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十四節氣|風雅夏:賞牡丹、讀《聊齋》、嘗夏鮮

當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立夏節氣到來,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今年的5月5日為立夏,但是天文時間、地球生物時間、人文時間并非嚴格一緻。中國人經常以6月、7月和8月三個月為夏季。在氣候學上,中國學者張寶坤結合物候現象與農業生産,于1934年提出了候溫法的分季方法。候(五天)平均氣溫穩定降低到10℃以下作為冬季開始,穩定上升到22℃以上作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氣溫從10℃以下穩定上升到10℃時,作為春季開始;候平均氣溫從22℃以上穩定下降到22℃以下時,作為秋季開始。

立夏時節大陸南北的氣溫差異較大,無論是立春、立夏,“立”字所彰顯的或許是一種猶疑和徘徊,立春時乍暖還寒,我們所經曆的每一個“立夏”時節,感受也不盡相同。今年春早而氣候熱,南方幾場頗有炎夏氣氛的暴雨已經下過,而北方很多地區的氣溫也一度升至三十度,竟也感受到幾分“暑氣炎炎”。

二十四節氣|風雅夏:賞牡丹、讀《聊齋》、嘗夏鮮

立夏特供:芍藥、牡丹

立夏時,梅花、玉蘭、櫻花、桃花、梅花、丁香、海棠已不見芳蹤,北方參天的泡桐樹碩大的花朵很有分量地落下,金銀忍冬因為其由白轉黃的頗有意趣的花朵和暗香而受到喜愛,适宜于北方生長的月季開始蓄力,它們将在整個夏天燦爛地盛放,讓北方每一條尋常的街道變得夢幻。

二十四節氣|風雅夏:賞牡丹、讀《聊齋》、嘗夏鮮

金銀忍冬

還有獨屬于春夏之交的牡丹和芍藥。因為花型優美碩大,芍藥成為“初夏特供”,街邊所有的花店都用大桶盛滿芍藥花苞,這種花花期不長,在醒花不久後會熱烈綻放,但也在未來幾天間很快凋謝。作為木本植物的牡丹,早就因為其廣為傳頌的被貶洛陽的故事而被認為是有傲骨,牡丹的傲骨大抵還展現在被折斷後擺在花瓶中,總會很快就壯麗地死去,其令人驚心動魄的碩大花朵會快速萎靡。

當然,每年也有一些新品種的花被關注,今年的油畫牡丹、蝴蝶洋牡丹就是炙手可熱的花材,這兩種花的花朵都有金屬光澤。油畫牡丹又叫“白鳳丹”“油牡丹”,是常見的單瓣牡丹品種,本來是專為榨油的經濟作物。其開放時如手掌大,花瓣不規則地蜷曲,有唐風古韻、别具風姿,也難免讓人感歎其孤單地開放再被送去榨油難免焚琴煮鶴。

二十四節氣|風雅夏:賞牡丹、讀《聊齋》、嘗夏鮮

油畫牡丹

山東風土适宜牡丹生長,幾個盛産牡丹的大的市縣,如菏澤(古曹州)等,牡丹品種極多。這也給山東籍的蒲松齡以豐富的創作靈感,其《聊齋志異》中,頻見牡丹的身影,《香玉》《葛巾》兩篇,曲折婉轉,充滿悲劇意蘊。牡丹花之美,總是被垂涎,且牡丹之戀故土,也是其本性。如《香玉》中,書生與香玉的離散始于“有即墨藍氏,入宮遊矚,見白牡丹,悅之,掘移徑去。……過數日,聞藍氏移花至家,日就萎悴。”書生想要救香玉,“謀移植其家”,而香玉自陳:“妾弱質,不堪複戕。且物生各有定處,妾來原不拟生君家,違之反促年壽。”

餞春、立夏嘗鮮:文化意義之夏

進入到對“夏”的文化意義的探讨,“夏”在羌語和藏語中都是“偉大、強大”的意思。

春秋時代的中國人說:“夏,大也。故大國曰夏。”《說文》:“夏,中國之人也。”夏從一個時間物候之詞,一步步假借并豐富其含義,以緻成為國家、文化的名稱。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夏還有諸多别稱。《爾雅》中,夏為“朱明”“長赢”“九夏”“昊天”等。《漢書·禮樂志》說:“朱明盛長,敷與萬物”。

餘世存談及:大屋也稱夏,高樓大廈即是夏屋:“曾不知夏之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在上古中國,大水也稱夏;漢水就曾稱為夏水,漢口則稱為夏口。屈原有詩:“去故鄉而就遠兮,遵江夏以流亡。”

在《時間之書》中,餘世存寫:先民在立夏來臨時也有惜春之感,故會在立夏日備酒食為歡,好像送人遠去,名為餞春。吳藕汀《立夏》詩說:“無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櫻筍餞春歸。”

立夏嘗新、嘗鮮也是應有之義。蠶豆、苋菜、黃瓜為“地三鮮”;櫻桃、枇杷、杏子為“樹三鮮”;海蛳、河豚、黃魚為“水三鮮”。還有“立夏得食李,能令顔色美”,立夏吃桑葚、櫻桃等食俗。蘇州一帶則有“立夏見三新”之說,三新為櫻桃、青梅和麥子,用以祭祖。還有吃“立夏飯”“立夏狗”“立夏蛋”,喝“立夏茶”,等等,如“立夏粥”:“一碗立夏粥,終身不發愁。立夏日還有稱重的風俗。人們在村口或台門裡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鈎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稱。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着吉利話。稱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蔡雲有詩:“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秋千戲卻非。為挂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

