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行業2022年我們關注什麼?|光速Insight

新能源行業2022年我們關注什麼?|光速Insight

在“雙碳”戰略的驅動下,新能源已成為市場及資本關注的大熱賽道。與此同時,網際網路大廠等競相湧入,又進一步加速了新能源産業的發展。

光速中國目前在綠色科技、硬科技、醫療科技、企業服務和消費科技領域都有很好的布局。基于對行業的認知和前瞻性判斷,對涉及新能源産業相關領域的投資比重也在逐漸增加。

在光速中國合夥人朱嘉看來,對新能源賽道的投資并不是單純的資本交易,而是一個資本流向與科技創新高度耦合且持續的過程。

他以锂電池産業鍊為例,锂電池的上遊材料,包括它的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不僅僅是個重資産的制造行業,也需要大量的材料技術和工藝創新。終極目标是為了不斷提升锂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安全性,延長可循環次數。現在看到的锂電池并不是未來的終極形态,還有大量的改進空間,甚至研發還将拓展到鈉電池等其他的電池技術。

再比如氫能源,這是一個涉及電化學、機械工程等大量技術創新的領域。光速中國早期投資了勢加透博,他們是為氫能源的燃料電池系統提供10萬轉/分鐘的無油空氣壓縮機,這一技術此前應用在航天領域。

此外,氫能源燃料電池裡的核心部件膜電極牽涉到大量的催化劑、質子膜、氣體擴散層等材料的研發,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科技創新。光速在這個領域投資的唐鋒能源提供的膜電極産品已實作了世界領先的水準。

瞄準新能源未來的發展方向

雖然新能源産業鍊涉及諸多細分領域,包括光伏、儲能、锂電池、氫能源以及終端應用領域等,但對資本來說,重要的是找到裡面的核心環節做布局。在尋找其中的投資機會時,朱嘉談及,我們會瞄準未來的發展方向,比如新能源的供給形式。

其中,光速很看好锂電池産業鍊,包括锂電池本身以及它的上遊材料,還包括锂電池相關的核心零部件。比如BMS電池管理系統就是其中核心之一,這也是光速投資協能科技的原因。協能科技從成立之初就布局了锂離子動力電池梯級利用鍊,開發和掌握了大量梯次利用技術,極大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降低了動力锂電池的全壽命周期成本,在這一領域擁有很大優勢。

另一塊則是光伏産業鍊和氫能源,特别是在新能源發電和終端應用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此外,新能源與傳統行業的跨界結合也是光速瞄準的一個重要方向。以汽車行業為例,光速中國今年在汽車出行産業投資方面将重點關注新能源和智能化交融的方向。

有資料顯示,去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在中國汽車零售市場的滲透率高達22.6%。就在一年前,這一資料僅為5.8%。讓光速中國合夥人高健凱感到振奮的是,不止是特斯拉、蔚小理這些造車新勢力,以比亞迪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新能源汽車銷量也處于高速增長中。

談及去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高健凱眼中的變化還不止于數字:“這一年,新能源在汽車産業真正完成了從飽受質疑到全面擁抱的轉變。”

在此之前,從産品品質到傳遞能力,再到商業模式可行性,新能源汽車産業一直在争議中前進。而在去年,一直看衰純電動汽車的豐田都開始全面擁抱電動化。

據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市場滲透率有望從2021年的接近15%提升至20%以上。

“随着市場滲透率的繼續提升,新能源汽車企業會繼續以使用者的自我認知定位差異來做品牌區隔。”高健凱認為,一些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在2022年将迎來機會點。

不僅如此,新能源乘用車的産銷量提升将帶動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成本下降和智能化水準提升,這也給了新能源商用車新的機會。

以前晨汽車為例,這是光速中國在早期投資的一家看到新能源商用車機會的企業。前晨汽車通過提升新能源卡車的智能化水準,幫助貨車司機及物流公司降低營運成本來實作與客戶的共赢。

從下遊往上遊尋找投資機會

朱嘉提及,在尋找投資機會時,我們也會在這個産業鍊裡從最下遊的終端産品開始,往上遊不斷地去做研究和布局。一般而言,産業的發展都是從面向應用的下遊産品發展起來,它彙聚了上遊産業鍊所有環節的價值,市場規模因而也是最大的。雖然産業初期,這些環節的市場規模并不多,但伴随着整個行業的發展壯大,這些上遊環節的市場規模也會不斷擴大,從中産生出極有價值的龍頭企業。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高健凱認為,随着新能源汽車産業的不斷成熟,未來最大的汽車産業創新将會來自上遊零部件産業。在2022年,汽車功率晶片将是其重點關注的上遊晶片領域之一。

“未來,汽車功率晶片将會從傳統的矽晶片轉為碳化矽晶片。”高健凱表示。相比于傳統矽晶片,由碳化矽晶片驅動的新能源汽車能将能量損耗降低至此前的五分之一左右。據他預計,憑借更高的能源轉換效率優勢,碳化矽晶片将會在充電樁、車載充電器、逆變器等新能源汽車高壓充放電環節獲得大量市場機會。

目前,光速中國在碳化矽晶片領域已經布局了龍頭企業瞻芯科技。不止于此,未來将長期關注更多新能源産業相關的核心上遊技術。

朱嘉看到,随着資金密集湧入新能源投資領域,新能源領域眼下正發生一系列變化。不論是全球氣候變暖對大環境帶來的影響,還是新能源的發展開始擺脫10年前單純靠補貼模式來獲得市場回報的方式,抑或是新能源的買方市場逐漸從政府拓展到企業和家庭,這些都在不斷加速推進行業的發展程序。

“新能源産業革命會發生在更多的領域,進而帶動更廣泛的産業更新和變革。”高健凱堅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