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北京冬奧會不僅是冰雪運動員的表演舞台,在賽場之外,上千輛氫能源汽車在不同的比賽場地之間穿梭,組成了一場全球規模最大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示範。

在北京環線、奧運比賽場館周圍,以及京新高速、京禮高速等冬奧會專用車道上,每天穿梭着上千輛冬奧會服務車,這些車輛中,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在小客車中占100%,在全部車輛中占比超過85%,為曆屆冬奧會最高。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綠色辦奧、科技辦奧,是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原則,對于服務本屆冬奧會的車輛來說,清潔能源車的應用,效果明顯要好于純電動車。車輛要在零下十幾度、零下二十幾度的環境中行駛,需要有更可靠的續航穩定性、更快捷的能源補給以及更低的碳排放。出于對這些車輛的好奇,就搜集了一下這次北京冬奧會上都有哪些清潔能源車,看看這些車離我們的日常出行還有多遠。

作為奧林匹克及殘奧會移動出行領域的全球合作夥伴,豐田汽車向本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傳遞了2200多輛交通服務用車,其中包括了豐田首次在中國大規模投入使用的FCEV “第二代MIRAI”、專為大會開發的“柯斯達氫擎”,以及多款BEV、HEV車型。此外,為了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冬殘奧會,豐田還将提供柯斯達、海艾士、賽那車型的福祉車,為殘障人士使用。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而作為豐田與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也為本次冬奧會提供了200多輛搭載了豐田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北汽福田氫燃料電池巴士。另外還有吉利、宇通等品牌的氫燃料電池巴士,這些專門服務本屆冬奧會的巴士與小客車,在冬奧會期間将實作減排約1.1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5萬餘畝森林一年的碳彙蓄量。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 冰天雪地裡,“能處”的還得是氫能源車

距離北京市中心70多公裡的延慶賽區,行駛着幾百輛大巴車,這些大巴既能跑長途(北京至張家口),也能毫不吝啬地開着暖風空調,補滿燃料隻需要5、6分鐘,就算在零下20多度的崇禮賽區裡,也能毫不費力地完成好出行保障任務。

不止在延慶賽區,整個冬奧會的比賽期間,北汽福田提供了511輛氫燃料巴士,創下冬奧會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氫燃料客車服務的紀錄。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豐田在2020年12月就釋出了基于TNGA-L平台打造的第二代MIRAI,可以搭載3個高壓氫氣罐,續航能力比第一代車型提高了30%,達到640多公裡,這200多輛MIRAI作為交通用車,服務于北京延慶等山地賽區的從業人員運輸任務。同時,豐田汽車還投放了由成都工廠生産的柯斯達氫擎,這也是豐田目前基于成熟的電動化技術打造的首款國産氫能源車,這款車搭載了70MPa的高壓儲氫系統,可儲存8公斤的氫燃料,續航裡程達到600公裡。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中國重汽也在本屆冬奧會上投放了一款氫燃料重卡牽引車,并在此基礎上打造出了雪蠟車,作為給滑雪運動員的雪闆打蠟專用車。這款牽引車不僅是國内首台氫燃料電池重卡,同時還集光伏發電儲能、5G、工業互聯、人工智能和進階ADAS駕駛輔助系統。車廂内配有全自動殘疾運動員輪椅升降平台,人臉識别開門、餐廚、無線快充休息區、工作區、洗手間和淋浴房等。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 為什麼氫燃料汽車如此受重視?

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車中,氫燃料電池汽車被認為是“終極形式”。因為相比燃油車和純電動車,氫能源車以氫氣為能量來源,排放物隻有水,不會産生任何污染物。而氫能源也是地球上最豐富也是最清潔的能源,取之不盡,也可以利用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電解水來制造氫氣。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另外,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效率更高。壓縮氫能的能量密度遠高于汽油和锂離子電池,超高的能量密度可以讓車輛的續航能力輕松超過燃油車和純電動車,同時還不受氣候溫度的影響,尤其在冬季。即便需要補能,也可以在幾分鐘之内重新加好氫燃料,與燃油車的加油效率相當。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零排放、效率高、續航長、補能快、無裡程焦慮,這些優點讓氫燃料電池汽車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最終解決方案。

★ 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成本

氫燃料電池汽車這麼好,為什麼現在馬路上看不到,而純電動車的銷量卻在跳躍式的增長?原因就在于——成本。

雖然電動車的成本也不低,電池包的成本占據了整車的30%-50%,但随着量産規模的逐漸增大,分攤了研發與制造成本,使得電動車的制造成本逐漸下降。你可能會認為,加大氫能源車的産量,不也能讓制造成本變低嗎?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理論上如此,但氫能源不同的是,氫氣并不是單獨地存在于自然中,我們需要對它進行制造,同時還需要運輸、儲存,以及建立補能設施,再加上使用成本,每個環節的花費都比較高。

目前,氫燃料的價格在60-80元人民币/公斤,以一輛儲氫量為10公斤的客車為例,每次補能的花費就在600-800元,遠遠高于加油與充電。另外,氫氣的活躍度高,目前主要以氣态的方式進行運輸和儲存,這種方式雖然成本比較低,但一輛40噸載重的長管拖車也隻能運輸大約400公斤的氫氣,再加上需要建設大量的加氫站和儲氫設施,在這一環節上,無疑又增加了大量的成本。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至于車輛價格,以豐田第二代MIRAI為例,這款車在日本的起售價格為790萬日元(約43.3萬元人民币),主要在于其核心的氫燃料電池系統成本非常高。車價貴,使用成本高,補能不友善,導緻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還沒有得到大範圍使用。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 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雖然困難重重,但可以明确地是,這些困難都是暫時的。從本屆冬奧會來看,氫能源車的大範圍使用,帶來的好處就是,起碼讓首都先做好了一定規模的使用配套體系。

目前,已經有不少汽車廠商明确了發展氫燃料電池車的路線,比如前不久現代汽車就在媒體範圍内對最新的NEXO進行了試駕以及氫燃料補給的示範。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在自主品牌中,一汽、上汽、廣汽、長城、吉利、東風等也都在有條不紊地實施各自的發展戰略,并明确了推出量産車型的時間。例如上汽集團計劃到2025年推出至少10款燃料電池車型,廣汽集團在前年就推出了首款氫燃料電池汽車——AION LX Fuel Cell,長城汽車釋出的氫檸技術,将氫燃料電池與檸檬平台相結合,打造出一系列氫能源車型,并将從今年開始陸續推出……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這些計劃讓我們看到,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确離我們越來越近,不過,率先大規模使用氫能源車的,還應該是長途運輸領域,比如重卡、長途客運和公共交通,這些車輛的行駛線路相對固定,不需要像私家車那樣大範圍建設加氫站,投入要遠遠小于私家車。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而要想在普通消費者中普及氫能源車,還需等待氫氣成本、燃料電池的研發與制造投入成本的降低,以及像現在的純電動車一樣,将燃料電池技術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普及加氫站等配套設施,進而帶來更低的購車與實用成本,以及使用的便利性。

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這些氫能源車,離我們遠嗎?

無論如何,在碳中和、碳達峰的目标下,純電動車已經成為主流趨勢,而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春天也會很快到來了。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賈雲濤

繼續閱讀