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Keepland“浪子回頭”:合作模式撬得動3000億健身房蛋糕?

被傳上市近一年後,Keep似乎仍然在為登陸資本市場做準備。

一方面,這家運動科技公司近期做出了大範圍的組織架構調整,旨在提升使用者數、增加收入和提高組織效率。據新浪科技報道,本次組織架構調整内容包括拆分RDC(運動内容中心)、消費者業務整體遷往杭州、引入CMO(首席市場官)等等;而就在這條消息傳出兩天之後,Keep又公布了一條頗引人注目的新戰略——其旗下運動空間Keepland将與傳統健身房展開合作,推出“優選健身館”。據悉,Keep計劃在年内将“優選健身館”擴張到100家的規模。

對于Keep而言,将原本小而美的Keepland推向更為大衆化的舞台确實是好事,不僅能夠促進行業規範化,也能為Keep的上市之路再添一抹亮色。不過要注意的是,健身房市場時至今日仍亂象頻出,對行業進行徹底改造無疑要花去大量的精力和成本,再加上樂刻運動、超級猩猩等對手的強力競争,Keep又有幾分勝機呢?

Keepland“浪子回頭”:合作模式撬得動3000億健身房蛋糕?

圖檔來自Keep宣傳

自營轉合作,Keepland“浪子回頭”

從目前Keep透露的消息來看,它計劃将旗下Keepland所有健身場館以及10家合作門店全部囊括進“優選健身館”當中,目前優選健身館共計19家。值得一提的是,Keep将所有優選健身館的課程價格統一調整到了49元/節——這遠遠低于此前Keepland的價格,和大多數高端健身房動辄百元起步的月卡相比,就顯得更為低廉。

具體到營運模式上,Keep會派遣專業操課教練團隊入駐合作健身房的團操教室進行營運,将這些健身房的團操教室改造為按次付費的團操課形式。據悉,目前Keep的合作門店涵蓋的健身房品牌包括了奧美氧倉、Muscle Dog、源力悅體、戎馬健身等。

作為一家線上起家的運動科技品牌,Keep此前對線下健身房的探索并不算順利。

2018年誕生的Keepland是Keep“網際網路+健身房”戰略的第一次嘗試,憑着Keep長久以來線上上健身群體中積累的聲望,Keepland也确實度過了一段風光無兩的日子,其門店範圍一度擴張至上海。但好景不長,2019年便有一家位于北京青年路的Keepland被關閉,上海地區的門店也在疫情的慘重打擊之下連關三家。到了2021年底,Keepland已經全面收縮至大學營北京市場,兩年來的對外擴張成效蕩然無存。

歸根結底,Keepland最初打響的純自營大店模式并沒有精準切中其客戶群的需求——對于健身愛好者和Keep粉絲們來說,Keep App上的免費課程和付費課程平時已經夠用,而Keepland這樣的自營大店點位較少、收費也不算便宜,很難吸引平常忙于工作生活的健身人群前來高頻次消費。這樣一來,大型門店産生的高昂維護成本幾乎無法得到填補,若是Keep不對此作出改變,Keepland極有可能在它上市前就宣告徹底失敗。

現在看來,Keep顯然認識到了此前犯下的錯誤,而優選健身館正是它做出的彌補措施。一方面,這種模式沒有了純自營擴張緩慢的缺點,通過合作夥伴,Keepland可以快速将影響力投射到各大三、四線城市,多少能夠緩解它“不夠實用”的缺點;另一方面,合作模式對成本要求較低,同時還有利于Keep制定和推廣統一标準,進而起到規範行業發展的正面效應。

理想狀态下确實如此,但Keep要想将這門事業做到極緻,仍然要面對不少考驗。

Keepland“浪子回頭”:合作模式撬得動3000億健身房蛋糕?

圖檔來自Keepland宣傳

3000億健身房蛋糕,Keep能啃下多少?

近些年來,國内健身房市場蓬勃發展的勢頭有目共睹,付費健身滲透率這一項資料的快速增長就是最好的證明。據艾媒咨詢和智研咨詢釋出的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國内付費健身人口滲透率已經達到了4.9%,而在2015年時,這一數字還隻有0.5%;另一方面,中國健身行業市場規模也從2018年的2722億元提升至2020年的3362億元。

市場的快速增長反映了國内消費者對健身的龐大需求,但國内盛行的傳統健身房模式實際上很難與高漲的消費需求相比對。

在傳統模式下,健身房以年卡、私教課項目的預付費作為主要獲利手段,但在年卡或是課程的服務時長到期前,健身房幾乎每天都處于高支出無收入狀态,隻有老客戶的續費或是新客戶流入才能讓健身房維持現金流。最終的故事,就和線上教育行業完全一緻——原本以服務和課程品質為标杆的行業,逐漸在現金流和獲客漩渦中沉淪,最終扭曲為純粹的銷售行業。

