利模式,甚至醫保支付方式。」夏敏對此深有體會。

醫生創業有傾家蕩産的風險

與夏敏相比,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血管中心副主任醫師歐陽晨曦的創業時間更早。

早在2009年,歐陽晨曦還在武漢協和醫院工作時,便成立了一家生物技術公司。2014年公司研發的産品「小口徑人造血管」實作批量生産,緊接着在2015年獲得投資機構「加持」,拿到了2000萬元的A輪融資。

同年,歐陽晨曦調任阜外醫院,醫師職責之外,還兼任阜外醫院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負責醫院的成果轉化工作。

在外界看起來,歐陽晨曦的創業經曆順風順水,但在接受健康界專訪時,他卻稱「醫生創業有傾家蕩産的風險」。

一個醫生要掉多少“坑”,才能賺到創業的第一桶金?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血管中心副主任醫師歐陽晨曦

「科研做失敗了,國家不會逼你退錢(科研基金),也不會有人逼你去賣房子還錢,但是做企業,很可能投進去的錢徹底「打水漂」了。」歐陽晨曦說。

在他看來,創業需要面臨的最大風險便是「銀行斷貸」。

盡管近年來,國家為了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2018年銀保監會提出初步考慮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要實作「一二五」的目标(即在新增的公司類貸款中,大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不低于1/3,中小型銀行不低于2/3,争取3年以後,銀行業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占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不低于50%)。

但在現實中,仍然存在部分銀行對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停貸、壓貸、抽貸、斷貸」的現象。

「你先還了這筆錢,馬上就可以再貸出來」是銀行信貸員的常用話術。創業者在聽完這句話後,部分會選擇從小貸公司、典當行、融資租賃、私募基金等類金融機構,以及民間融資等借用過橋資金,以新還舊,而這樣借款的年化利率通常極高,部分甚至達30%以上。

「後續如果銀行不給你續貸,你欠高利貸的錢怎麼還?」歐陽晨曦強調,醫生創業時一定要避免掉入這種融資陷阱,「很危險」。

大逆不道?體制内的醫生怎麼能從商呢?

雖然經常被稱為醫生創業圈裡的「老」人,但其實一開始歐陽晨曦并沒有想過要創業。

作為中國外科泰鬥裘法祖院士的關門弟子,前期有很長一段時間,歐陽晨曦的關注重心都放在「科研」上。

2003年,歐陽晨曦從德國留學歸國,到武漢協和醫院血管外科工作後,他便将「人造血管」標明為自己的科研方向。

人造血管可用于多種血管疾病的治療,當人體某部位血管出現老化、栓塞或破損等情況,不能正常供血時,可對其進行切除并用人造血管置換。早在20世紀50年代,人造血管便已研制成功,并獲得臨床應用,到21世紀初,直徑大于6毫米的人造血管已普及,但小于6毫米的小口徑血管的研制,仍然是國際難題。

2008年,歐陽晨曦團隊研發的小口徑人造血管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獲國家級認可時,他卻慢慢感覺到:科研做到「頭」了,但同時他也發現:即便科研做到「頭」了,産業化成績仍然是零,因為實驗室的發明創造不可能直接應用到人身上。

「隻有(把專利)轉化成産品,才能真正造福患者。」歐陽晨曦決定創業。

當時,國家和地方政府已經把引進海外科技人才作為謀求發展、促進創新驅動的重要舉措,支援政策陸續出台。例如,廣東省于2009 年對引進創新科研團隊資助最高金額 1 億元。

武漢也出台了相關支援政策。歐陽晨曦拿到的第一筆創業資金,便來自「3551光谷人才計劃」。

然而,與政府的扶持态度相反,彼時高校和醫院對于醫生創業并不認可。

「他們認為你這是大逆不道。」歐陽晨曦說。

「體制内的醫生怎麼能從商呢?」這是當時的普遍思維定勢。在科研院所的上司看來,産業化道路完全背離了學者道路、醫者道路。

不過,讓歐陽晨曦感到慶幸的是,由于獲得了政府的資助,故而醫院方面雖然沒有對其創業表示支援,但也沒有強烈反對。

來源|健康界

撰文|申夢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