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曉查 明敏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衆号 QbitAI

你知道嗎?在地球上,樓層越低,時間過得越慢。

這可不是玄學,而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的時間膨脹效應:引力越大,時間越慢。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 在不同高度差上驗證時鐘變快(圖檔來自Nature)

今天Nature封面的一篇文章證明了,即使高度差隻有一毫米,時間流逝的速度也不一樣,這是迄今為止在最小尺度上驗證廣義相對論的實驗。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該研究來自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JILA實驗室的葉軍團隊。

他率團隊開發出世界上最精确的原子鐘,得出在一毫米高度差上,時間相差大約一千億億分之一,也就是大約3000億年隻相差1秒,與廣義相對論預言一緻。

這種由于引力不同造成的時間差叫做引力紅移,雖然已經得到無數次驗證,但是如此高精度的檢測還是頭一次。

引力改變光頻率

廣義相對論指出,引力場越強,時間就越慢,進而改變電磁波的頻率。

如果一束藍光射向天空,在引力的作用下,就會向紅色端移動,稱之為“引力紅移”。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當時科學家用火箭将原子鐘送到1萬公裡的高空,發現它比海平面時鐘快,大約73年快一秒。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雖然這種差距身體無法感覺,但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為GPS必須要修正這個極小的時間差才能精确定位。

幾乎在12年前的同一天,來自UC伯克利的團隊測量了高度差33厘米的兩個原子鐘的時間差。

現在葉軍團隊可以做到測量一個原子雲内,原子氣體上下兩端的時間差,而二者之間高度隻相差一毫米!

超精準的光晶格鐘

為何葉軍團隊能做到如此精确?那是因為他們使用了一種更精确的時鐘——光晶格鐘(optical lattice clock)。

這套系統先用6束雷射将10萬個锶原子逐漸冷卻,最後用紅外雷射将锶原子維持在超冷狀态。

由于雷射的相幹性,空間中會有周期出現能量較小的區域,進而将锶原子束縛在一個個煎餅形狀的空間裡。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 光晶格鐘原理(圖檔來自NIST)

這種設計減少了由光和原子散射引起的晶格扭曲,使樣品均勻化,并擴充了原子的物質波。原子的能量狀态控制得非常好,創下了所謂的量子相幹時間37秒的紀錄。

而對提高精度至關重要的,是葉軍團隊開發的新成像方法。這種方法能提供整個樣本的頻率分布的微觀圖。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這樣,他們就可以比較一個原子團的兩個區域,而不是使用兩個獨立原子鐘的傳統方法。

将锶原子冷卻後,然後再用一束雷射來激發它,将它的外層電子激發到更高的軌道上。

由于隻有極小範圍的雷射頻率可以激發電子,是以隻要調節雷射到恰好激發的頻率并測量,就可以極其精确地測量時間。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 雷射激發锶原子測量頻率(圖檔來自NIST)

由于一毫米範圍内的紅移很小,大約隻有0.0000000000000000001(别數了,總共19個0),為了能提高精度,研究團隊用大約30分鐘的平均資料解決此問題。

經過90小時的資料分析,他們的測量結果是9.8(2.3)×10-20mm-1,在誤差範圍内,與廣義相對論符合得很好。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連接配接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

本項研究的通訊作者葉軍表示,此次突破可以把時鐘的精确度提升50倍。

這有望提高GPS的精确度。

由于引力紅移,必須對GPS的原子鐘做時間修正,時間修正越準确,也就意味着定位的精度可以越高。

而這對于實體學更是具有重大意義。

最讓人興奮的是,我們現在可以将量子力學和引力聯系在一起了!

葉軍表示,精确的原子鐘将開啟在彎曲時空中探索量子力學的可能,比如分布在彎曲時空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是處于怎樣的複雜實體狀态。

而且,如果能夠将目前的測量效果再提升10倍,研究團隊就能看到穿過時空曲率時,原子的整個物質波。

也就意味着可以開始探索量子尺度下的引力效應。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理論實體學家Flaminia Giacomini也表示,原子鐘是探索這一問題最有希望的系統之一。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葉軍表示:也許正是這種微小的頻率差打破了量子相幹性,才讓宏觀時間變得經典。

此外,原子鐘還可以被應用在顯微鏡上,來觀察量子力學和引力之間的微妙聯系。同時也能被應用在天文望遠鏡上,來更加精确地觀測宇宙。

事實上,葉軍教授也正在用原子鐘尋找神秘的暗物質。

甚至在大地測量學上,原子鐘也能幫助研究人員更進一步精确測量地球、改進模型。

通訊作者葉軍

最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本項研究的通訊作者——葉軍。

葉軍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實體系教授、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和科羅拉多大學聯合建立的實驗天體實體實驗室(JILA)研究院。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葉軍大學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應用實體系;博士畢業于科羅拉多大學,師從諾貝爾實體學獎得主約翰·霍爾。

自1999年開始,葉軍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任教,在2008年霍爾退休後接手了實驗室的管理工作。

2011年,葉軍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20年獲得“墨子量子獎”,2021年獲得科學突破獎基礎實體學獎。

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超冷原子-分子、精密測量、多體量子實體等。

2007年,葉軍及研究團隊做出了世界上首台“每7000萬年僅誤差1秒”的锶原子光鐘。

Nature封面:首次在毫米尺度驗證廣義相對論

之後,他在這一領域不斷重新整理紀錄。

2017年,其團隊設計的新型原子鐘,将锶原子裝入微小的三維立方體中,密度較以前一維原子鐘設計中锶原子的密度高出近1000倍,進一步提升原子鐘測量精度。

2020年,葉軍團隊曾在3天内連發Nature、Science論文。

發表在Nature上的《Dipolar evaporation of reactive molecules to below the Fermi temperature》中,其團隊首次實作量子簡并氣體。

另一篇發表在Science的論文《Resonant collisional shielding of reactive molecules using electric fields》,則用量子力學理論解釋了分子間的碰撞。

論文位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349-7

參考連結: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0379-x

[2]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2/02/220216112213.htm

[3]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an-atomic-clock-promises-link-between-quantum-world-and-gravity-20211025/

[4]https://www.nist.gov/news-events/news/2022/02/jila-atomic-clocks-measure-einsteins-general-relativity-millimeter-scale

[5]https://news.berkeley.edu/2010/02/17/gravitational_redshif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