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不管是對行業還是消費者都是如此。随着房地産行業增長帶動房租、水電等成本日漸升高,健身房們不得不推出更多的優惠政策吸引新顧客前來辦卡,以維持自身現金流穩定,而私教課程等核心内容的使用者體驗卻被落在了一邊;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每次健身都要被辦卡推銷所煩擾,又不能享受到優秀的服務,久而久之,健身房的續費率必然呈現下降趨勢,現金流斷裂也成了老闆們頭頂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

面對窘境,大型連鎖健身房們多數選擇了硬抗,但偶爾也有扛不住壓力的選手選擇舉手投降,例如浩沙健身——這家起源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老牌健身房在2019年陷入了關店、欠薪、投訴等風波中,最終以董事長被列進失信名單、健身場所遭其他機構接盤而收場。

當傳統健身房們在風雨中飄搖之時,以樂刻、超級猩猩為首的新型健身房們逐漸崛起,憑借一對多、成本更少且效率更高的團課在聲量上壓過了前者。這固然得益于疫情期間高漲的全民健身熱潮,但資本的援助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去年5月,超級猩猩就完成了數億元的E輪融資,樂刻也在去年8月獲得了來自58産業基金的一輪投資。

Keepland“浪子回頭”:合作模式撬得動3000億健身房蛋糕?

圖檔來自超級猩猩官網

與樂刻、超級猩猩相同,Keepland同屬新品牌之一,但它因為政策失誤而耽擱的時間已經讓它成為了賽道上的落後者。當下,Keepland提出的賦能傳統健身房戰略實際并不新鮮,此前樂刻正是憑借從設計裝修、招募教育訓練到課程引進、資料分析的一條龍賦能服務獲得了大量“合夥人”,在過去的七年裡開出了超過600家門店。Keep能否展現出較樂刻更強大的品牌力、幫扶能力和營運能力?它最終又能搶到多少合作夥伴呢?恐怕隻有時間能告訴我們答案。

上市前夜的迷茫與探索

當然,不管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Keep都必須将線下業務這條路走下去,并且發揚光大。原因則不難想象——留給它的線上擴充空間,正在被日益蠶食。

Keep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使用者留存。雖然它早年間憑借瞄準運動小白群體發力、打造社交要素等手段獲得了成功,但運動,說到底并不是一件能夠讓消費者堅持很久的事,這也意味着,Keep這類運動健身軟體的使用者留存比起短視訊或是社交軟體要難得多。而更為雪上加霜的一點是,Keep在内容和App設計等方面均主打“性冷淡”風格,健身教程偏向工具化,缺乏趣味性和娛樂性,很難吸引使用者長期堅持打卡健身。

另一方面,Keep還需要面對來自外部的競争。近年來,包括小米、華為在内的硬體廠商,以及抖音、B站這類UGC視訊平台都對Keep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前者擁有硬體方面的搭載場景優勢,俘獲使用者可謂是輕而易舉;後者擁有大量活躍的健身領域創作者,他們輸出的内容不僅無需收費,且娛樂性和互動性都更好。最重要的是,這些平台在一般使用者群體中的認知度較高,Keep的内容體系與之相比優勢并不大。

或許是為了上市助跑,近年來Keep開始做兩手準備,計劃同時彌補自身缺陷和尋找第二增長點。一方面,為了滿足品牌的商業化需求,降低營運成本,Keep近年來開始提高平台上的付費内容售價,在免費内容中也加入了各式各樣的第三方自制内容。此外,平台上的廣告内容較數年前也出現了明顯增加,甚至遭到了一些老使用者抱怨。

Keepland“浪子回頭”:合作模式撬得動3000億健身房蛋糕?

圖檔來自Canva可畫

另一方面,Keep也開始學習同樣主打智能健身的美股上市公司Pelonton,計劃在運動消費品領域打開一片天地。從Keep副總裁劉冬公布的資料來看,Keep在2020年的消費品GMV已經達到10億元規模,線下消費品業務也在2019年實作了近300%的營收增幅。劉東認為,靠消費品和線上服務兩項收入完全可以抵消掉Keep所有的成本。

目前,Keep商城中除了女子服飾、男子服飾、室内健身、戶外跑步、瑜伽冥想、運動護具這些傳統運動周邊商品外,還增加了運動手環、健康食品、家用智能等新品類。單論産品豐富度,Keep并不遜于耕耘已久的Pelonton,它未來要解決的問題,或許隻剩下如何推出屬于自己的“Pelonton單車”——若是有了類似的爆款,它的盈利能力勢必大大提升。

無論如何,新對手的紮堆湧入、消費市場逐漸增長的需求都在穩步擴充網際網路健身市場的總體規模,使Keep無需花上大力氣教育新使用者,同時擁有更大的騰挪餘地。在這方逐漸成長的小小天地中,Keep能否發揮自己身為領頭羊的優勢,繼續維持早年那股沖勁?待到它面對資本市場,這一切自見分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