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感受蒙古族馬文化之“馭馬之術”

蒙古民族自古以來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以遊牧、狩獵為生。長期以來,馬在蒙古人生産、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蒙古族在馬背上長大、馬背上創業、馬背上崛起,在馬背上展示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勤勞勇敢,被世人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但是馬并不是天生就能順從主人的,必須經過馴化後才能成為順從主人的駿馬。選馬、馴馬、騎馬都需要相應的用具。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蒙古族的馭馬用具。

套馬杆:從馬群中抓乘騎的馬匹時需要用套馬杆。主要有主杆和套索兩個部分組成。杆身選用韌性較強的桦木條制作套索系在主杆前端,套索的長度約170厘米。

馴馬、騎馬除了馬鞍和馬镫等輔助器具外,還需要駕馭馬的籠頭、嚼子、絆子、馬鞭等配套器具。

馬籠頭:是駕馭馬的首要工具。包括“馬嚼子”和缰繩,含有克制的意思,是以,也作為節制的象征形象。籠頭是用對折成條的牛皮結系而成的,套在馬頭上。用缰繩控制馬匹使其不能随意跑掉。

感受蒙古族馬文化之“馭馬之術”

馬嚼子:是駕馭馬匹的必要工具。其形狀和構成類似于馬籠頭。由嚼子頭、勒鼻條、嚼子環、缰繩等組成。馬嚼子的缰繩是用優質的皮條對折編制而成,連接配接在馬嚼子左右嚼環上。缰繩長度從嚼環到前鞍鞒。用馬嚼子能夠駕馭、控制馬,是因用“馬銜”,它是由中間相連的兩根彎形鐵條組成,勒在馬的嘴裡,迫使馬聽從指揮。馬銜與嚼環連接配接,通過系在環上的缰繩作用于馬嘴,乘騎者用缰繩控制馬的奔跑速度和前進方向。馬銜是馬嚼子的主要部件,據專家研究,馬銜的演變經過了皮馬銜——木馬銜——骨馬銜——角馬銜——青銅馬銜——鐵馬銜等階段。

感受蒙古族馬文化之“馭馬之術”

馬鞭:大多用牛皮精心編制而成。柄上穿皮繩便于套在手腕上。蒙古人騎馬都帶馬鞭,但除了對尚未訓好的馬偶爾不聽主人的指令時抽打教訓外,平時隻是輕打或擺出抽打姿勢,虛晃而已。

馬絆子:用來勒絆馬腿,防止坐騎在草場上吃草時走遠或跑掉。馬絆是用品質上乘的牛皮條以擰勁打結等工藝編制而成的。

感受蒙古族馬文化之“馭馬之術”

馬汗刮子:刮馬汗用具。馬因跑遠路或急馳而出汗,當卸下鞍子時鞍屜下會有很多的汗,如果不及時刮掉,馬會受涼生病。馬汗刮子一般用竹闆或木闆制作,其形狀像一把帶柄的雙刃劍,兩側要磨平磨圓,防止刮傷馬的皮膚。馬汗刮子上刻有各類圖案及紋飾。

感受蒙古族馬文化之“馭馬之術”

馬烙印:印身為鐵制。民間以幾何圖形、自然景物、動植物、生産生活用具及簡易文字為印文。把烙印在火中燒紅烙在馬的臀部,作為标記,用以區分自己的馬匹。草原上的牧民互相知曉各家馬烙印的圖案,一旦發現有走失的馬來到自己的草場,會及時通知失主。一歲的小馬駒跟母馬形影不離,用母馬來辨認。到了第二年春天兩歲的馬該獨立,。就需要打烙印。打馬印時,烙印把手上系哈達,第一個印記由主人親自打或邀請鄰裡中有威望、愛惜牲畜的長者來打。馬烙印用完後裝入氈袋中挂在蒙古包哈那上。需要說明的是,打烙印時把馬烙印燒的過燙、力量過大都會把馬燙傷;如果太輕,印記會随着馬的褪毛、長大而變淡乃至消失。是以,打烙印必須掌握好溫度和力度。印時烙在馬身上的終身記号,是以,打烙印必須打正,不能歪斜,更不許烙印圖案上下颠倒。給最後一匹馬打烙印時,還要說一句“打上印的馬群覆寫整個草原,做了記的馬群星星一樣繁衍”的祝詞來結束。

感受蒙古族馬文化之“馭馬之術”
感受蒙古族馬文化之“馭馬之術”

拍攝:董晨陽

來源:内蒙古博物院社會教育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