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大曆史機遇!“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營運商厲兵秣馬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内蒙古、貴州、甘肅、甯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資料中心叢集。至此,全國一體化大資料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重大曆史機遇!“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營運商厲兵秣馬

“東數西算”是什麼?為什麼東數要西算?

“數”是指資料,“算”是算力,即對資料的處理能力。“東數西算”是通過建構資料中心、雲計算、大資料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将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資料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關聯。

截至目前,大陸資料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标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每秒一萬三千億億次浮點運算)。随着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持續滲透,全社會對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預計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目前,大陸資料中心大多分布在東部地區,由于土地、能源等資源日趨緊張,在東部大規模發展資料中心難以為繼。而大陸西部地區資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豐富,具備發展資料中心、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副司長孫偉介紹說。

“要像‘南水北調’‘西電東送’一樣,充分發揮大陸體制機制優勢,從全國角度一體化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他表示。

“東數西算”的意義是什麼?

算力,如同農業時代的水利、工業時代的電力,已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産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推動資料中心合理布局、供需平衡、綠色集約和互聯互通,将提升國家整體算力水準、促進綠色發展、擴大有效投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孫偉表示,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推動資料中心合理布局、優化供需、綠色集約和互聯互通,具有多方面意義:一是有利于提升國家整體算力水準;二是有利于促進綠色發展;三是有利于擴大有效投資,資料中心産業鍊條長、投資規模大,帶動效應強;四是有利于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對于提供算力的企業,“東數西算”的利好展現在加快實作雲網協同,提升算力服務的品質;降低網絡、電力等成本;規劃算力資源更有針對性,提升資源使用效率三個方面。

對于使用算力的企業,“東數西算”一方面有助于企業享受更為便捷、易用的算力服務,另一方面能進一步降低上雲用數成本,加快企業實作數字化轉型。

發改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要進一步加大統籌力度,發揮政策疊加效應,一體化推進算力優化布局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提升8大算力樞紐的影響力和集聚力,牽引帶動全國算力一體化協同發展。

營運商“東數西算”進展如何?

有權威機構和專家估算,“東數西算”工程每年投資體量将達數千億元,對相關産業拉動作用會達到1:8。這也意味着該工程将大大超過“西氣東輸”和“南水北調”工程。

除了電信營運商,華為、世紀互聯、百度等多家頭部企業也在積極參與“東數西算”工程。其中,營運商方面進展如何?

衆所周知,2021年5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全國一體化大資料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發改高技〔2021〕709号) ,提出加快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提升跨區域算力排程水準。營運商“東數西算”布局随之提上日程。

2021年8月20日中國電信國家一體化大資料中心(甯夏中衛)節點正式揭牌。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劉桂清表示,中國電信充分發揮自身雲網優勢,積極落實國家戰略,持續推進“東數西算”工程,助力國家一體化大資料中心創新協同體系建設。

重大曆史機遇!“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營運商厲兵秣馬

2021年11月7日,第二屆世界數字經濟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做題為《加快建構智能化綜合性數字資訊基礎設施 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資訊“大動脈”》的發言,分享了對于數字經濟的認識和了解,以及中國電信的探索和實踐。他指出,算力規模平均增長1%,将撬動數字經濟增長0.4%、GDP增長0.2%;算力産業每投入1元,帶動經濟産出3至4元。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同樣積極行動,在2021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中國移動成立算力網絡産業聯盟,釋出《中國移動算力網絡白皮書》;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在2021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表示,中國聯通積極落實“東數西算”與“雙碳”戰略要求,進行“5+4+31+X”的新型資料中心布局,打造“一網聯多雲,一鍵網調雲”的雲網一體化能力。

重大曆史時刻,重大曆史機遇,營運商厲兵秣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