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雨水|雨潤萬物,大地回春

今日雨水|雨潤萬物,大地回春

“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立春過後,迎來了雨水節氣。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 ,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随着雨水節氣的到來,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春風拂面,溫和的陽光和潇潇細雨的日子來臨,春意更加明顯。

大陸古人将雨水分為三候:

今日雨水|雨潤萬物,大地回春

一候獺祭魚:水獺開始捕魚了,将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

二候鴻雁來: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動: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

今日雨水|雨潤萬物,大地回春

勿過早減外衣。雨水期間,市民尤其要注意“倒春寒”現象。雨水後空氣水分增加,導緻氣溫不僅低,而且寒中有濕。這種濕寒的天氣對人體内髒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市民應注意保暖,不宜過早減去外衣,慢慢适應新的氣候條件。

雨水前後應當着重養護脾髒。春季養脾的重點首先在于調暢肝髒,保持肝氣調和順暢,在飲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勿吃燥熱食物,“倒春寒”容易使人内髒郁熱壅阻,是以不易吃燥熱食物“火上澆油”。市民飲食保持中庸,吃熱飯熱菜,但不吃慎吃辣椒、不喝少喝白酒等性溫、性熱的食物為宜。

“春雨貴如油”,雨水時節代表着萬物欣欣向榮和草木萌生,市民在享受春雨滋潤的同時,及時做好養生措施,以健康的姿态迎接雨水節氣,不負春光。

【整理】蔡如意 文秋儀

【海報】蔡如意

【實習生】樊纖慧 賀秋曉

【策劃】吳志遠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