宋人楊萬裡有詩:“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明清皇宮内設有管冰事的官員,謂之“淩人”,專管斬冰、藏冰、用冰等事宜。《燕京歲時記》記載:“那時的四大冰食佳品,一是酸梅湯,二是西瓜汁,三是杏仁豆腐,四是什錦盤,均以冰鎮之。”

明代繪畫《夏景貨郎圖》中描繪了飲用夏季飲品的場景,皇宮大内後花園雕欄玉砌,一位喬裝的冷飲博士在給一位小沙彌倒冰水飲料。從茶壺的龍紋雕飾上可以看出這不是一個普通人家,或是明代禦用畫家畫皇帝的禦容來配以一定的場景,像今時的“角色扮演”,皇帝、後妃、公主、小皇子都是演員。

二十四節氣|風雅夏:賞牡丹、讀《聊齋》、嘗夏鮮

立夏一候“蝼蝈鳴”:萬物并秀

立夏的物候是,一候蝼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說這一節氣中首先可聽蝼蝈在田間的鳴叫聲,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後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一派生機,而三個候應均指向田間動植物,也昭示立夏時節在農業上的重要性。

立夏日開始,進入立夏三候的初候——“蝼蝈鳴”。朱右曾校釋《逸周書·時訓》時寫道:“蝼蝈,蛙之屬。蛙鳴始于二月。立夏而鳴者,其形較小,其色褐黑,好聚淺水而鳴。”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則說:“蝼蝈,小蟲,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謂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蟹,各地方言之不同也。”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作者徐立京認為,不管蝼蝈是蛙還是小蟲,總之是一種陰氣重的穴居動物,到了立夏時節,也開始跑出洞來,活躍在稻田旁、池塘邊,既可食用水中的小生物,又可在稻禾下乘涼,還可以擡頭吞食飛行于田間的昆蟲,吃飽後心滿意足地鳴叫着。連不起眼的小小蝼蝈都生活得這麼自在、惬意,可見立夏時節是多麼适合萬物生長。”

立夏一般在農曆四月(今日為農曆四月初五),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氣,故稱“四月節”,像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釋義:“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所稱的,萬物開始熱烈的生長模式。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并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故農耕社會極重視立夏節氣。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從《月令圖》冊看夏日時節

古代中國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十分重視時序節令的傳播,其中尤其以依據農曆十二個月的順序記錄日月星辰、節候氣溫、動植物的變化,以及根據物候變化安排生産和節慶活動的月令影響最為深遠。

記載月令的文獻最早的可能是成書于春秋時期的記錄夏代曆法的《夏小正》, 現存的古代藝術品有許多是涉及對某個單獨歲時節令的描繪的節令圖,如元旦的“歲朝圖”“三羊開泰圖”、立春的“春牛圖”等,這些圖雖然和月令圖有着密切的聯系,但真正完整地描繪十二月節令的月令圖還是留存不多的,目前流傳最廣泛的月令圖主要來自明清兩朝,著名的有明吳彬的《歲華紀勝》和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清宮廷院本《月令圖》。一般都是十二幅為一套,重點描繪每個月的典型節令風俗。

清宮廷本的《月令圖》細膩逼真,由于康雍乾時期西洋傳教士來華,西洋畫法中的凹凸明暗和透視關系也滲透到清代繪畫中。

清宮廷本的《月令圖》四月卷,描繪了樹木漸茂,百花竟放,人們在連綿的陰雨中執傘頂笠,賞花,消遣的景象。立夏時節,北方的“晚春”也綠肥紅瘦,唯有人工栽培的牡丹還在盛放,月季正在蓄力中。《月令圖》第四卷中描繪的一簇簇牡丹花為寫實,而開着白色花朵的玉蘭樹則是畫家填充畫面的再創造,北方的玉蘭樹開花甚早,春寒料峭時已經盛放,至農曆四月已完全落盡,隻餘郁郁蔥蔥。

二十四節氣|風雅夏:賞牡丹、讀《聊齋》、嘗夏鮮

畫院畫十二月令圖之四月軸

農曆五月,别稱仲夏。舊時農家用菖蒲葉與艾葉等紮懸于門首,用以驅邪,因稱五月為蒲月。《爾雅·釋天》說:“五月為臯。”郝懿行義疏解釋為,“臯者,同高也。高者上也,五月陰生,欲自不而上,又物皆結實。”故五月又稱為臯月。《月令圖》的五月卷描述的是龍舟競渡的民間活動。在畫家的筆下,萬棹齊飛,喧颠旗鼓,緊張而熱烈的競争,引得兩岸民家,憑欄觀賞。

二十四節氣|風雅夏:賞牡丹、讀《聊齋》、嘗夏鮮

畫院畫十二月令圖之五月軸

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份明代的《月令圖》的繪畫更雅正一些,以墨色點染出花草樹木,所繪圖景,是對于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解釋。

比如以“立夏”時節來看,書中的“立夏一候蝼蝈鳴”寫為:“蝼蝈非一物也,蓋有二:蝼蟲名,蝈蛙名。二物顯然矣。蔡氏雲:蝼,蝼蛄也;蝈,蝦蟆也,即今取食蛙也。是月,陰氣始動于下,故應候而鳴也。”通過對立夏時節鳴叫的動物的辨名與考訂,點明該物候的特點。下圖中我們選取明代《月令圖》對立夏二候、三候的呈現,觀者可從中管窺一二。

二十四節氣|風雅夏:賞牡丹、讀《聊齋》、嘗夏鮮
二十四節氣|風雅夏:賞牡丹、讀《聊齋》、嘗夏鮮

明代畫冊《月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