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王婷

圖源:視覺中國
2022年伊始,在蘋果公司和小米春季釋出會還未來臨的日子,“電競”成為手機市場的關鍵詞。1月初上市的一加10 Pro、realme真我GT2系列均主打電競體驗,vivo旗下的iQOO9系列也是電競旗艦機。
2月16日晚,小米旗下的紅米手機釋出K50電競版,售價3299元起,17日、28日,電競手機紅魔7、黑鲨5将分别上市。另外,聯想拯救者Y90也正在預熱階段。
時代财經觀察到,近兩年,電競産業越來越熱,帶動手機廠商或開發電競手機,或更側重于提升手機的電競遊戲體驗。但與主流手機款式相比,電競手機及主打點為電競體驗的手機銷售并不理想。
據官方資料,2021年初上市的紅米K40目前銷量破千萬台。而紅米K40遊戲增強版的銷量在京東旗艦店僅60餘萬台。且2021年上市的電競手機中,拯救者2 Pro、黑鲨4S系列、紅魔6系列在京東旗艦店的銷量均不到10萬台。
90後手遊愛好者澤穎向時代财經表示,自己買了PS4、任天堂、平闆電腦等裝置,玩遊戲比手機體驗好很多,不需要專門選擇電競體驗好的手機,身邊用電競手機的也很少。
售價普遍過3000元,“捆綁”職業電競隊伍
“去年EDG奪冠全網刷屏,廠商原本覺得這隻是個細分市場,現在卻認為它大有可為,而且符合做高端機的趨勢,于是開始瞄準電競人群、專注遊戲體驗。“國内手機大廠員工周立向時代财經表示。
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中國遊戲産業研究院釋出的《2021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2021年大陸電子競技遊戲使用者規模達4.89億人,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401.81億元。
圖源:《2021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
手機市場也想分一杯羹。電競手機也可稱之為遊戲手機,目前國内手機廠商中,除了華為以外,幾乎所有品牌都推出了電競手機或主打電競遊戲體驗的手機。
從專業電競手機品牌看,中國市場上有紅魔、拯救者、ROG、黑鲨等,前三個品牌分别屬于中興、聯想、華碩。拯救者于2020年釋出第一款手機,是較晚入局者,其餘品牌首發手機的時間都是2018年。
2019年是主流手機廠商入局遊戲手機的一年。vivo子品牌iQOO的首款産品面世,OPPO 超級玩家Reno Ace也于當年亮相。2021年,小米有了紅米K40遊戲增強版,這是該公司第一款主打遊戲體驗的手機。
“電競是和拍照類似的産品體驗。”周立表示,電競體驗是綜合的,需要旗艦晶片、超大記憶體,還對螢幕材質、重新整理率,散熱、續航、振動馬達等有一定要求。
他還透露,手機廠商做好電競體驗,還需要專門的深度調校,優化系統底層,調節流暢度、重新整理率、穩定性等。
是以,以“電競”為關鍵詞的手機價格并不便宜。iQOO9、一加10 Pro、紅米K50電競版起售價分别為3999元、4699元、3299元。專業電競手機方面,拯救者2 Pro、黑鲨4S系列、紅魔6系列分别4499元、2699元、3799元起售。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很多手機品牌與職業電競隊伍都有商務合作。iQOO9系列釋出會官宣EDG為電競探索官,realme手機則先後與JDG、IG等電子競技俱樂部合作。
專業電競手機銷售低迷
手機廠商耗費人力物力做電競體驗,市場反響如何?CINNO Research研究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銷量約3.14億部,小米、iQOO的市場佔有率分别為15.2%、4%,紅魔、拯救者、ROG、黑鲨均不在前10名之中。
京東資料顯示,截至2月16日晚,紅米K40遊戲增強版有61.3萬人買過,24小時售出近6000件,一加10 Pro曾在5000-5999元手機榜中霸榜前三10天。
相比之下,專業電競手機銷量較低,截至2月16日,拯救者2 Pro在京東旗艦店銷量約為8萬台,黑鲨4S系列銷量不到6萬台,紅魔最熱的一款手機銷售不到1萬台,ROG 5sPro資料更低。
整體而言,在電競領域,手機大廠的産品市場表現更好,原因或在于其更适合日常使用。周立表示,大廠電競手機與專業電競手機最明顯的差別是外觀。前者更簡潔、輕便,而專業電競手機往往外形誇張,背面有的圖案文字,拯救者2 Pro甚至為了散熱把手機設計成了“三段式”,背面有些像遊戲搖桿。
拯救者2Pro 圖源:網絡
另一方面,大廠手機強調性能、遊戲體驗兩手抓,沒有放棄在影像系統上的體驗。比如一加10 Pro的定位是打遊戲超穩的性能旗艦,搭載哈蘇手機影像系統。專業電競手機的後攝則被不少人調侃隻能用來掃碼。
不過,專業電競手機也有其優勢。以黑鲨4S Pro為例,其搭載LPDDR、磁動力升降肩鍵、三星144Hz電競屏,紅米K50電競版和iQOO9系列顯示屏重新整理率都是120Hz。此外,黑鲨4S Pro擁有“三明治”液冷散熱系統,其間有11顆溫度傳感器。
玩家:同樣的錢用來充值,不香嗎?
即便手機大廠的市場行情要比專業電競手機好一些,但整體而言,在龐大的中國市場中,每年智能手機銷量以億計,主打電競體驗的手機所占份額微乎其微,款式也比影像手機少得多。
“我買個手機,不會隻拿來打遊戲。“自稱”遊戲沉迷者”的澤穎喜歡玩《王者榮耀》《絕地求生》《部落聯盟》等手遊,但她從來沒想過買遊戲手機,因為成本太高,這些錢用來買PS4、switch還可以玩手機玩不了的遊戲。
她向時代财經表示,自己一直使用的是iPhone,在iOS系統上玩遊戲花了很多錢,遊戲手機都是安卓系統,不想轉區。如果蘋果公司出主打遊戲體驗的手機,她也不會買,因為不如iPad體積大,遊戲體驗會差一些。
不過,她用iPhone玩遊戲時也會有困擾,手機散熱性能不強,“夏天玩一局《王者榮耀》就要把手機放到雪糕上降溫”,但這不足以讓她放棄iPhone。
“手機遊戲就那麼幾個,真正配置要求高的遊戲是放在主機和PC平台的。“南京上班族李浩同為電競愛好者,習慣于用主機玩遊戲,也對打着電競旗号的手機不感興趣,“同樣的錢用來充值不香嗎?”。
周立也坦言,受制于手機體積,主打電競體驗的手機散熱、續航、螢幕顯示面積很難跟電腦比,未來還要持續開發改善。
通信觀察家項立剛接受時代财經采訪時表示,主打電競體驗的手機有其存在的市場空間,但仍是一個小衆市場。
他認為,主打電競體驗的手機沒有技術壁壘,與其他手機最大的差別在于宣傳,而不是功能。前者強調存儲空間、計算能力、散熱性能,一般手機也有這些功能,且普通玩家對手機性能沒有那麼高的要求。
同時,他還表示,小米、OPPO、vivo等品牌有高端旗艦手機,但整體手機市場定位并不高端,宣傳電競體驗可以拉高品牌檔次。而華為、蘋果公司不需要拉高檔次,如果做一款電競手機,銷量隻有100萬,那就是失敗的産品,不值得去做。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澤穎、周立、李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