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裹上襁褓後,寶寶才能睡安穩?給寶寶裹襁褓,細節不能大意了

為何裹上襁褓後,寶寶才能睡安穩?給寶寶裹襁褓,細節不能大意了

在漫漫養娃路上,哪個問題最難解決?

相信不少寶媽的答案都會是“哄娃睡覺”,确實,自打寶寶出生以後,睡個整覺成了無數寶媽的奢望,以往熬夜到淩晨的年輕寶媽們,恨不得八九點鐘就能上床入睡。

然而現實卻往往事與願違,好不容易把娃哄得似睡非睡,放在床上後,寶寶卻瞬間睜大雙眼、興緻勃勃,沒有一絲睡意,面對這一場景,試問哪位家長能不感覺崩潰?

為了能讓寶寶睡得安穩,很多寶媽都在嘗試各種“妙招”。比如給寶寶裹上襁褓,就是老人們口耳相傳下來的傳統哄娃方法,而且确實有用,絕大多數寶寶在裹上襁褓後,都能有效改善睡眠品質。

為何裹上襁褓後,寶寶才能睡安穩?給寶寶裹襁褓,細節不能大意了

那為什麼給寶寶裹襁褓會如此神奇?又如何給寶寶正确裹襁褓,裹襁褓又有哪些潛在危險呢?

為什麼寶寶裹上襁褓後睡得香?

1.可以模拟子宮環境

寶寶剛出生不久,在從媽媽溫暖的子宮和羊水中離開後,對外界的環境還不适應,睡眠時往往缺少安全感,很容易受到刺激醒過來。

而為寶寶裹上襁褓後,可以模拟寶寶在子宮時的環境,延續那種被緊緊包圍的感覺,寶寶有更強的安全感後,自然會睡得更香。

為何裹上襁褓後,寶寶才能睡安穩?給寶寶裹襁褓,細節不能大意了

2.緩解寶寶睡眠中的“驚跳反射”

寶寶裹上襁褓後睡得香,更重要的原因是能緩解睡眠中的“驚跳反射”,讓寶寶更不容易醒過來。

所謂“驚跳反射”又叫“莫羅反射”,是寶寶與生俱來的一種先天反射,指寶寶在出生後的5-6個月内,遇到刺激時會自動拱起後背,伸開手臂和雙腿。

寶寶在睡眠時,如果受到輕微刺激,很容易會因為“驚跳反射”而驚醒,尤其是手部動作,會嚴重幹擾寶寶的睡眠。

而在為寶寶裹上襁褓後,可以減少外界的幹擾,限制寶寶的手部動作,當受到輕微刺激時,不至于因為“驚跳反射”而被驚醒,進而睡得更好。

為何裹上襁褓後,寶寶才能睡安穩?給寶寶裹襁褓,細節不能大意了

給寶寶裹襁褓有風險,家長需清楚

雖然為寶寶裹上襁褓可以有效改善睡眠,但也同樣有一些潛在的危險。

首先,在裹上襁褓以後,寶寶會睡得更“深”,醒來次數更少,而對小月齡的寶寶來說,因為睡眠周期更短,醒來次數減少并不見得是好事,會使其對外界刺激反應更慢,更容易遭遇危險,尤其是可能增加嬰兒猝死綜合征(SIDS)的風險。

在《兒科》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就有提到,當被襁褓包裹的嬰兒,處在側卧或者是俯卧姿勢的時候,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會增加很多,尤其是那些超過6個月大的嬰兒,SIDS的風險會增加一倍。

為何裹上襁褓後,寶寶才能睡安穩?給寶寶裹襁褓,細節不能大意了

其次,把寶寶裹得太緊,還會限制其髋關節發育,增加患發育性髋關節發育不良(DDH)的機率,而一旦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并治療,會讓寶寶在學習走路時感覺疼痛,乃至于跛行,留下終生殘疾。

之是以會出現這樣的後果,是因為寶寶被裹在襁褓裡太緊,腿部被限制活動,髋關節發生了脫位,進而導緻髋關節發育不良。

而要想避免此問題,關鍵在于掌握正确的裹襁褓方法,給寶寶的腿部留下活動空間。

為何裹上襁褓後,寶寶才能睡安穩?給寶寶裹襁褓,細節不能大意了

如何正确給寶寶裹襁褓?

國際髋關節發育不良協會曾提供一種最常用的裹襁褓方法:

1.取一個薄厚适中的被子,将其中一角折疊,将寶寶仰面放在上面,確定寶寶的頭部處于折疊位置;

2.将寶寶左側手臂放下,用左側被子包裹左側手臂及胸口,壓在身體右側;

3.将右側手臂放下,用右側被子包裹右側手臂及胸口,并壓在身體左側;

4.折疊被子的底部,壓在寶寶身下,留出較大的活動空間,確定寶寶的雙腿可以随意彎曲、活動,尤其要注意寶寶大腿的兩側,活動空間一定要充裕。

為何裹上襁褓後,寶寶才能睡安穩?給寶寶裹襁褓,細節不能大意了

總體來說,正确的裹襁褓方法,應該保證“上緊下松”,把寶寶的上半身裹緊,以防寶寶掙脫,同時給寶寶的腿部留出活動空間,確定能夠自由屈伸,保證髋關節的發育。

另外,等寶寶學會翻身的動作時,由于活動範圍變大,襁褓會對寶寶起到限制作用,我們就要避免為其裹上襁褓了。

此時哄寶寶睡覺,應以為其建立好的睡眠習慣,創造好的睡眠環境為主,讓寶寶做到按時上床睡覺。

為何裹上襁褓後,寶寶才能睡安穩?給寶寶裹襁褓,細節不能大意了

老苗結語:

雖然為寶寶裹上襁褓,确實可以有效改善睡眠,但我們同時也要意識到其中的潛在危險,學習正确的裹襁褓方式。

最後,如果你家寶寶是“天使寶寶”,睡覺時不哭不鬧,哄睡時不需要大費周章,則無需為其裹上襁褓,畢竟裹襁褓的最初目的,本就是為了給寶寶一個更好的睡眠狀态。

今日話題:你哄寶寶睡覺時會為其裹上襁褓嗎?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紮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讨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