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新能源賽道,自主品牌目前已經完勝合資品牌了

彎道超車是國内發展過程中經常提及的一個詞彙,無論是電器行業還是汽車行業,國内産業起步時間都要比國外晚得多,但每一個産業都會在一段時間的平穩期之後迎來一次重大的變革。如果說智能手機是手機行業的變革,那麼新能源時代就是汽車産業的變革。

在新能源賽道,自主品牌目前已經完勝合資品牌了

中國的汽車産業起步很晚,但也有不少品牌在初期靠着低價和高成本效益的政策赢得了不小的市場,雖然有了市場,但品牌效應很差,技術實力也和合資品牌有較大的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車時代,所有的汽車品牌又站到了同一起跑線,哪怕是世界銷量前列的豐田和大衆也沒能占得多少先機。

在新能源賽道,自主品牌目前已經完勝合資品牌了

為了赢得彎道超車的機會,國内很早就開始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早期高達數萬的購車補貼和寬松的入局政策讓國内的不少企業都加入到了新能源汽車的行列,諸如小鵬、蔚來、理想等品牌也都是在那個時候出現的。

在新能源賽道,自主品牌目前已經完勝合資品牌了

時間來到2022年,其實國内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逐漸成熟了,市場已經不再需要高額的補貼來推動,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超過15%,其中12月份的滲透率超過了20%,按照這個趨勢發展,到今年年底,每10個人當中,就會有3個人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

以國内市場來說,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這條賽道已經完成了彎道超車,甚至可以說是完勝合資品牌了。去年12月份,國内市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滲透率高達35.2%,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滲透率隻有3.7%。無論從銷量還是生态來看,自主品牌都已經遠超合資品牌。

在新能源賽道,自主品牌目前已經完勝合資品牌了

傳統合資品牌的轉型壓力要比自主品牌大得多,首先是營運模式方面需要改變,但其體量太大,并且還需要兼顧傳統燃油車市場,是以很難破局,另外合資品牌少有表現出色新能源汽車,競争力也不如自主品牌。

在新能源賽道,自主品牌目前已經完勝合資品牌了

自主品牌當中的比亞迪、長城歐拉、吉利極氪,還有造車新勢力當中的小鵬、蔚來、理想等都已經成功在市場中沉澱,如今反而是合資品牌需要想辦法來突破這些強有力的競争對手。

在國内市場,合資車無疑曾是燃油車時代的王者。但在新能源時代,或許王者也難逃落幕的結局,諾基亞就是前車之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