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2020年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陷入萎靡的時候,國際油價曾一度跌至“冰點”,成為了當年全球價格跌幅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那個時候,大陸還趁機購入了大量的低價原油。但後來随着全球經濟複蘇程序的推進,從2021年的下半年開始,國際油價就進入到了迅猛的上升中。
時間進入2022年之後,國際油價的漲勢仍在持續。去年年底的時候有預測資料表示,今年油價或許将突破100美元/桶的大關,當時很多人都還覺得不現實,但現在這個局面眼看着就要實作了。在國際油價的不斷上漲下,如今距離100美元的大關也隻是“一步之遙”。

根據近日的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月16日,布倫特原油以及美國原油的價格都在95美元/桶的關卡徘徊。并且按目前國際油價的走勢來看,後續漲價的可能性仍然較大,突破100美元關卡基本是不可避免的了。
國際油價的漲幅不停,這種局面下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歡喜的自然是那些産油大國,要知道,像沙特、拉美等原油巨頭其每桶油的成本僅僅40美元-60美元左右。在高油價下,這些産油國和原油生産企業的利潤額不斷再創新高,可以說是“躺着也賺錢”。
而眼看着國際油價的漲勢止不住,以美國為代表的一衆國家卻開始“坐不住了”。從去年開始,美國就曾多次喊話産油國組織OPEC+,希望其能夠擴大原油增産的幅度,以此來遏制國際油價的上漲。
無可奈何,産油國組織方面可謂是“油鹽不進”。在這個月月初的時候,OPEC+剛剛發聲表示:接下來将繼續保持40萬桶/日的原油增産計劃,并不會因為油價的上漲而擴大。眼看着這個辦法行不通,美國還拉上了日本、南韓、印度等國家一起釋放原油儲備。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對于國家油價的上漲似乎并沒有起到遏制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油價的上漲還将大大加劇全球的通脹現象。是以除了美國之外,如今日本似乎也開始着急了。
根據2月16日的報道顯示,日本宣布将抛售多達164萬桶的原油儲備,拍賣時間為2月16日-3月9日,而這批原油的交貨時間在4月20日。前不久才與美國一起出售了原油儲備,如今短短兩個多月日本又再次出手,可見其對于國際油價不斷上漲一事也是十分着急的。
其實這也不難了解,除了擔心通脹加劇外,國際油價的暴漲也使得日本國内的汽油價格出現了明顯的提升。據悉,日本目前每升汽油的價格上漲了170日元之多。
在1月底的時候,日本還出台了面向國内煉油廠商們的補貼政策,每升的補貼金額達到了50萬日元。
随着國際油價距離100美元大關越來越近,日本自然也是越發着急了,而日本此次會做出再度抛售原油儲備的決定也可以說是無奈之舉。但從上一次的經驗來看,日本釋放原油儲備即便能對油價起到遏制的作用也注定隻是暫時的,這種做法對國際油價的總體走勢,并起不到什麼太大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2月15日日本公布了2021年的GDP資料,日本去年實作了5.1萬億美元的GDP總量,同比增長了1.7%。雖然有所進步,但仍未走出“5萬億困境”。假如國際油價不能降溫的話,對于日本接下來的經濟發展顯然也是不利的,這或許也是其會着急的原因所在。
對此,大家又是怎麼看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