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外婆算“哪門子的外婆”?曹雪芹的心思太絕妙,很多讀者沒讀懂

因為劉外婆一句話,賈母給惜春下了個指令,讓她将大觀園畫下來。當衆人聚集在稻香村,商議畫畫的時候,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那個劉外婆一句話。”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她一句話,她算是哪一門子的外婆?直叫她是個‘母蝗蟲’就是了。”

劉外婆算“哪門子的外婆”?曹雪芹的心思太絕妙,很多讀者沒讀懂

林黛玉的這一句話,讓有的讀者心裡對她有了看法,認為她看不起窮苦人。其實,這事并不能怪林黛玉,畢竟我們是站在“上帝視角”看待劉外婆的,知道這位在賈府人面前卑躬屈膝的老太太,将來會做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事情,是最令人敬重的角色。

而在林黛玉的眼中,彼時的劉外婆,隻不過在極力出乖賣醜,讨好賈府人,為了給自己換取一點好處。她對此時的劉外婆有偏見,其實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劉外婆究竟是“哪一門子的外婆”?為什麼作者要賦予了她這樣一個稱呼?為什麼賈府人無論尊卑大小,都沿用了這個稱呼?其實,弄懂了這一點,我們才發現,作者曹雪芹的用意不一般,他的心思太絕妙了!

外婆,在漢語中最常見的意思,就是母親的母親。而在《紅樓夢》中相對應的,劉外婆确實是闆兒的外婆。但從輩分上來說,劉外婆算不上賈府中任何人的外婆。

劉外婆算“哪門子的外婆”?曹雪芹的心思太絕妙,很多讀者沒讀懂

劉外婆的女婿王狗兒的父親是王成,王成的父親當年做過京官,因為貪圖金陵王家的權勢,認了王夫人的父親做叔叔。是以,王成的父親和王夫人是一輩兒,王成和王熙鳳是一輩兒,王狗兒和巧姐兒是一輩兒,闆兒則還要比巧姐兒低一輩兒。是以,劉外婆和王熙鳳其實是平輩,和賈府中其他少爺小姐,也可以說是平輩。

就連最小的巧姐兒,也不該管劉外婆叫“外婆”。是以,“劉外婆”這個稱呼,在《紅樓夢》中其實另有一層深意。

外婆這個詞,在漢語中,也有别的意思,常常被引申為德高望重的老年女性的尊稱。這才是曹雪芹賦予劉外婆這個稱呼的真正用意。《廣韻老韻》中寫道,“姥,女師也。”

在整部《紅樓夢》中,沒有誰能比劉外婆更配得上這樣的尊稱。賈母一生尊榮,是賈府人口中的老祖宗,但她也有自己極其自私的一面,就算有時候做些善事,也不過是為了替自己或晚輩求福報。

劉外婆算“哪門子的外婆”?曹雪芹的心思太絕妙,很多讀者沒讀懂

而劉外婆,雖然出身寒微,雖然地位卑賤,但她的身上,卻閃現着人性最大的光輝。因為家境艱難,不得不上賈府求助,在得到了王熙鳳居高臨下的施舍之後,當年就忙着把田地裡的頭茬瓜果,扛了兩袋子來給賈府人吃。她知道對于賈府人來說,這點瓜菜算不得什麼,但卻将劉外婆知恩圖報的品德,第一次呈現在讀者們面前。

劉外婆先後兩次進賈府,不過得到了一百多裡銀子的饋贈,但是她救巧姐兒的時候,要花多少錢?這個問題,根本不在劉外婆的考慮範圍,她隻是認定了要報恩,不惜一切代價。劉外婆做的這件事,比天天和王熙鳳在一起說笑,卻對巧姐兒的被賣置之不理的李纨母子要高尚多了;而那個賣了親外甥女的王仁,更是與劉外婆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是以,曹雪芹把“外婆”這個稱呼,送給了這位貧苦的老人,其真正的用意,就是在告訴讀者,她是《紅樓夢》中最值得尊重的人,不僅僅是“女師”,也是世上所有人的老師。

劉外婆究竟算哪一門子的外婆?曹雪芹讓林黛玉抛出這個問題,就是為了引出我們的思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