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龐流血事件

作者:林徽因仰望的靈鹫山

1921年3月,湖南省長趙恒惕把湖南第一紗廠租給私商華寶公司。長沙勞工領袖、湖南勞工會上司人黃愛、龐人铨組織湖南第一紗廠勞工罷工反對此事。

譚延闿向黃興請準,将趙恒惕的一個旅留在了湖南,從此成為了自己的"禦林軍"。

趙恒惕(1880~1971) 字夷午,号炎午。湖南衡山人。早年入湖北方言學堂, 肄業後赴日本留學,入陸軍士官學校炮科學習。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曾任民國政府湖南省參議會參議長,1949年全國大陸解放前夕逃往台灣。1971年于台北病死。

黃龐流血事件

裕湘紗廠,曾用名經華紗廠、湖南第一紗廠,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潇湘北路,始建于1912年,是長沙輕工業發展的重要項目工程之一。 2009年,長沙市政府重修裕湘紗廠,并作為景點對外開放供市民參觀。

輝煌時期裕湘紗廠甚至有近8000名員工在,生産區裝置齊全,生活區功能完善。

黃龐流血事件

2018年1月,入選中國工業遺産保護名錄第一批名單。

湖南勞工會的鬥争引起毛澤東的高度重視。1921年中共一大之後,在毛澤東的幫助下,黃愛和龐人铨由傾向無政府主義轉而信仰馬克思主義,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黃龐流血事件

1921年11月毛澤東在《勞工周刊》湖南勞工會周年紀念特刊号上發表《所希望于勞工會的》的文章,就勞動組合的目的、勞工階級的覺悟和根本利益、組織形式、經費籌措等方面提出了指導意見。黃愛接受毛澤東的建議,對湖南勞工會進行改組,并任執行委員會書記部委員。湖南勞工會從此納入中共湖南省支部指導的勞工團體之列,标志着湖南勞工階級由自在的階級轉為自為的階級。毛澤東還介紹他與共産國際代表馬林面談。

1921年12月25日,在毛澤東的策劃下,湖南勞工會與長沙學界和社會各界聯合舉行反對帝國主義列強華盛頓分贓會議的遊行大會,黃愛任大會主席,參加的勞工上萬,散發了30餘種、20萬份傳單,号召全湖南、全中國、全世界無産階級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聯合起來,聲勢浩大,引起軍閥政府恐懼和仇恨。

1922年1月13日,湖南第一紗廠勞工發動大罷工,遭到反動軍閥政府的殘酷鎮壓,當場死亡3人,傷30人。黃愛和龐人铨聞訊後立即趕到現場指揮,代表勞工向反動軍閥政府提出:給勞工發雙薪,軍隊一律從紗廠撤出,發給死難喪葬費,被傷勞工發給調治費等,共11項合理要求。黃愛激動地說:"我決定灑我的熱血,作第一個犧牲者,去換得自由來,将來世界能享着自由,這不是我最大的希望麼!"北洋軍閥政府對黃愛長期以來從事勞工運動恨之入骨,1月16日夜,派兵包圍湖南勞工會,逮捕了黃愛和龐人铨。因他和龐人铨在勞工中享有較高威望,北洋軍閥當局未經審訊,第二天(1月17日)清晨,即将黃愛和龐人铨在長沙浏陽門外慘殺,黃愛被砍三刀後仍奮力高喊:"大犧牲,大成功!"

周恩來在法國寫的《生别死離》一詩,贊揚他倆"是中國盧(森堡)、李(卡克内西)"。李大钊的《黃、龐流血記序》指出:"黃、龐兩先生用他們的血,為我們大書特書了一個新紀元。

黃愛(1897--1922),湖南常德人,1922年1月17日犧牲于長沙。

龐人铨(1898--1922),長沙府湘潭人。1922年1月17日犧牲于長沙。

黃龐流血事件

嶽麓山黃愛、龐人铨合墓消息傳出後,許多勞工到湖南省政府門前抗議趙恒惕的罪行。毛澤東在船山學社主持召開了隆重的追悼會,并将黃、龐被害的經過在京、滬等地報刊上披露,開展了反對趙恒惕的宣傳。

黃愛、龐人铨是中國勞工運動中最早犧牲的青年團員。事件後不久,湖南各地的罷工鬥争逐漸高漲起來。

皖系的張敬堯為害湖南的階段裡,趙恒惕僅僅能勉強保全自己實力不被完全消滅而已,直到譚延闿利用北洋政府欲分化湘桂聯盟的圖謀,再次出任湖南督軍,擠走了程潛,趙恒惕才跟着重新伸直了腰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