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黄庞流血事件

1921年3月,湖南省长赵恒惕把湖南第一纱厂租给私商华宝公司。长沙劳工领袖、湖南劳工会领导人黄爱、庞人铨组织湖南第一纱厂工人罢工反对此事。

谭延闿向黄兴请准,将赵恒惕的一个旅留在了湖南,从此成为了自己的"御林军"。

赵恒惕(1880~1971) 字夷午,号炎午。湖南衡山人。早年入湖北方言学堂, 肄业后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炮科学习。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曾任民国政府湖南省参议会参议长,1949年全国大陆解放前夕逃往台湾。1971年于台北病死。

黄庞流血事件

裕湘纱厂,曾用名经华纱厂、湖南第一纱厂,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潇湘北路,始建于1912年,是长沙轻工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工程之一。 2009年,长沙市政府重修裕湘纱厂,并作为景点对外开放供市民参观。

辉煌时期裕湘纱厂甚至有近8000名员工在,生产区设备齐全,生活区功能完善。

黄庞流血事件

2018年1月,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

湖南劳工会的斗争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1921年中共一大之后,在毛泽东的帮助下,黄爱和庞人铨由倾向无政府主义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黄庞流血事件

1921年11月毛泽东在《劳工周刊》湖南劳工会周年纪念特刊号上发表《所希望于劳工会的》的文章,就劳动组合的目的、工人阶级的觉悟和根本利益、组织形式、经费筹措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黄爱接受毛泽东的建议,对湖南劳工会进行改组,并任执行委员会书记部委员。湖南劳工会从此纳入中共湖南省支部指导的工人团体之列,标志着湖南工人阶级由自在的阶级转为自为的阶级。毛泽东还介绍他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面谈。

1921年12月25日,在毛泽东的策划下,湖南劳工会与长沙学界和社会各界联合举行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华盛顿分赃会议的游行大会,黄爱任大会主席,参加的工人上万,散发了30余种、20万份传单,号召全湖南、全中国、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联合起来,声势浩大,引起军阀政府恐惧和仇恨。

1922年1月13日,湖南第一纱厂工人发动大罢工,遭到反动军阀政府的残酷镇压,当场死亡3人,伤30人。黄爱和庞人铨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指挥,代表工人向反动军阀政府提出:给工人发双薪,军队一律从纱厂撤出,发给死难丧葬费,被伤工人发给调治费等,共11项合理要求。黄爱激动地说:"我决定洒我的热血,作第一个牺牲者,去换得自由来,将来世界能享着自由,这不是我最大的希望么!"北洋军阀政府对黄爱长期以来从事工人运动恨之入骨,1月16日夜,派兵包围湖南劳工会,逮捕了黄爱和庞人铨。因他和庞人铨在工人中享有较高威望,北洋军阀当局未经审讯,第二天(1月17日)清晨,即将黄爱和庞人铨在长沙浏阳门外惨杀,黄爱被砍三刀后仍奋力高喊:"大牺牲,大成功!"

周恩来在法国写的《生别死离》一诗,赞扬他俩"是中国卢(森堡)、李(卡克内西)"。李大钊的《黄、庞流血记序》指出:"黄、庞两先生用他们的血,为我们大书特书了一个新纪元。

黄爱(1897--1922),湖南常德人,1922年1月17日牺牲于长沙。

庞人铨(1898--1922),长沙府湘潭人。1922年1月17日牺牲于长沙。

黄庞流血事件

岳麓山黄爱、庞人铨合墓消息传出后,许多工人到湖南省政府门前抗议赵恒惕的罪行。毛泽东在船山学社主持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将黄、庞被害的经过在京、沪等地报刊上披露,开展了反对赵恒惕的宣传。

黄爱、庞人铨是中国工人运动中最早牺牲的青年团员。事件后不久,湖南各地的罢工斗争逐渐高涨起来。

皖系的张敬尧为害湖南的阶段里,赵恒惕仅仅能勉强保全自己实力不被完全消灭而已,直到谭延闿利用北洋政府欲分化湘桂联盟的图谋,再次出任湖南督军,挤走了程潜,赵恒惕才跟着重新伸直了腰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